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珍珠暗瘡片聯(lián)合加味顛倒散面膜治療青少年面部痤瘡脾胃濕熱證的療效觀察
本文關鍵詞:復方珍珠暗瘡片聯(lián)合加味顛倒散面膜治療青少年面部痤瘡脾胃濕熱證的療效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痤瘡 復方珍珠暗瘡片 加味顛倒散 面部膚質 康復 刺激性反應
【摘要】:目的:探討復方珍珠暗瘡片內(nèi)服聯(lián)合加味顛倒散面膜治療青少年面部痤瘡脾胃濕熱證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面部膚質的影響。方法:將符合要求的164例患者,分層區(qū)組隨機化,按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81例和觀察組83例。均參照指南給予分級治療,Ⅰ級:單獨采用阿達帕林凝膠,適量外用,2次/d;Ⅱ級和Ⅲ級,加用過氧苯甲酰凝膠,適量外用,2次/d;Ⅲ級加用鹽酸多西環(huán)素片,100 mg/次,2次/d,口服。對照組口服復方珍珠暗瘡片,4片/次,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加味顛倒散面膜外敷,1次/d,連續(xù)治療15次后,改為隔日1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均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記錄治療前后面部粉刺、丘疹、膿皰的數(shù)目;采用VISIA皮膚檢測儀檢測治療前后面部角質層含水量、皮脂分泌情況和酸堿度(p H);進行治療后紅斑和色素沉著程度評價;采用痤瘡患者特異性生活質量量表進行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價;治療后面部皮膚刺激性反應評價。結果:治療后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3.98%,對照組為82.72%,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74,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額頭中部、右側臉頰、右側鼻翼和下巴皮脂分泌量均下降(P0.01),觀察組下降更為明顯(P0.01);兩組患者上述4個部位皮膚p H上升,觀察組升高更為顯著(P0.01);兩組患者上述4個部位皮膚角質層含水量均下降,觀察組治療后臉頰和鼻翼角質層含水量均低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觀察組皮損積分低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觀察組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痤瘡癥狀、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總分均顯著升高,并高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觀察組紅斑和色素沉著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對照組面部刺激性反應的發(fā)生率為59.26%,高于觀察組的36.14%(χ2=8.781,P0.01),皮膚刺激反應程度經(jīng)Ridit分析,觀察組皮膚刺激反應輕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飲食指導和情志調(diào)理的基礎上,復方珍珠暗瘡片聯(lián)合加味顛倒散面膜治療青少年面部痤瘡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純西醫(yī)治療,且安全性好,并促進了紅斑和色素沉著的消退,改善了面部皮膚膚質,促進了患者面部皮膚的康復,值得臨床采用。
【作者單位】: 樂山職業(yè)技術學院;樂山市中醫(yī)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
【關鍵詞】: 痤瘡 復方珍珠暗瘡片 加味顛倒散 面部膚質 康復 刺激性反應
【基金】:四川教育廳科研資助項目(2015SC-04108)
【分類號】:R275.9
【正文快照】: [網(wǎng)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3495.R.20170109.1145.020.html[網(wǎng)絡出版時間]2017-01-09 11:45痤瘡(acne)是青少年最常見的一種青少年面部痤瘡以輕中度為主,即以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為主要表現(xiàn),部分患者若治療不及時可逐漸發(fā)展成中、重度,表現(xiàn)為結節(jié)、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麻翱;麻林玖;;復方珍珠暗瘡膠囊聯(lián)合維胺脂膠囊及異維A酸紅霉素凝膠治療尋常痤瘡68例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年06期
2 范瑛;宋坪;;自擬中藥面膜治療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年05期
3 范瑛;宋坪;;外用中藥治療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的治法探討[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年04期
4 曾雪;劉瓦利;趙婷;趙俊英;瞿幸;徐志莉;田野;崔炳南;吳小紅;張曉紅;沈冬;丁旭;華華;閆雨荷;王煜明;喬麗;陳弘平;;中藥面膜綜合療法治療尋常痤瘡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年05期
5 楊智承;王榕樂;羅紹寶;彭國;譚毓治;;復方珍珠暗瘡片藥效學研究[J];中藥材;2010年10期
6 劉雁;蔡建偉;;中醫(yī)藥治療痤瘡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東海;董子帥;;自擬復方芩連湯辨證論治尋常性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6年12期
2 范曉明;;清熱消痤湯配合中藥外敷治療痤瘡臨床研究[J];中醫(yī)學報;2016年12期
3 范淑紅;羅夏;;黃芩不同萃取物對痤瘡致病菌抑菌及抗炎作用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年10期
4 張瑩;蔡麗敏;馬磊;王永晨;;綜合護理在5-氨基酮戊酸動力療法治療尋常型痤瘡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6年28期
5 盧曉燕;甘才斌;張曉寧;;當歸芍藥散合薏苡附子敗醬散加減治療中重度痤瘡濕熱瘀結證的臨床作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年23期
6 沈利東;繆文進;曹燕;黃鸝;楊紅;陳亮;徐麗萍;朱永華;;紅藍光交替照射聯(lián)合膠原貼敷料治療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6年08期
7 寶爾礎魯;閆敏;娜仁花;尹曉琴;白彥萍;;鼻營養(yǎng)噴劑防治內(nèi)蒙古阿拉善地區(qū)秋季鼻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年21期
8 陳羽建;陳懷忠;;中藥面膜治療痤瘡后色素沉著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年07期
9 張微;;復方蛇草湯對尋常痤瘡的治療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年32期
10 呂茂新;;中藥復方內(nèi)服聯(lián)合中藥面膜外敷治療尋常性痤瘡療效觀察與分析[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6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范瑛;宋坪;;外用中藥治療痤瘡后紅斑及色素沉著的治法探討[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年04期
2 范瑛;宋坪;王曉旭;;中醫(yī)美白祛斑、散結除疤外用古方溯源(三)——明清時期選方用藥特點[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年03期
3 夏華;蔣靖;;加減胃苓湯配合多功能治療儀治療囊腫結節(jié)型痤瘡27例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年05期
4 張玉紅;;紅藍光治療儀聯(lián)合金花消痤丸及氯霉素酊治療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年03期
5 范瑛;宋坪;王天怡;;中醫(yī)美白祛斑、散結除疤外用古方溯源(二)——宋金元時期選方用藥特點[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年06期
6 范瑛;宋坪;;中醫(yī)美白祛斑、散結除疤外用古方溯源(一)——唐以前選方用藥特點[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年05期
7 胡鳳鳴;丁世偉;戴品;;潤燥止癢膠囊聯(lián)合異維A酸膠丸治療中、重度尋常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2年07期
8 朱亞芳;趙浩如;;中藥體外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活性測定[J];藥學與臨床研究;2009年03期
9 蔣獻;冀然;陸華;呂瑩;卞彩云;李詠;鄧次冰;李利;;理膚泉舒緩噴霧對女性顏面再發(fā)性皮炎輔助治療作用的隨機對照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2期
10 許筱云;宋兆友;;丹參酮配合中藥面膜治療痤瘡80例[J];皮膚病與性病;2007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干明,張柳;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珍珠暗瘡片中黃芩苷的含量[J];廣東藥學;2001年03期
2 胡麗萍,王普民,趙金明,張艷玲;復方珍珠暗瘡片治療痤瘡的藥理研究[J];中成藥;1997年03期
3 馮昭明,林培英,張丹,肖柳英,陳綺文,李浩亮;復方珍珠暗瘡片的藥理作用[J];中藥藥理與臨床;1999年03期
4 張振秋,覃芳,裴桂秋,袁昌魯,李云霞;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珍珠暗瘡片中芍藥甙含量[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0年07期
5 董杰明;復方珍珠暗瘡片的藥理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2年10期
6 劉如良;馬秀紅;郝麗曉;高天愛;;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珍珠暗瘡片中黃芩苷的含量[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8年10期
7 呂均香,渠鵬程,石玉崧;痤瘡飲與復方珍珠暗瘡片治療肺熱血熱型痤瘡臨床對照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5年11期
8 陳強;;HPLC法測定復方珍珠暗瘡片中大黃所含5種蒽醌苷元[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年10期
9 石天松;歐國靜;莫文電;;HPLC法測定復方珍珠暗瘡片中綠原酸的含量[J];中國藥師;2007年12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閆小寧;韓世榮;;痤瘡靈治療痤瘡100例療效小結[A];2011年全國中醫(yī)美容學術年會暨貴州省醫(yī)學美學與美容學、激光醫(yī)學分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本文編號:8623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862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