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藥聯合治療腎虛血瘀型DOR性不孕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1-08-28 02:32
研究目的前人研究表明,中藥對腎虛血瘀型DOR性不孕癥具有與西藥相當的療效,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希望通過臨床觀察進一步討論針藥聯合治療腎虛血瘀型DOR性不孕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討其可能的療效機制,為臨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研究方法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72例腎虛血瘀型DOR性不孕癥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6人。試驗組予針刺穴位+補腎活血助孕方口服,對照組予補腎活血助孕方口服。連續(xù)治療3個月經周期,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患者的中醫(yī)癥狀積分、血清性激素指標(FSH、LH、E2)和安全性指標的變化,以及治療后的排卵率、妊娠率。研究結果試驗組完成32例,脫落4例;對照組完成32例,脫落4例。1.治療前后組內比較:(1)血清性激素指標:針藥聯合組可明顯改善DOR性不孕癥患者各項血清性激素水平,尤其對降低FSH水平具有明顯療效(P<0.01);單純中藥組可明顯降低FSH水平、提高E2水平,而在降低LH水平上治療前后無顯著性差異(P>0.05)。(2)中醫(yī)證候積分:針藥聯合組可明顯緩解DOR性不孕癥患者的各項中醫(yī)癥候(P<0.05)及癥候總分(P<0.01);單純中藥組可明...
【文章來源】: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表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1 DOR的西醫(yī)研究現狀
1.1 西醫(yī)對DOR的界定
1.2 DOR相關疾病的界定及其關系
1.2.1 早發(fā)性卵巢功能不全(POI)
1.2.2 卵巢早衰(POF)
1.2.3 卵巢低反應(POR)
1.2.4 DOR與POI、POF、POR的關系
1.3 卵巢儲備功能的評價
1.3.1 年齡
1.3.2 血清性激素檢測指標
1.3.3 細胞因子檢測指標
1.3.4 陰道超聲監(jiān)測指標
1.4 西醫(yī)對DOR病因的研究
1.4.1 年齡因素
1.4.2 遺傳因素
1.4.3 免疫因素
1.4.4 醫(yī)源性因素
1.4.5 感染因素
1.4.6 心理和環(huán)境因素
1.5 西醫(yī)對DOR的治療
1.5.1 激素替代治療(HRT)
1.5.2 干細胞治療(MSCs)
1.5.3 免疫治療(DHEA)
1.5.4 輔助生殖技術
1.5.5 非激素治療
1.6 西醫(yī)對DOR的預防
2 中醫(yī)對DOR的研究現狀
2.1 中醫(yī)對DOR的界定
2.2 中醫(yī)對DOR病因病機的研究
2.2.1 腎氣損傷
2.2.2 情志不暢
2.2.3 虛實夾雜
2.2.4 沖任損傷
2.2.5 痰飲血痕
2.3 中醫(yī)對DOR的辨證分型
2.4 中醫(yī)對DOR的治療
2.4.1 中藥治療
2.4.2 針灸治療
2.4.3 膏方治療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
1.2.1 不孕癥的診斷標準
1.2.2 DOR的西醫(yī)診斷標準
1.2.3 中醫(yī)“腎虛血瘀型”的辨證標準
1.3 納入、排除、剔除、脫落及終止標準
1.3.1 納入標準
1.3.2 排除標準
1.3.3 剔除標準
1.3.4 脫落標準
1.3.5 終止標準
2 研究方法
2.1 知情同意書
2.2 隨機方法
2.3 治療方案
2.3.1 中藥組成
2.3.2 穴位組成
2.3.3 治療方法
2.4 觀察指標
2.4.1 人口學資料
2.4.2 有效性指標
2.4.3 安全性指標
2.5 總療效判定標準
2.6 安全性評價標準
2.7 不良事件的紀錄與報告
3 技術路線圖
4 統計學分析方法
5 結果
5.1 一般資料及可比性分析
5.1.1 治療前兩組患者年齡及不孕病程比較
5.1.2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5.1.3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5.2 兩組治療后結果比較
5.2.1 治療后兩組血清性激素比較
5.2.2 排卵率比較
5.2.3 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5.2.4 妊娠率比較
5.2.5 綜合療效比較
5.3 安全性評價
5.4 不良事件結果
第三部分 討論
1 立論依據
1.1 DOR的常見證型為腎虛血瘀型
1.2 中藥治療的組方依據及藥物分析
1.3 針灸治療的組穴依據及取穴原則
1.4 針藥聯合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2. 研究結果分析
2.1 對血清性激素FSH、LH、E_2的分析
2.2 對排卵率的分析
2.3 對中醫(yī)癥候療效的分析
2.4 對妊娠率的分析
2.5 對綜合療效的分析
3 不足與展望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附錄1 知情同意書
附錄2 研究病歷
附錄3 技術路線圖
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灸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現狀分析[J]. 許棟涵,方剛,衛(wèi)彥,羅業(yè)浩,吳家民,曾夢杰,顏培宇.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30)
本文編號:3367608
【文章來源】: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9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縮略表
第一部分 文獻綜述
1 DOR的西醫(yī)研究現狀
1.1 西醫(yī)對DOR的界定
1.2 DOR相關疾病的界定及其關系
1.2.1 早發(fā)性卵巢功能不全(POI)
1.2.2 卵巢早衰(POF)
1.2.3 卵巢低反應(POR)
1.2.4 DOR與POI、POF、POR的關系
1.3 卵巢儲備功能的評價
1.3.1 年齡
1.3.2 血清性激素檢測指標
1.3.3 細胞因子檢測指標
1.3.4 陰道超聲監(jiān)測指標
1.4 西醫(yī)對DOR病因的研究
1.4.1 年齡因素
1.4.2 遺傳因素
1.4.3 免疫因素
1.4.4 醫(yī)源性因素
1.4.5 感染因素
1.4.6 心理和環(huán)境因素
1.5 西醫(yī)對DOR的治療
1.5.1 激素替代治療(HRT)
1.5.2 干細胞治療(MSCs)
1.5.3 免疫治療(DHEA)
1.5.4 輔助生殖技術
1.5.5 非激素治療
1.6 西醫(yī)對DOR的預防
2 中醫(yī)對DOR的研究現狀
2.1 中醫(yī)對DOR的界定
2.2 中醫(yī)對DOR病因病機的研究
2.2.1 腎氣損傷
2.2.2 情志不暢
2.2.3 虛實夾雜
2.2.4 沖任損傷
2.2.5 痰飲血痕
2.3 中醫(yī)對DOR的辨證分型
2.4 中醫(yī)對DOR的治療
2.4.1 中藥治療
2.4.2 針灸治療
2.4.3 膏方治療
參考文獻
前言
第二部分 臨床研究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來源
1.2 診斷標準
1.2.1 不孕癥的診斷標準
1.2.2 DOR的西醫(yī)診斷標準
1.2.3 中醫(yī)“腎虛血瘀型”的辨證標準
1.3 納入、排除、剔除、脫落及終止標準
1.3.1 納入標準
1.3.2 排除標準
1.3.3 剔除標準
1.3.4 脫落標準
1.3.5 終止標準
2 研究方法
2.1 知情同意書
2.2 隨機方法
2.3 治療方案
2.3.1 中藥組成
2.3.2 穴位組成
2.3.3 治療方法
2.4 觀察指標
2.4.1 人口學資料
2.4.2 有效性指標
2.4.3 安全性指標
2.5 總療效判定標準
2.6 安全性評價標準
2.7 不良事件的紀錄與報告
3 技術路線圖
4 統計學分析方法
5 結果
5.1 一般資料及可比性分析
5.1.1 治療前兩組患者年齡及不孕病程比較
5.1.2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較
5.1.3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5.2 兩組治療后結果比較
5.2.1 治療后兩組血清性激素比較
5.2.2 排卵率比較
5.2.3 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
5.2.4 妊娠率比較
5.2.5 綜合療效比較
5.3 安全性評價
5.4 不良事件結果
第三部分 討論
1 立論依據
1.1 DOR的常見證型為腎虛血瘀型
1.2 中藥治療的組方依據及藥物分析
1.3 針灸治療的組穴依據及取穴原則
1.4 針藥聯合的臨床應用及機理研究
2. 研究結果分析
2.1 對血清性激素FSH、LH、E_2的分析
2.2 對排卵率的分析
2.3 對中醫(yī)癥候療效的分析
2.4 對妊娠率的分析
2.5 對綜合療效的分析
3 不足與展望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附錄1 知情同意書
附錄2 研究病歷
附錄3 技術路線圖
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針灸治療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現狀分析[J]. 許棟涵,方剛,衛(wèi)彥,羅業(yè)浩,吳家民,曾夢杰,顏培宇.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20(30)
本文編號:33676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33676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