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茵陳的功效與作用_解說中藥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2)
本文關(guān)鍵詞:中藥白茅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解說中藥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三、白茅根的食用方法
1.刀傷出血:白茅花適量,干敷傷口。輕輕加壓后包扎即可。
2.跌打內(nèi)傷出血:白茅根60 克,馬蘭根30 克,白糖15 克。將前2 味藥水煎,加白糖調(diào)服。
3.肺結(jié)核咳血:鮮白茅根60 克,藕節(jié)炭15 克,,梔子炭15 克,仙鶴根15 克,側(cè)柏葉炭20 克。水煎服。
4.鼻衄:白茅花15 克,豬鼻1 個(gè)。將豬鼻切碎,與白茅花同燉1 小時(shí),飯后服。每日服1 次,連服3~5 次。
5.肺熱咯血:鮮白茅根90 克,仙鶴草15 克。水煎服。
6.血尿:鮮血茅根60 克,小薊30 克,車前草30 克。水煎服。
7.經(jīng)行吐衄,血色深紅,口干心煩:①白茅花適量,鮮藕適量。將白茅花烘干研細(xì)末,瓶貯
備用。每次15 克,藕汁1 杯調(diào)服。②白茅根100 克,搗汁與藕汁1 杯調(diào)服 8.乳糜尿:鮮白茅根250 克,薺菜30 克,馬鞭草20 克。水煎服,每日1 劑,連服3~5 劑。
9.急性腎炎:鮮白茅根40 克,一枝黃花30 克,葫蘆殼15 克,白花蛇舌草30 克。水煎服,
每日1 劑。
10.小便熱淋:鮮白茅根90 克,車前草30 克。水煎服。
11.肝硬化腹水:鮮白茅根300 克。水煎,分2 次服,每天1 劑。
12.病毒性肝炎:白茅根60 克。水煎2 次。分2 次服,每天1 劑。
13.腎小球腎炎:白茅根干品250 克。加水800 毫升,煎至300 毫升,分早晚2 次服。
14.麻疹疹透后身身熱不退:鮮白茅根50 克。水煎代茶飲。
15.反胃,酒醉嘔吐,暑日口渴少津:鮮白茅根80 克,鮮蘆根60 克。共切碎,加水煎成500
毫升,頓服。每日1 劑,連服3~5 天。
16.高熱后,口渴多飲:鮮白茅根100 克,葛根30 克。水煎當(dāng)茶飲。
17.黃汗:鮮白茅根200 克,豬瘦肉200 克。將白茅根切細(xì),與豬肉共燉爛,分次食肉喝湯。
18.曼陀羅中毒:鮮白茅根50 克,甘蔗500 克,椰子1 個(gè)。將白茅根、甘蔗搗爛、榨取自然
汁,加入椰子水煎服。
19.產(chǎn)后風(fēng)濕痛:老白茅草葉、石菖蒲、陳艾各適量。水煎外洗患部。
20.熱喘:鮮白茅根、桑白皮各30 克。水煎,分2 次服。
食用宜忌
【別名】茅草跟、甜草根、寒草根、地節(jié)根。
【性味】性寒,味甘。
【歸經(jīng)】歸肺、胃、小腸經(jīng)。
【功效】清熱,利尿,涼血,止血。
宜:急性腎炎,急性腎盂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感染者宜食;咯血,鼻出血,小便出血者宜食;高血壓病人宜食;急性發(fā)熱性病人煩熱口渴者宜食;急性傳染性黃疸肝炎者宜食;小兒麻疹者宜食。
忌:茅根性寒,故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忌食。
導(dǎo)讀:白茅根,寒涼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熱,而不傷干燥,又不粘膩,故涼血而不慮其積瘀,以主吐衄嘔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噦逆嘔吐,肺熱氣逆喘滿。且甘寒而多汁液,雖降逆而異于苦燥,則又止渴生津,而清滌肺胃腸間之伏熱,能療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閉而治溲血下血,并主婦女血熱妄行,崩中淋帶。又通利小水,泄熱結(jié)之水腫,導(dǎo)瘀熱之黃疸,皆甘寒通泄之實(shí)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專長,凡齒痛齦腫,牙疳口舌諸瘡,及肺熱郁窒之咽痛腐爛諸證,用以佐使,功效最著,而無流弊。
解說中藥白茅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一、白茅根的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①《本經(jīng)》:"主勞傷虛羸,補(bǔ)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②《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jiān)筋,婦人崩中。"
③《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jīng)不勻,通血脈淋瀝。"
④《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⑤《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⑥《本經(jīng)逢原》:"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⑦《動(dòng)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二、白茅根的作用
①利尿作用
白茅根煎劑和水浸劑灌服,對(duì)正常家兔有利尿作用,給藥5-10天,利尿作用最為明顯,20天左右即不明顯。但所用劑量特別是動(dòng)物進(jìn)水量均不清楚,又無對(duì)照組,尚需進(jìn)一步研究。也有人認(rèn)為白茅根的利尿作用與其所含的豐富鉀鹽有關(guān)。
②止血作用
白茅根粉能明顯縮短兔血漿的復(fù)鈣時(shí)間。但白茅根含鈣較多,可能干擾實(shí)驗(yàn)結(jié)果。白茅根粉撒于犬或兔的股動(dòng)脈出血處,壓迫1-2分鐘,有止血作用。臨床用白茅根治療鼻衄。
③抗菌作用
白茅根煎劑在試管內(nèi)對(duì)福氏及宋內(nèi)氏痢疾桿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duì)志賀氏及舒氏痢疾桿菌卻無作用。
對(duì)心肌86Rb攝取量的影響,白茅根水醇綜合提取物胙腔注射可使小鼠心肌對(duì)86Rb的攝取量增加。
④其他作用
白茅根所含的薏苡素對(duì)骨骼肌的收縮及代謝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鎮(zhèn)靜、解熱鎮(zhèn)痛、熱病煩渴、胃熱嘔逆、肺熱喘咳、水腫、黃疸等作用。
本文關(guān)鍵詞:中藥白茅根,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hào):2162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1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