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熱證觀察昆明山海棠配伍劑量對銀屑病療效的影響
【圖文】:
男性 16 例、女性 15 例;對照組 31 例,男性 14 例、女性 17 例(見表 1 及圖1)。表 1 三組患者性別構成比較表組別 例數(shù) 男(例%) 女(例%) χ2P試驗1 組 32 17(53.1%) 15(46.9%)試驗2 組 31 16(51.6%) 15(48.4%)0.448 0.799對照組 31 14(45.2%) 17(54.8%)注:經(jīng)卡方檢驗,χ2=0.448,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圖 1 三組患者性別構成圖
結果中經(jīng)事后兩兩比較,▲試驗 1 組與試驗 2 組及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試驗組 2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裰委 3 周,三組比較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經(jīng)事后兩兩比較,○試驗 1 組與試驗 2 組及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試驗組 2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 4 周,三組比較經(jīng)單因素方差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其中經(jīng)事后兩兩比較,※試驗 1 組與試驗 2 組及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試驗組 2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27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金霞;簡應權;楊平飛;陳雄飛;劉莉;王海洋;吳明開;;貴州昆明山海棠扦插育苗規(guī)范化技術規(guī)程[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9年01期
2 戴世林;施文良;;昆明山海棠鑒定會在昆明召開[J];中草藥通訊;1979年03期
3 ;昆明山海棠的抗癌成分(簡報)[J];中草藥通訊;1977年07期
4 黃先石;鄒忠梅;劉新平;;昆明山海棠的鑒別研究[J];中草藥;1986年01期
5 張沁;;觀察昆明山海棠口腔膜對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6年09期
6 曹春莉;董詩浩;劉晰文;龔志文;譚墾;;昆明山海棠蜜中雷公藤甲素降解的研究[J];中國蜂業(yè);2014年Z4期
7 程超寰;;昆明山中的“海棠”[J];家庭中醫(yī)藥;2017年06期
8 湯勇,展鴻謀;昆明山海棠的免疫抑制機理研究進展[J];云南醫(yī)藥;2005年03期
9 張佩蓮,冒長峙,李學平;昆明山海棠治愈急性痘瘡樣苔蘚樣糠疹一例[J];中華皮膚科雜志;1999年02期
10 ;昆明山海棠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1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萬屏;何黎;農(nóng)祥;王紅兵;王正文;;昆明山海棠的基礎與臨床研究[A];第四次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斯金平;阮秀春;郭寶林;黃文華;;雷公藤與昆明山海棠分類問題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唐春娥;賀定翔;龍根林;張毅;鄭建立;屠倫建;鄧忠;;不同采收期昆明山海棠化學成分動態(tài)變化的研究[A];全國第8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斯金平;阮秀春;吳健;黃文華;郭寶林;許元科;;雷公藤生物特性與生態(tài)適應性的初步研究[A];第八屆全國中藥和天然藥物學術研討會與第五屆全國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付玉環(huán);路秀珍;劉壽全;;昆明山海棠治療尋常疣和尖銳濕疣[A];200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6 王楷;劉大華;陳世義;王強;;昆明山海棠治療扁平苔癬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劉勝學;曹佳;;昆明山海棠誘導人白血病細胞HPRT基因突變的研究[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七次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1999年
8 敖琳;曹佳;孫華明;楊錄軍;劉勝學;周紫恒;;昆明山海棠誘導HL-60細胞凋亡的初步研究[A];中國毒理學會第三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1年
9 黃遠鏗;張紅;楊威;雷夏凌;肖百全;;昆明山海棠水提物對SD大鼠組織病理學的影響[A];中國毒理學會中藥與天然藥物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2016年)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6年
10 黃遠鏗;楊威;雷夏凌;肖百全;;昆明山海棠水提物對SD大鼠組織病理學的影響[A];2016年第六屆全國藥物毒理學年會論文集[C];201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陳海鋒邋 葉平;強強聯(lián)手 十年磨一劍[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曉蕾;昆明山海棠化學成分、生物活性及相關指紋圖譜初探[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黃曉春;昆明山海棠總生物堿抗腫瘤活性及其主要成分分離分析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3 師寶君;杠柳和昆明山海棠根皮殺蟲活性成分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炅敏;基于血熱證觀察昆明山海棠配伍劑量對銀屑病療效的影響[D];云南中醫(yī)藥大學;2019年
2 黃裕華;昆明山海棠湯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的回顧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3 李季;不同劑量昆明山海棠配伍川斷全蝎治療活動期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觀察[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4 屈直;昆明山海棠益母草湯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病歷回顧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5 伍小波;昆明山海棠治療慢性腎炎的實驗研究及其作用機制的初步探討[D];重慶大學;2006年
6 劉萬水;雷公藤植物遺傳關系與遺傳多樣性分析[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7 陳昆;昆明山海棠在涼血復方中配伍對血熱型尋常型銀屑病療效的影響[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年
8 楊迎光;昆明山海棠緩釋片的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9 黃思行;昆明山海棠雄性生殖毒性及作用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劉超;基于遺傳與化學的雷公藤與昆明山海棠比較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26306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63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