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壓豆法對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03-23 23:18
目的:觀察耳穴壓豆法對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排尿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行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的95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48例和對照組47例。對照組于活檢前接受健康宣教及平臥排尿訓練,活檢后如無法自行排尿,可接受輔助方法來增強排尿反射;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活檢前1 d給予耳穴壓豆法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殘余尿量、排尿方式及排尿時間。結果:治療組自行排尿率高于對照組,誘導排尿率、導尿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排尿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膀胱殘余尿量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耳穴壓豆法可有效防治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縮短排尿時間,減少膀胱殘余尿量,降低導尿率。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與方法
1.2 病例納入標準
1.3 病例排除標準
1.4 治療方法
1.5 觀察指標
1.5.1 排尿方式
1.5.2 排尿時間
1.5.3 膀胱殘余尿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排尿方式比較
2.2 兩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排尿時間比較
2.3 兩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膀胱殘余尿量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936618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與方法
1.2 病例納入標準
1.3 病例排除標準
1.4 治療方法
1.5 觀察指標
1.5.1 排尿方式
1.5.2 排尿時間
1.5.3 膀胱殘余尿量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排尿方式比較
2.2 兩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排尿時間比較
2.3 兩組經皮腎臟穿刺活檢術后患者膀胱殘余尿量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9366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9366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