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及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7-04-14 13:02

  本文關鍵詞: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及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及啟示,在中國古代的專制體制下,審判權和行政權是合一的,這種體制從秦代一直沿襲至清末。在封建中國,商品經濟不發(fā)達,因此這種體制在清末以前的適用并未出現(xiàn)較大的弊端,但是到了16世紀,商品經濟日益發(fā)達,糾紛變得復雜而龐多,原本負責審理案件的行政長官的司法經驗水平無法達到公正處理案件的程度,這種審判權與行政權合一的機構體制逐步顯露出弊端,清末審判機構改革改變了以往做法,并收到一定的效果,成為中國審判機構改革的開端,但這種改革后的司法體制并不是像西方那樣完全的司法獨立,而是一種仍在行政系統(tǒng)領導之下有中國特色的司法體系。中國古代當權者害怕劇烈的政治變革會帶來社會動蕩,往往采取溫和而緩慢的變革,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迫切的變革要求。因此,清末審判機構的改革也是一個漫長、微妙的過程。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的原因包括:傳教士、留學生、留洋官員對西方審判文化的介紹;審判權與行政權合一的機構體制逐步顯露出弊端;領事裁判權的確立限制清政府的司法主權。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內容包括設置司法行政管理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立法的形式賦予審判機構審判職能;實行四級三審制以劃分各審判機構的權限;設立專門司法培訓機構為各審判機構輸送人員。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確立了司法與行政分立的司法機構體系。清政府在審判機構改革過程中將刑部改為法部,將大理寺改為大理院并且編制《大理院審判編制法》、《各級審判廳試辦章程》、《法院編制法》等法律。對清末審判機構的改革可以評價為這是一次形式意義上的改革,因為清末缺乏真正實現(xiàn)審判機構改革的經濟條件,同時清末缺乏真正實現(xiàn)審判機構改革的民主政治,而且清末缺乏與司法獨立審判制度相適應的合理的思想價值理念。但是同時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建立了審判機構新舊并立的新型模式。清末的實踐為民國及以后進行審判機構改革和建立司法獨立制度提供給了有利基礎,也為當今中國司法改革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司法改革 審判機構 司法獨立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929;D926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序言9-10
  • 一、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的背景及理念10-13
  • (一)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的背景10-11
  • 1.傳教士、留學生、留洋官員對西方審判文化的介紹10
  • 2.審判權與行政權合一的機構體制逐步顯露出弊端10-11
  • 3.領事裁判權的確立限制清政府的司法主權11
  • (二)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的理念11-13
  • 1.會通中西11-12
  • 2.司法獨立12-13
  • 二、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內容分析13-18
  • (一)以立法的形式賦予審判機構審判職能14
  • (二)嚴格劃分各審判機構職能14-17
  • 1.司法行政管理機構——法部、提法司15-16
  • 2.司法審判機構——大理院、審判廳16
  • 3.檢察機構——檢察廳16-17
  • (三)實行四級三審制以劃分各審判機構的權限17
  • (四)設立專門司法培訓機構為各審判機構輸送人員17-18
  • 三、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的評價及啟示18-25
  • (一)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的評價18-20
  • 1.清末審判機構改革是形式意義上的司法獨立18-19
  • 2.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建立了審判機構新舊并立的新型模式19-20
  • (二)清末審判機構改革的啟示20-25
  • 1.實現(xiàn)審判機構改革應具有市場經濟條件21-22
  • 2.實現(xiàn)審判機構改革應具有民主政治條件22-24
  • 3.實現(xiàn)審判機構改革應具有權利本位的思想觀念條件24-25
  • 結語25-26
  • 參考文獻26-28
  • 致謝28-2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泉生;林哲森;;論我國環(huán)境資源審判機構的設立[J];東南學術;2010年05期

2 ;關于外設審判機構及訴外收費的調查[J];人民司法;1994年01期

3 崔婕;執(zhí)行機構與審判機構權責劃分初探[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4 徐剛;;中國環(huán)境審判機構構建的邏輯思考[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4年S2期

5 謝冬慧;;縣司法處:近代中國基層審判機構論略[J];東南學術;2010年01期

6 桂波達;民國時期的浦東審判機構[J];上海檔案;1997年01期

7 孫業(yè)凱;吳錚強;;1912-1927年浙江省龍泉縣審判機構的變遷[J];浙江檔案;2013年07期

8 高維儉;;美國少年審判機構現(xiàn)狀概覽——兼談我國當前少年審判機構改革及其相關問題[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0年02期

9 莫洪憲;;我國少年審判機構改革歷程回顧與展望[J];東方法學;2009年05期

10 許正樞;;人民法院不可任意設置審判機構[J];人民政壇;1995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陳泉生;林哲森;;論我國環(huán)境資源審判機構的設立[A];生態(tài)文明與林業(yè)法治--2010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景秋;我市將建環(huán)保專門審判機構[N];無錫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李光明 本報見習記者 范天嬌;跨區(qū)設環(huán)保審判機構不會導致法官吃閑飯[N];法制日報;2014年

3 記者 袁定波;我國專門環(huán)境審判機構達134個[N];法制日報;2014年

4 本報記者 李成思;地方將成立相應的環(huán)境資源審判機構[N];中國環(huán)境報;2014年

5 傅達林;審判機構專門化彰顯司法進步[N];法制日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袁定波;設跨區(qū)域審判機構打破地方阻礙[N];法制日報;2014年

7 傅達林;審判機構專門化有助于解決社會糾紛[N];工人日報;2008年

8 練彥 黃為民;云和農村有了“常駐”法庭[N];麗水日報;2007年

9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研究會副會長 王燦發(fā)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法律事務部專員、法學博士 陳懿;塑造中國式“綠色法官”和“綠色法庭”[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10 記者 徐向東 通訊員 朱仕宏;專審交通事故案件[N];中山日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張廣磊;我國環(huán)境審判機構專業(yè)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劉未;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及啟示[D];遼寧大學;2015年

3 呂文巧;民事專門審判機構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4 潘筱茜;我國跨行政區(qū)域審判機構設置研究[D];海南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清末審判機構改革及啟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602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30602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180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