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針放血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療效觀察及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01:55
目的:比較火針放血與手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臨床療效,并探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方法: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30例。對照組采用手術治療;觀察組給予火針放血治療,每周2次,共治療4周。分別于治療前后記錄兩組患者臨床表現(xiàn)程度評分(VCSS)和靜脈功能損害程度評分(VDS);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相關指標[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及紅細胞沉降率(ESR)]、免疫炎性反應相關指標[血清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相關指標[循環(huán)內皮細胞(CEC)數(shù)量及血漿血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以及細胞凋亡相關指標[血清B淋巴細胞瘤-2(Bcl-2)、B淋巴細胞瘤因子相關X蛋白(Bax)和半胱氨酸天冬安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變化。結果: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VCSS及VDS評分、血液流變學指標、免疫炎性反應指標及血漿NO水平均下降(P<0.05),觀察組患者血清Bax水平亦較治療前下降(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CEC數(shù)量及血漿ET-1水平均上...
【文章來源】:中國針灸.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2.2 觀察組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3.2 統(tǒng)計學處理
3.3 治療結果
4 討論
本文編號:2936726
【文章來源】:中國針灸. 2020年0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2 診斷標準
1.3 納入標準
1.4 排除標準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2.2 觀察組
3 療效觀察
3.1 觀察指標
3.2 統(tǒng)計學處理
3.3 治療結果
4 討論
本文編號:29367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9367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