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醫(yī)經筋二聯(lián)術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
【圖文】:
胸而止于上胸脊椎。生物平衡力方面,肩部經筋的平衡由頸至掌指的線力群結構、頸胸背三角分力線與肩關節(jié)集合力線共同構成[58]。當肩部受到風寒濕等邪毒侵襲或跌打損傷而致人體的“三道兩路”受阻,肩部筋肉攣縮導致經筋生物力線失衡發(fā)為本病。在臨床上通常是由于手三陽經筋的勞損失衡而導致筋肉受損,從而引發(fā)本病。3.3.1 肩部常見病灶肩周炎病灶的好發(fā)點,,一般為喙突點、肱骨大小結節(jié)點、肱二頭肌腱的短頭點、長頭點等。四維失衡可形成以肩關節(jié)為中心,向下牽連肘臂的遠端失衡線,向上牽連頸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的頸肩失衡線,向前牽扯胸大肌、胸小肌等的胸肩失衡線,向后牽連肩胛提肌、岡上肌、岡下肌等的背肩失衡線,從而產生線狀、面狀或多維性病灶[59]。上肢及胸、背部常見病灶可參照圖 1、圖 2。
胸而止于上胸脊椎。生物平衡力方面,肩部經筋的平衡由頸至掌指的線力群結構、頸胸背三角分力線與肩關節(jié)集合力線共同構成[58]。當肩部受到風寒濕等邪毒侵襲或跌打損傷而致人體的“三道兩路”受阻,肩部筋肉攣縮導致經筋生物力線失衡發(fā)為本病。在臨床上通常是由于手三陽經筋的勞損失衡而導致筋肉受損,從而引發(fā)本病。3.3.1 肩部常見病灶肩周炎病灶的好發(fā)點,一般為喙突點、肱骨大小結節(jié)點、肱二頭肌腱的短頭點、長頭點等。四維失衡可形成以肩關節(jié)為中心,向下牽連肘臂的遠端失衡線,向上牽連頸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的頸肩失衡線,向前牽扯胸大肌、胸小肌等的胸肩失衡線,向后牽連肩胛提肌、岡上肌、岡下肌等的背肩失衡線,從而產生線狀、面狀或多維性病灶[59]。上肢及胸、背部常見病灶可參照圖 1、圖 2。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娟;鄭慶虎;;中藥熏洗配合功能鍛煉治療肩周炎粘連前期50例療效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6年12期
2 米阿娜;李芳嬋;蔣林;;龍鉆通痹方各藥味抗風濕作用及有效部位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年19期
3 周定軍;;條口透承山配合肩三針合谷刺法治療肩周炎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6年10期
4 李軍;胡峗霞;;中藥外敷聯(lián)合推拿、運動療法治療肩周炎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通報;2016年04期
5 朱強;周強;高建中;王野;;中藥蠟療止痛技術治療肩周炎280例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年10期
6 潘寧君;劉有富;潘海成;梁紹明;潘禮鵲;葛明佑;;針刺董氏奇穴配合壯醫(yī)竹藥罐治療肩周炎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6年03期
7 覃文格;楊文進;陳鵬;游璐;;桂西名壯醫(yī)楊順發(fā)燈火隔葉灸法的臨床應用[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5年08期
8 梁子茂;韋英才;梁樹勇;王鳳德;;壯醫(yī)三經筋分型論治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5年15期
9 牙廷清;;經筋療法配合八段錦治療腰三橫突綜合征療效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年20期
10 楊杜林;;一指禪流派推拿治療肩周炎55例[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勝利;高書圖;彭銳;方蘇亭;;肩周炎診斷療效標準[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骨傷分會第四屆第二次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紀曉華;糖尿病對肩周炎成因影響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280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52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