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先秦儒家刑法思想之犯罪預防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3 23:43
  刑法文化是法律文化的子系統(tǒng),反映、指導某一社會群體(如國家)的刑事政策,對其犯罪防控措施及刑事司法起到一定的決定性作用,直接影響、決定著防控犯罪應用的方法、模式,影響、決定著犯罪防控體系的構(gòu)建。中國傳統(tǒng)刑法文化的形成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儒家刑法文化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儒家思想的基本范疇是“德”“禮”“教”,儒家的刑法思想,特別是其中的防止和控制犯罪的思想,體現(xiàn)了禮治、德治和人治的基本精神。先秦儒家文化,以孔、孟、荀三人為代表,主張“民本”“慎刑”“公平”以預防犯罪?v觀中國現(xiàn)代的法治精神,兩者有較大契合之處?鬃又鲝垶檎缘,希望能廣施教化,認為統(tǒng)治者的“欲”、貧窮及其“禮”“義”的丟失都會導致犯罪,提出富民、教民來預防犯罪;孟子則認為人性本善,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是犯罪的主要原因,能引發(fā)犯罪的不良環(huán)境主要有不仁者居高位、無禮義、暴政和荒年歉收等,他提出以“仁政”為基礎來防控犯罪,依靠德行而不是刑罰來維持社會秩序;荀子提出人性本惡,認為順從人的惡劣本性、統(tǒng)治者統(tǒng)治失當會致犯罪,提出“禮法教之”“刑罰相當”“法正之治”等預防犯罪的具體措施,把“良法”“道德”相結(jié)合。這些措施,在當時符... 

【文章來源】:安徽大學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3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先秦儒家刑法思想概述
    (一) 孔子的主要刑法思想及其對犯罪的認識
        1. 在刑法思想上,孔子主張為政以德,反對不教而殺
        2. 關于犯罪的原因,孔子的主張主要有四個方面
    (二) 孟子的主要刑法思想及其對犯罪的認識
        1. 不仁者居高位會引發(fā)犯罪
        2. “無禮義,則上下亂”
        3. 民無恒產(chǎn)
        4. 暴政會讓民眾獲罪
        5. 災荒之年容易出現(xiàn)犯罪
    (三) 荀子的主要刑法思想及其對犯罪的認識
        1. 提出“性惡論”,反對“性善論”
        2. 認為順從人的惡劣本性會致犯罪
        3. 認為君主統(tǒng)治失當會引發(fā)犯罪
二、先秦儒家刑法思想中的預防措施
    (一) 富民
    (二) 教民
    (三) 德主刑輔
    (四) 禮、法并用,突出發(fā)揮禮的作用
    (五) 省身自律
    (六) 重視君主的作用
三、先秦儒家犯罪預防思想的積極作用及其不足
    (一) 重視道德教化作用可取性
    (二) “以民為本”的犯罪預防理念的契合性
        1. 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為中國歷代所延續(xù)
        2. 以民為本的犯罪預防理念與我國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相契合
    (三) 強調(diào)執(zhí)法者在犯罪預防中作用的可借鑒性
    (四) 儒家刑法思想主要存在的不足
        1. 對道德的過分強調(diào)可能走進泛道德主義的誤區(qū)
        2. 忽略了人性的不定性
        3. 過于淡化刑罰在預防犯罪中的作用
四、先秦儒家犯罪預防思想的借鑒意義
    (一) 應注重犯罪的社會道德預防
    (二) 應注重改善經(jīng)濟生活狀況以預防犯罪
    (三) 應理性的認識刑罰對犯罪的遏制作用
    (四) 重視司法機關作用,發(fā)揮應有的犯罪預防控制作用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傳統(tǒng)刑法文化對刑事司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其改進[J]. 汪明亮,顧婷.  河北法學. 2005(04)
[2]孔子的預防犯罪思想與我國犯罪預防體系的完善[J]. 胡建華.  新鄉(xiāng)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4(03)
[3]試析孔子關于犯罪的論述[J]. 李穎紅.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04)
[4]先秦儒家預防犯罪思想探微[J]. 張翅.  池州師專學報. 2002(02)
[5]中國古代關于預防犯罪的教育思想[J]. 席小華.  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6)
[6]先秦儒家犯罪預防和社會控制[J]. 唐元林.  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0(02)
[7]孟子的預防和治理犯罪思想[J]. 唐忠民.  現(xiàn)代法學. 1990(01)
[8]中國法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一個文化的檢討[J]. 梁治平.  比較法研究. 1987(02)



本文編號:34939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4939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860b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