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痞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病,寒熱錯雜證)的臨床研究
本文關鍵詞:清痞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病,,寒熱錯雜證)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本課題旨在通過觀察清痞湯對FD/胃痞(寒熱錯雜證)患者的臨床療效,進一步的驗證清痞湯治療FD/胃痞(寒熱錯雜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為中醫(yī)治療FD/胃痞(寒熱錯雜證)提供一定的臨床依據。方法:將符合納入標準的80例FD/胃痞(寒熱錯雜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對照組40例。治療組:清痞湯(姜半夏15g、蒲公英10g、黃芩10g、黨參15g、干姜10g、麥芽30g、炒枳殼10g、紫蘇梗10g、炙甘草10g),150ml/次,3次/日,飯前半小時口服,每日1劑,煎藥機煎藥。對照組: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1片(5mg)/次,3次/日,飯前半小時口服。療程均為4周。療程結束后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以判定臨床療效。結果:1.治療組39例,臨床痊愈12例,顯效18例,有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87%;對照組38例,臨床痊愈3例,顯效14例,有效13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8.9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治療組治療后癥狀積分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3.治療后治療組在改善脘腹脹滿、遇冷加重、嘈雜泛酸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改善口干口苦、肢冷、便溏、噯氣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改善納呆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治療組(清痞湯)和對照組(枸櫞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在治療FD/胃痞(寒熱錯雜證)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治療前后對比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糞常規(guī)加潛血試驗、肝功能、腎功能及心電圖均無明顯變化,提示兩組藥物安全性好。結論:清痞湯在治療FD/胃痞(寒熱錯雜證)方面療效顯著且安全性好。
【關鍵詞】:清痞湯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痞 寒熱錯雜證 臨床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中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59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英文縮略詞表10-11
- 引言11-12
- 研究方案12-17
- 1 診斷標準12
- 1.1 西醫(yī)診斷標準12
- 1.2 中醫(yī)診斷標準12
- 2 研究方法12-13
- 2.1 病例選擇12-13
- 3 治療方案13-15
- 3.1 一般治療13
- 3.2 藥物治療13
- 3.3 觀察指標13-14
- 3.4 療效評定標準14-15
- 3.5 統(tǒng)計方法15
- 4 技術關鍵15-17
- 統(tǒng)計結果及分析17-24
- 1 實驗入組情況17
- 2 一般資料的比較17-23
- 2.1 兩組患者性別的比較17-18
- 2.2 兩組患者年齡的比較18
- 2.3 兩組患者病程的比較18-19
-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yī)證候總積分19
- 2.5 兩組患者治療前中醫(yī)單項證候積分比較19-20
- 2.6 兩組患者治療后證候療效比較20-21
- 2.7 兩組患者組內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總積分的比較21
- 2.8 兩組患者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總積分比較21
- 2.9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單項證候積分比較21-22
- 2.10 兩組患者治療后單項證候積分比較22-23
- 3 安全性觀測結果23-24
- 討論24-29
- 1 西醫(yī)對FD的認識24-25
- 2 中醫(yī)對FD的認識25-26
- 3 清痞湯的方義解析26-27
- 4 數據分析27
- 5 問題與展望27-29
- 結論29-30
- 參考文獻30-32
- 本課題國內外目前研究狀況(文獻綜述)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32-44
- 參考文獻41-44
- 附表1 清痞湯治療FD/胃痞(寒熱錯雜證)患者的臨床觀察表44-45
- 附表2 臨床試驗患者知情同意書45-46
- 致謝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栗德林,樸勝華;寒熱錯雜證探微[J];中醫(yī)藥學報;2003年06期
2 郭嘯山;;自擬半柴湯治療嘔吐病寒熱錯雜證87例療效觀察[J];北京中醫(yī);2006年10期
3 曹`u彬;;淺析寒熱錯雜證[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2年01期
4 謝法巽;馬繼松;謝祖儉;朱華;;寒熱錯雜證的辨證論治[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1984年02期
5 盧海濤,朱巨才;孫伯揚治療寒熱錯雜證驗案[J];北京中醫(yī);1993年01期
6 黃澤超;;溫清分開施治治療寒熱錯雜證[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7 胡剛,趙宇明;脾胃生理病理與寒熱錯雜證關系的探討[J];內蒙古中醫(yī)藥;1998年04期
8 駱文斌;吳承玉;;寒熱錯雜證的病因病機與治法探析[J];中醫(yī)藥學刊;2005年12期
9 鄭友軍;;經方治“慢支”發(fā)作期寒熱錯雜證驗案[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年03期
10 王暴魁;安海燕;張敬鋒;劉美奇;任可;謝璇;白羽;李偉;秦建國;;100例反復尿路感染寒熱錯雜證證候學初探[J];遼寧中醫(yī)雜志;2009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唐旭東;張北華;;經方在寒熱錯雜證中的應用思考[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養(yǎng)生學與康復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會議暨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孫萬岫;;脾胃病寒熱錯雜證的診治[A];全國第七屆農村基層中西醫(yī)結合學術暨工作交流會論文匯編集[C];2002年
3 劉紹能;;脾胃病寒熱錯雜證的辨治體會[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二十二屆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暨2010年脾胃病診療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0年
4 孫萬岫;;脾胃病寒熱錯雜證的辨證和診斷探討[A];第二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診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孫萬岫;;脾胃病寒熱錯雜證的辨證和診斷探討[A];第二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消化疾病診治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程五中;基于《傷寒論》中寒熱錯雜證的辨治方法探討艾滋病的辨治思路[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董駿;清痞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病,寒熱錯雜證)的臨床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年
2 郝新梅;中醫(yī)病證結合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jié)炎寒熱錯雜證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3 李晶晶;越婢湯加減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寒熱錯雜證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4 莊秀萍;桂芍通絡湯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寒熱錯雜證的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5 韓永剛;早期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四種自身抗體與瘀血痹阻證、寒熱錯雜證相互關系的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研究院;2005年
6 譚宏韜;甲亢的六經辨證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7 謝璇;反復尿路感染寒熱錯雜證證候學初步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8 倪虹劍;胃康合劑結合針剌中脘治療消化性潰瘍(寒熱錯雜證)臨床療效觀察[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9 王慶諺;130例潰瘍性結腸炎住院病例中醫(yī)證治規(guī)律回顧性分析[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清痞湯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病,寒熱錯雜證)的臨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53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42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