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3 15:29
受賄是國家公職人員以權(quán)換利的行為,侵犯的是國家工作人員的廉潔性與職務(wù)的不可收買性。從古至今,官吏都是國家法律的實施者、政策的執(zhí)行者,對受賄罪的懲治也為歷代統(tǒng)治者所重視,而唐代更是如此,但是自玄宗后期開始,受賄罪的懲治效果卻不如人意。從唐代中后期對受賄罪的懲治來看,立法上,唐代法律對之前的懲賄法律有所繼承和發(fā)展,形成了完整的懲賄法律體系。《唐律疏議》作為中華法系的集大成者,對受賄罪的處罰涉十多個條文,對不同的情形進行區(qū)分處罰,規(guī)定了包括刑罰方式和其他方式在內(nèi)的不同懲治方式,還涉及到了懲治之后對贓物的處理,另外為了防止官員之間相互串通和包庇,對共同受賄和薦舉人的責任也加以規(guī)定;唐律對懲治主體也有所規(guī)定,其中皇帝、大理寺、御史臺等都是法定的懲治主體;中后期皇帝還頒布不同的詔令,對受賄罪以法律嚴格制止,可見懲賄立法區(qū)分受賄罪的不同情形,貫穿受賄罪懲治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可以說唐律對受賄罪的懲治規(guī)定是全面且嚴密的。但對受賄罪懲治的司法實踐來看,玄宗后期開始對受賄罪就不能依法嚴格處罰。通過對開元二十四年到唐末這段時間的司法實踐進行梳理,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很多問題,中后期賣官現(xiàn)象嚴重,賣官其實是一種變相的受賄,但...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
一 著作類研究
二 期刊類研究
三 論文類研究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
第四節(jié) 對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
一 對受賄罪范圍的界定
二 對唐代中后期的時間界定
第二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立法規(guī)定
第一節(jié) 唐代對歷代懲賄立法之繼承與發(fā)展
一 首創(chuàng)“六贓”
二 懲賄法律明確具體
三 懲賄體系趨于完善
第二節(jié) 唐代中后期懲治受賄罪之法律淵源
一 《唐律疏議》對受賄罪的區(qū)分與處罰
二 懲賄詔令
第三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懲治主體
一 皇帝
二 大理寺
三 御史臺
四 其他機構(gòu)或官員
第二節(jié) 懲治方式
一 刑罰方式
二 其他處罰方式
第三節(jié) 對贓物的處理
一 沒入官府
二 歸還原主
第四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司法實踐
第一節(jié) 中后期司法實踐梳理
第二節(jié) 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 皇帝對賣官現(xiàn)象持放任態(tài)度
二 存在同罪異罰的情況
三 處罰淪為政治斗爭的工具
第五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評析
第一節(jié)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特點分析
一 立法之嚴密性
二 司法之隨意性
三 小結(jié)
第二節(jié)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不力之原因分析
一 “人治”社會固有的局限性
二 唐代中后期特定的政治原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代懲治經(jīng)濟犯罪的立法與實踐[J]. 王毓明.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1)
[2]淺析唐朝吏治的監(jiān)察制度[J]. 王武軍,羅忠.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3)
[3]中晚唐監(jiān)察體制與政局[J]. 劉長江. 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3)
[4]《唐律》中之貪污賄賂犯罪初探[J]. 羅欣. 法學評論. 2000(04)
[5]唐后期政治中樞的演變與唐王朝的滅亡[J]. 戴顯群.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6]唐代懲治受賄罪研究[J]. 劉毅然. 晉陽學刊. 1998(03)
[7]唐律中受賄罪律令研究及歷史借鑒[J]. 楚林智. 云南法學. 1995(03)
[8]從唐六贓到明六贓[J]. 程天權(quán).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06)
[9]唐玄宗盛衰史略[J]. 魏克明. 社會科學. 1980(04)
碩士論文
[1]《唐律疏議》官吏貪污賄賂性質(zhì)犯罪研究[D]. 王露爽.山東大學 2016
[2]唐代賣官現(xiàn)象研究[D]. 李君龍.上海師范大學 2014
[3]唐代受賄罪懲治研究[D]. 張海云.青海師范大學 2013
[4]唐玄宗朝官吏懲治初探[D]. 王仕會.中央民族大學 2012
[5]論唐代懲貪法律[D]. 畢征鐳.吉林大學 2011
[6]略論唐代對官吏職務(wù)犯罪的預(yù)防與懲治[D]. 周陽.河南大學 2010
[7]唐律賄賂罪研究[D]. 鄭麗.湘潭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40681
【文章來源】:鄭州大學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選題意義
第二節(jié) 研究綜述
一 著作類研究
二 期刊類研究
三 論文類研究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之處
第四節(jié) 對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
一 對受賄罪范圍的界定
二 對唐代中后期的時間界定
第二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立法規(guī)定
第一節(jié) 唐代對歷代懲賄立法之繼承與發(fā)展
一 首創(chuàng)“六贓”
二 懲賄法律明確具體
三 懲賄體系趨于完善
第二節(jié) 唐代中后期懲治受賄罪之法律淵源
一 《唐律疏議》對受賄罪的區(qū)分與處罰
二 懲賄詔令
第三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內(nèi)容
第一節(jié) 懲治主體
一 皇帝
二 大理寺
三 御史臺
四 其他機構(gòu)或官員
第二節(jié) 懲治方式
一 刑罰方式
二 其他處罰方式
第三節(jié) 對贓物的處理
一 沒入官府
二 歸還原主
第四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司法實踐
第一節(jié) 中后期司法實踐梳理
第二節(jié) 司法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 皇帝對賣官現(xiàn)象持放任態(tài)度
二 存在同罪異罰的情況
三 處罰淪為政治斗爭的工具
第五章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評析
第一節(jié)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之特點分析
一 立法之嚴密性
二 司法之隨意性
三 小結(jié)
第二節(jié) 唐代中后期受賄罪懲治不力之原因分析
一 “人治”社會固有的局限性
二 唐代中后期特定的政治原因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介、在校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與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唐代懲治經(jīng)濟犯罪的立法與實踐[J]. 王毓明.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06(01)
[2]淺析唐朝吏治的監(jiān)察制度[J]. 王武軍,羅忠.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3)
[3]中晚唐監(jiān)察體制與政局[J]. 劉長江. 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03)
[4]《唐律》中之貪污賄賂犯罪初探[J]. 羅欣. 法學評論. 2000(04)
[5]唐后期政治中樞的演變與唐王朝的滅亡[J]. 戴顯群.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9(03)
[6]唐代懲治受賄罪研究[J]. 劉毅然. 晉陽學刊. 1998(03)
[7]唐律中受賄罪律令研究及歷史借鑒[J]. 楚林智. 云南法學. 1995(03)
[8]從唐六贓到明六贓[J]. 程天權(quán).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4(06)
[9]唐玄宗盛衰史略[J]. 魏克明. 社會科學. 1980(04)
碩士論文
[1]《唐律疏議》官吏貪污賄賂性質(zhì)犯罪研究[D]. 王露爽.山東大學 2016
[2]唐代賣官現(xiàn)象研究[D]. 李君龍.上海師范大學 2014
[3]唐代受賄罪懲治研究[D]. 張海云.青海師范大學 2013
[4]唐玄宗朝官吏懲治初探[D]. 王仕會.中央民族大學 2012
[5]論唐代懲貪法律[D]. 畢征鐳.吉林大學 2011
[6]略論唐代對官吏職務(wù)犯罪的預(yù)防與懲治[D]. 周陽.河南大學 2010
[7]唐律賄賂罪研究[D]. 鄭麗.湘潭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40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340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