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中藥促骨折愈合中的全程應用
人體有206塊骨骼,各個部位都可能因受到外力因素的傷害,使得骨骼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這就是所謂的骨折。骨折的治療大致可分為:復位、固定、功能鍛煉三個階段。西醫(yī)骨科一般在麻醉情況下,采用手法復位加上石膏或塑材外固定,或手術切開復位再加上鋼板螺絲釘內固定。而中醫(yī)骨傷科一般治療方法,則采用手法復位加上夾板局部固定,配合針刺、中藥外敷、內服來加強消腫止痛及促進骨骼組織愈合,以及較早進行功能鍛煉。
我科從2011年8月到2012年7月共收治骨折病約500人,其中年齡在60歲以上的200人,男女比列2:1,98例脛腓骨骨折,85例胸腰椎骨折,70例鎖骨骨折,125例股骨粗隆骨折。經(jīng)西醫(yī)復位固定再配合中醫(yī)中藥的本文由收集整理護理,愈合率達到100%,平均住院天數(shù)14天,F(xiàn)將護理體會做如下報告。
1骨折初期
骨折后一周到二周,除了骨骼受損,附近的軟組織,也就是中醫(yī)所謂的經(jīng)脈必同時受傷,使得氣血受到影響,凝結成瘀,造成腫與痛,因此初期治療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
活血化瘀的中藥如丹參、郁金、川芎、桃仁、紅花、乳香、沒藥、血竭等藥物,可以加快微循環(huán)血流速度,增加毛細血管網(wǎng)的通透性,改善骨折裂端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清除血凝塊及代謝?蔁岱钛雇礈,外敷消腫止痛膏,飲食可攝入山楂,三七,黑大豆,木耳,韭菜,豬血湯,排骨蘿卜湯等。此類活血藥物易耗血動血,易造成婦女月經(jīng)量過多及有出血傾向的風險,所以孕婦應禁用。
2骨折中期
骨折后約二周到四周,腫脹現(xiàn)象改善,瘀血比較消散,此時骨折斷端正在生長和接續(xù)中,因此這時候要在活血行氣之外,還應加上補肝腎、養(yǎng)氣血的藥物,來促進骨折斷裂端的及早愈合,所以治療宜和營續(xù)骨、舒筋通絡為主。
在骨痂形成期,應適時地轉向以續(xù)損接骨藥為主,也就是含有豐富膠原、鈣鹽、微量元素等物質,來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與代謝,有利于骨質修復,溫服續(xù)骨活血湯。出現(xiàn)關節(jié)粘連,僵硬,屈伸不利者,可外敷接骨續(xù)筋膏。飲食可攝入木瓜粥,四物菜鴨湯,黃豆排骨湯,枸杞,杜仲等。
3骨折后期
在一個月以后或由X光片見到折裂端出現(xiàn)接續(xù)愈合跡象,因長時間的固定,一般會出現(xiàn)患處相關關節(jié)僵硬,功能遲滯,局部腫脹,或肌肉萎縮,皮膚較冷,肢端麻木等癥狀,中醫(yī)的觀點,認為這是病久肝腎兩虛、氣血不足的現(xiàn)象,所以治療宜益氣養(yǎng)血、溫補肝腎、壯筋堅骨為主。
在骨痂改造期,則選擇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鹿茸、人參、續(xù)斷、補骨脂、骨碎補等中藥,可明顯改善蛋白質代謝,促進蛋白質多糖合成及鈣化,以順利制造新骨。此外,針灸也有提高免疫能力預防感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影響骨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促進局部軟組織的修復、調節(jié)內分泌系統(tǒng)、促進骨細胞分化與增殖等途徑,來促進成骨細胞的增生與激活,促進斷裂骨骼的愈合。此期可溫服補血固骨方,外敷堅骨壯筋膏。飲食可攝入杜仲枸杞煲烏雞,冬蟲夏草燉瘦肉,筆耕論文,羊肉紅棗湯,桂圓肉,黑豆等。
骨折部位解除固定后可用舒筋活血藥物進行局部的熏蒸,水溫(40-42℃)以不燙手為宜,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
4并發(fā)癥的中醫(yī)中藥護理
4.1骨折常伴有不同的并發(fā)癥,疼痛最常見。術后常規(guī)予安神養(yǎng)肝中藥口服(酸棗仁15g,柏子人10g,茯苓10g,五味子5g,合歡皮10g,生龍蠣各25g先煎,半夏6g,赤白各15g,丹參20g,當歸20g,枸杞15g,制首烏12g,陳皮10g水煎200ml,每日一劑),該組方起到鎮(zhèn)靜安神,養(yǎng)肝柔肝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而四肢閉合性骨折可在固定前外敷金黃散,減輕了患肢疼痛腫脹癥狀,效果滿意。也可配合針灸,熱敷止痛。
4.2長期臥床如胸腰椎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等?砂橛斜忝,腹脹等。
中藥貼敷按摩可治療胸腰椎骨折引起的便秘,用中藥大黃、枳實、厚樸、川楝子各10g,冰片6g,混合研成細末,以麻油調成膏狀。穴位按摩腹結穴,照海穴,人中穴,有健脾化濕降逆促便作用。
5康復保健操
骨折后采用正確的整復,以及一段時間合理的固定是必要的,其原因是為了避免太早活動造成旋轉力、剪力和成角力使得好不容易形成的骨痂再折斷,不利於骨折的愈合。事實上,臨床上骨折的部位和種類很多,對治療時間與預后的判斷也不盡相同,但若能在西醫(yī)的內、外固定的期間,同時配合中醫(yī)的中藥內治、外敷及針灸療法,聯(lián)合推拿、理療手法來幫助功能鍛煉,將有助于促進骨骼的愈合,以及減少日后關節(jié)僵硬,功能遲滯,肌肉萎縮等副作用。
本文編號:38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