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法理論文 >

近代中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的歷史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0-07-04 11:44
【摘要】: 本文所討論的是從清末修律到南京國民政府這一歷史階段中,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立法的制定和發(fā)展狀況。發(fā)軔于晚清的修律運動,使相沿數(shù)千年之久的中華法系隨著中國封建社會的分崩離析而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法律體系?梢哉f,這是春秋戰(zhàn)國以來,中國法律發(fā)展史上又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中華民國建立以后,立法沿著清末修律開創(chuàng)的近代化道路繼續(xù)前進,并最終完成了中國傳統(tǒng)法律向近代化的轉(zhuǎn)型——南京國民政府六法全書的頒布實施,同時,也標志著近代中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的立法走向了成熟。 本文選擇近代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的歷史沿革作為研究課題,其原因有二:一是當前在中國近代法律的研究中無人專門涉獵這一領域,能夠填補近代刑事訴訟研究的空白,具有一定的新穎性;二是自清末法制改革以來,有關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的立法在吸收借鑒西方法律制度的基礎上,其立法內(nèi)容、移植主體等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特性,在近代化轉(zhuǎn)型中呈現(xiàn)出特殊的發(fā)展規(guī)律;谶@一認識,本文試圖在梳理與分析近代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立法沿革的同時,發(fā)現(xiàn)其中可資我國現(xiàn)行刑事司法改革借鑒的地方。 全文由三部分組成,除導論、結(jié)論外,本論部分按時間順序,分為清末、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三個時期分別予以詳細論述。 導論是對研究課題做出說明。本部分主要對選題的目的、意義、研究狀況及資料的收集運用進行闡述,限定了研究的時間范圍,擬用比較的研究方法,以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對近代中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進行客觀的考察。 正文部分是對近代中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的制定和發(fā)展狀況的分階段討論。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一、清末立法中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制度的初步引進。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沈家本主持修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訴訟法典草案——《刑事民事訴訟法》,從而出現(xiàn)了近代化的被害人訴訟權利保護規(guī)定。但是,清末被害人刑事訴訟權利方面的立法并不完善,基本上是流于形式。 二、北洋政府時期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立法的發(fā)展。北洋政府時期是中國法律近代化的發(fā)展時期,其一方面繼承了清末法制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在立法上又有新的發(fā)展。這在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立法方面也得到相應的體現(xiàn)。與清末相比,北洋政府時期刑事被害人的訴訟權利于立法上得到較大加強。 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立法的全面成熟。南京國民政府制定完備的刑事訴訟法律賦予被害人訴訟權利外,同時在實踐中,還承襲北洋政府的傳統(tǒng),大量的制定判例和解釋例,其中就有不少對刑事被害人的訴訟權利進行了補充修正,另外,南京國民政府后期針對特定時期,為維護專制統(tǒng)治,還制定了一系列單行訴訟法規(guī),主要有:《非常時期刑事訴訟條例》、《試驗地方法院辦理民刑事訴訟補充條例》、《特別刑事案件訴訟條例》、《縣司法處辦理訴訟補充條例》、《復員后辦理刑事訴訟補充條例》等,這些都涉及刑事被害人的訴訟權利。 這三部分詳細介紹了近代中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的立法狀況,立法內(nèi)容和法律實施的效果及其評價,大致廓清了近代中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發(fā)展的脈絡,雖然從司法實踐分析,被害人訴訟權利的行使仍然受到較大限制,但是不能否認被害人訴訟地位隨著社會的變遷,立法技術的提高,法律觀念的更新,逐步實現(xiàn)了由不受重視到不斷加強,發(fā)展完備。 最后是本文的結(jié)論與思考。在綜合本論部分論述的基礎上,從宏觀著眼,對近代中國刑事被害人訴訟權利立法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總結(jié),并且深入思考,得出一定的教訓:法律的進步必須與社會整體的進步同步;法律的制定必須與法律的實施相結(jié)合;法律的移植必須重視主體的多元化;法律的進步必須以法律意識的提高為基礎。挖掘出存在的這些問題,以期望對當今刑事訴訟法的修改有所裨益。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D925.2;D9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萍;;關于建立和實行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幾點思考[J];科技致富向?qū)?2011年23期

2 廖海生;;近代中國紳士階層的演變及其影響[J];中國外資;2011年14期

3 成曉瑩;;構建刑事被害人救助機制的必要性[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劉語平;;關于檢查《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刑事被害人困難救助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2011年3月29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J];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11年02期

5 郭蘭英;;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的路徑選擇[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劉豐杰;;我國刑事被害人權利救濟制度的建構[J];中共太原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03期

7 劉寧;賈洪香;;破產(chǎn)程序中刑事追繳或責令退賠財物的處理原則[J];中國律師;2010年03期

8 陳丹陽;;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建立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J];法制與社會;2011年25期

9 王瑞君;;對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幾個爭論問題的探討[J];時代法學;2011年04期

10 珠颯;;近代“民族主義”理論與實踐探析[J];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沈渭濱;;我讀《近代中國》[A];近代中國(第四輯)[C];1994年

2 ;《近代中國》第3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四輯)[C];1994年

3 王菊;;王菊博士致本刊主編丁日初教授函[A];近代中國(第十輯)[C];2000年

4 O.J.;;《近代中國商業(yè)革命》漢譯本出版[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5 吳劍杰;;張之洞與近代中國鐵路[A];長江流域經(jīng)濟文化初探[C];1997年

6 王彬;;淺析我國近代法律教育的課程設置[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周志剛;;近代中國私立中學的政治參與(1903-1936)[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8)——中國民辦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近代中國》第1輯要目[A];近代中國(第三輯)[C];1993年

9 丁日初;陳絳;沈祖煒;;致讀者[A];近代中國(第一輯)[C];1991年

10 李霞;;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近代職業(yè)教育研究綜述[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法院院長 石水根;法院推動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構建的嘗試[N];江蘇法制報;2008年

2 記者 盧志堅 通訊員 陳紹斌 袁丹;立法救助刑事被害人[N];檢察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車振寧;《刑事被害人國家救濟法》[N];人民公安報;2009年

4 記者 秦亞洲;設基金救助刑事被害人[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吳晴晴;我市將制定刑事被害人救助條例[N];無錫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沈崢嶸;加快立法 對刑事被害人實施救助[N];新華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張緩鳴 通訊員 錫劍;無錫首創(chuàng)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地方立法[N];江蘇法制報;2009年

8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袁詠紅;中國史學界對日本近代中國學的迎拒[N];光明日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蔣德;無錫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將“不差錢”[N];法制日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杜萌;刑事被害人補償救助呼喚國家立法提速[N];法制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功成;優(yōu)生學的傳播與中國近代的婚育觀念[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2 謝輝;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D];浙江大學;2005年

3 畢苑;中國近代教科書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勇;近代江南典當業(yè)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聶長久;中國早期民粹主義政治思想研究(1907-1927)[D];吉林大學;2008年

6 戴建兵;白銀與近代中國經(jīng)濟(1890-1935)[D];復旦大學;2003年

7 龔詠梅;“脫胎換骨”的近代中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秦其文;近代中國企業(yè)的廣告促銷研究[D];南開大學;2005年

9 王鑫磊;近代中國社會代際關系的歷史考察[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張兵;近代中國公司制度的移植性制度變遷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嬋;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2 盛勇;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研究[D];廣州大學;2010年

3 王若楊;我國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曹麗娜;刑事被害人損害救濟制度[D];河北大學;2010年

5 魏巍;我國刑事被害人保護救助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付翠暖;關于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國家救助制度的思考[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麗美;論刑事被害人訴權的司法救濟[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齊紅祥;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9 陳科芳;論刑事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10 王成;刑事被害人權利救濟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4108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74108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532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