貞觀時期“制敕斷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02 07:46
貞觀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罕有的太平盛世。在這一時期,國家文治和武功均達到了歷史的較高水平。貞觀君臣相互共同努力,吸取隋亡的歷史教訓(xùn),以儒家思想作為施政的方針和原則,實行“安人寧國”的政治措施,法律上,“德禮為本,刑罰為用”,經(jīng)濟上,與民休息,不輕易的勞動百姓。正如太宗所說:“朕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貴。若教以禮義,使之少敬長,婦敬夫,則皆貴矣;輕徭薄賦,使之各治生業(yè),則皆富矣。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1)唐太宗可謂致治之君。然而,正是如此賢明的君主,在貞觀五年,卻通過一紙“詔敕”,將正直言事的大理丞張?zhí)N古處死。雖然,事后太宗追悔不已,但人命至重,一死不可再生。其后,在法官司法的過程中,法官以“出罪”為戒,總是將有犯罪嫌疑之人嚴(yán)加審訊,不敢輕易的減輕或者釋放犯罪之人。太宗的這種“枉法”行為導(dǎo)致的嚴(yán)重的后果?梢,“制敕斷罪”,這一皇帝直接干預(yù)司法審判的司法制度,在輝煌的貞觀盛世時期,仍然成為了輝煌盛世的一點陰影,不能不說有些許遺憾。那么,貞觀時期“制敕斷罪”真如史書中表面上所呈現(xiàn)的,是一種任意決斷的權(quán)力,隨意對臣民施于刑罰而無任何拘束嗎?當(dāng)時制度的設(shè)定是怎樣的?具體是如何...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xué)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的基本理論及制度規(guī)范
第一節(jié) “制敕斷罪”的含義和歷史沿革
一 “制敕斷罪”的含義
二 “制敕斷罪”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jié)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的法律依據(jù)
第三節(jié) “制敕斷罪”的制約機制
第四節(jié) “制敕斷罪”的立法意義
第二章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案件的種類以及運作方式
第一節(jié) 直接審理的案件
一 “慮囚”類案件
二 御史彈劾案件
三 特審案件
第二節(jié) 書面審理的案件
一 “議請”類案件
二 死刑“覆奏”類案件
三 “直訴”類案件
第三章 “制敕斷罪”的實施情況
第一節(jié) 審理過程
一 虛心求諫,誠懇納諫
二 據(jù)理論情,以求平允
三 個人喜怒而有所輕重
第二節(jié) 判決結(jié)果
一 寬以待民
二 重法治吏
三 優(yōu)待特權(quán)等級
第四章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歷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一節(jié) “制敕斷罪”的歷史作用
一 寬以待民,維護社會安寧
二 重法治吏,形成了清明的政治局面
三 優(yōu)待特權(quán)等級,加強了國家政治統(tǒng)治
第二節(jié) “制敕斷罪”的歷史局限性
一 “制敕斷罪”破壞了法制的統(tǒng)一
二 “制敕斷罪”極高的“違法率”不堪引為后比
三 其他消極影響
結(jié)語
貞觀時期案例附表一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致謝
本文編號:3528016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xué)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的基本理論及制度規(guī)范
第一節(jié) “制敕斷罪”的含義和歷史沿革
一 “制敕斷罪”的含義
二 “制敕斷罪”的歷史沿革
第二節(jié)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的法律依據(jù)
第三節(jié) “制敕斷罪”的制約機制
第四節(jié) “制敕斷罪”的立法意義
第二章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案件的種類以及運作方式
第一節(jié) 直接審理的案件
一 “慮囚”類案件
二 御史彈劾案件
三 特審案件
第二節(jié) 書面審理的案件
一 “議請”類案件
二 死刑“覆奏”類案件
三 “直訴”類案件
第三章 “制敕斷罪”的實施情況
第一節(jié) 審理過程
一 虛心求諫,誠懇納諫
二 據(jù)理論情,以求平允
三 個人喜怒而有所輕重
第二節(jié) 判決結(jié)果
一 寬以待民
二 重法治吏
三 優(yōu)待特權(quán)等級
第四章 貞觀時期“制敕斷罪”歷史作用及其局限性
第一節(jié) “制敕斷罪”的歷史作用
一 寬以待民,維護社會安寧
二 重法治吏,形成了清明的政治局面
三 優(yōu)待特權(quán)等級,加強了國家政治統(tǒng)治
第二節(jié) “制敕斷罪”的歷史局限性
一 “制敕斷罪”破壞了法制的統(tǒng)一
二 “制敕斷罪”極高的“違法率”不堪引為后比
三 其他消極影響
結(jié)語
貞觀時期案例附表一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致謝
本文編號:35280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52801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