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刺絡專著《刺絡編》小考
發(fā)布時間:2022-08-12 14:39
從日本刺絡史、成書背景及淵源、主要內容等方面展開論述,探討日本江戶時代荻野元凱所著《刺絡編》的學術特色與價值。該書從漢蘭折衷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刺絡療法的理論與操作。關于刺絡理論,荻野元凱最先提出"達郁"的觀點,他認為刺絡是通過疏通氣血治療疾病。刺絡前應熟知刺絡禁忌與刺變的應對方法,注意刺絡安全;刺絡時講究靈活選絡,并可根據不同的疾病選擇針具,放血量也需因人而異;在刺絡的過程中可根據血液的性質、顏色及味道判斷病情。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尺中、手背、腘中、少商、大敦、額上、鼻中、舌下、外腎等9個部位的刺絡方法及主病!洞探j編》在理論與臨床上豐富了日本刺絡療法,對現今刺絡療法的應用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日本刺絡療法的歷史
2 成書背景及淵源
3 主要內容
3.1 荻野元凱的刺絡理論
3.1.1 郁則不通,非針不除
3.1.2 辨血察證,瀉之有度
3.1.3 刺無定處,靈活選絡
3.1.4 眂病擇針,以刺肌不痛為要
3.1.5 應變在胸,應刺而刺
3.2 荻野元凱的刺絡方法
3.3 刺絡效案
4 學術特色及價值探討
5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肺俞、膈俞穴刺絡拔罐治療風熱型急性蕁麻疹42例臨床觀察[J]. 張件云,宋瑾,張珂勝.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9(11)
[2]基于驗案一則淺談刺絡拔罐療法的教學要點[J]. 李凱,謝毅強,牛坤,李秘.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86)
[3]刺血療法在中風后遺癥治療中的作用綜述[J]. 張玉國,張為民,張欣.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9(19)
[4]刺絡放血聯(lián)合溫針灸治療痛風性膝關節(jié)炎的效果及對患者膝關節(jié)疼痛的影響[J]. 胡翌,許延林,鐘淑芬,譚章財.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9(21)
[5]動刺結合放血療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的效果[J]. 高陽,李錫,杜雙慶,劉海永,趙金榮,陳文杰.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9(17)
[6]肩三針聯(lián)合刺絡放血治療急性期肩周炎的臨床研究[J]. 黃建梅,武春華,程金蓮. 針灸臨床雜志. 2019(05)
[7]日本江戶時代的古方派[J]. 平馬直樹,王曉明. 中醫(yī)藥導報. 2019(09)
[8]明清中日醫(yī)學交流對漢方醫(yī)流派形成的影響[J]. 邵沁,宋欣陽. 醫(yī)學與哲學. 2019(01)
[9]日本刺絡史考[J]. 張曄,汪天驊,郭義. 河南中醫(yī). 2017(08)
[10]日本漢方醫(yī)學形成之軌跡[J]. 小曾戶洋,郭秀梅.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12(01)
碩士論文
[1]日本鎖國時期長崎荷蘭商館的文化功能探析[D]. 杜慧君.東北師范大學 2017
[2]江戶時期西洋醫(yī)學在日本的傳播研究(1603-1853)[D]. 樊夢怡.西南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676060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1 日本刺絡療法的歷史
2 成書背景及淵源
3 主要內容
3.1 荻野元凱的刺絡理論
3.1.1 郁則不通,非針不除
3.1.2 辨血察證,瀉之有度
3.1.3 刺無定處,靈活選絡
3.1.4 眂病擇針,以刺肌不痛為要
3.1.5 應變在胸,應刺而刺
3.2 荻野元凱的刺絡方法
3.3 刺絡效案
4 學術特色及價值探討
5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肺俞、膈俞穴刺絡拔罐治療風熱型急性蕁麻疹42例臨床觀察[J]. 張件云,宋瑾,張珂勝.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9(11)
[2]基于驗案一則淺談刺絡拔罐療法的教學要點[J]. 李凱,謝毅強,牛坤,李秘.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 2019(86)
[3]刺血療法在中風后遺癥治療中的作用綜述[J]. 張玉國,張為民,張欣. 按摩與康復醫(yī)學. 2019(19)
[4]刺絡放血聯(lián)合溫針灸治療痛風性膝關節(jié)炎的效果及對患者膝關節(jié)疼痛的影響[J]. 胡翌,許延林,鐘淑芬,譚章財. 中醫(yī)臨床研究. 2019(21)
[5]動刺結合放血療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的效果[J]. 高陽,李錫,杜雙慶,劉海永,趙金榮,陳文杰.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9(17)
[6]肩三針聯(lián)合刺絡放血治療急性期肩周炎的臨床研究[J]. 黃建梅,武春華,程金蓮. 針灸臨床雜志. 2019(05)
[7]日本江戶時代的古方派[J]. 平馬直樹,王曉明. 中醫(yī)藥導報. 2019(09)
[8]明清中日醫(yī)學交流對漢方醫(yī)流派形成的影響[J]. 邵沁,宋欣陽. 醫(yī)學與哲學. 2019(01)
[9]日本刺絡史考[J]. 張曄,汪天驊,郭義. 河南中醫(yī). 2017(08)
[10]日本漢方醫(yī)學形成之軌跡[J]. 小曾戶洋,郭秀梅.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12(01)
碩士論文
[1]日本鎖國時期長崎荷蘭商館的文化功能探析[D]. 杜慧君.東北師范大學 2017
[2]江戶時期西洋醫(yī)學在日本的傳播研究(1603-1853)[D]. 樊夢怡.西南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6760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6760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