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和胃飲加味方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熱證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舒肝和胃飲加味方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熱證臨床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舒肝和胃飲加味方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郁熱證 臨床研究
【摘要】: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功能性胃腸病(FGIDs)的一種,其主要的臨床癥狀源于胃、十二指腸,主要癥狀有持續(xù)或間斷反復發(fā)作的上腹痛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泛酸、反胃等,并且沒有任何檢查可以用來解釋上述不適癥狀的發(fā)生。西醫(yī)在臨床上大多使用促胃動力類的藥物來進行治療,近年來,中醫(yī)在治療FD方面的優(yōu)勢日趨顯現(xiàn),不但能減輕癥狀,同時副作用相對較少,使得其逐漸成為治療FD的新趨勢。目的:本課題根據(jù)導師的臨床經驗方舒肝和胃飲加味方,觀察該方(綿茵陳l0g、連翹殼15g、生白芍30g、生甘草3g、生麥芽30g、炒陳皮10g、制半夏l0g、山梔子l0g、牡丹皮l0g)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熱證患者的癥狀、體征等方面的影響,旨在通過隨機對照試驗研究,評價該方在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熱證方面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為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治療方法,并初步從理論上探討它的作用機制。方法:將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間常熟市中醫(yī)院消化科符合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的患者41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1例:給予中藥舒肝和胃飲加味方水煎劑200m1,每日1劑:對照組20例:予多潘立酮片,早、中、晚餐前30min服用,每次10mg,療程四周,兩組均治療一個療程,前后均進行綜合療效、癥候積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數(shù)簡表(NDI-SF)評分。結果:1.臨床總體療效對比:按照中醫(yī)證候療效評定標準,治療組21例,臨床治愈10例,顯效7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5.2%:對照組20例,臨床治愈3例,顯效6例,有效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70%。經卡方檢驗分析,總療效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K0.01),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治療組在中醫(yī)癥候方面的總體治療作用優(yōu)于對照組;2.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在胃脘飽脹、胃脘灼熱、口干口苦、煩躁易怒、噯氣、泛酸、納呆等癥狀的消失率上,治療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或P0.01),在總有效率(消失率+有效率)上,治療組也優(yōu)于對照組(P0.05)。在嘈雜方面的總有效率上未見明顯差異(P0.05),消失率無明顯差異。提示治療組與對照組均能明顯消除和改善胃脘飽脹、胃脘灼熱、口干口苦、煩躁易怒、暖氣、泛酸、納呆等癥狀,但治療組效果更佳,在嘈雜上,兩組療效相當;3.NDI-SF評分比較:治療組與對照組在治療前NDI-SF評分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說明分組合理,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NDI-SF評分均有明顯下降(P0.01),且兩組間比較兩者有差異(P0.05)。說明兩組均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情緒,治療組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結論:1.舒肝和胃飲加味方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熱證有較明顯的療效,在改善FD患者的綜合療效、中醫(yī)癥候積分、尼平消化不良指數(shù)方面的效果均優(yōu)于使用多潘立酮的對照組。2.舒肝和胃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焦慮情緒,提高療效并有助于預防FD復發(fā)。3.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初步證明了該方的安全性,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舒肝和胃飲加味方 功能性消化不良 肝胃郁熱證 臨床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59
【目錄】: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前言11-12
- 第一部分 理論研究12-24
- 1. 西醫(yī)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認識12-17
- 1.1 定義、分類及流行病學12
- 1.2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12-14
- 1.3 臨床表現(xiàn)及診斷14
- 1.4 西醫(yī)對功能消化不良的治療14-17
- 2. 中醫(yī)學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認識17-24
- 2.1 病名17-18
- 2.2 病因病機18-20
- 2.3 辨證分型20-21
- 2.4 中藥湯劑治療21-22
- 2.5 其他療法22-24
-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24-31
- 1. 臨床資料與方法24-27
- 1.1 病例選擇24
- 1.2 各項標準24-25
- 1.3 治療方法25-26
- 1.4 觀察指標26-27
- 1.5 不良反應的監(jiān)測27
- 1.6 統(tǒng)計方法27
- 2. 結果27-31
- 2.1 一般資料27-28
- 2.2 臨床療效28-30
- 2.3 安全性檢測及不良反應30-31
- 第三部分 討論31-35
- 3.1 舒肝和胃飲加味方的立法依據(jù)31-32
- 3.2 舒肝和胃飲加味方的組成分析32-33
- 3.3 不足與展望33-34
- 3.4 結論34-35
- 參考文獻35-38
- 附錄38-42
- 致謝4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云章;龔舉君;;舒肝和胃安眠湯治療失眠117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3年04期
2 田成福;;舒肝和胃散與甲氰咪呱治療消化性潰瘍的對照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1985年05期
3 邢子亨;;舒肝和胃湯[J];中醫(yī)雜志;1989年03期
4 宋欠紅;朱虹江;;舒肝和胃法治療胃食管反流誘發(fā)哮喘探析[J];云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汪紅根;錢雁飛;;舒肝和胃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6 朱振友;;舒肝和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11年11期
7 ;熊秀萍·舒肝和胃飲[J];江蘇中醫(yī)藥;2012年10期
8 白敬華,王惠蘭;舒肝和胃治療神經性嘔吐[J];甘肅中醫(yī);1994年03期
9 潘金輝,黃堅,黃文鋒;舒肝和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122例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0年02期
10 張建波;舒肝和胃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觀察[J];河南中醫(yī)藥學刊;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任順平;郝海蓉;;舒肝和胃法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觀察[A];第二十三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消化疾病診治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2 任順平;郝海蓉;;舒肝和胃法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觀察[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張麗穎;李保雙;唐旭東;彭征婷;林仰英;;舒肝和胃法干預非糜爛性反流病(NERD)患者癥狀及生活質量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二十四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倩;舒肝和胃飲加味方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郁熱證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朱金軍;舒肝和胃止痛方治療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臨床觀察[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3 吳凌燕;舒肝和胃飲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證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8805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88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