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附子及其復方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16-12-13 20:03

  本文關鍵詞:附子及其復方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當前位置:首頁 >> 中醫(yī)中藥 >> 附子及其復方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中草藥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6 期 2014 年 3 月

·883·

附子及其復方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陳榮昌 1,孫桂波 1*,張
2. 溫州醫(yī)科大學,浙江 溫州 摘

強 2,

孫曉波 1
100193 325035

1.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要:附子藥用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屬有毒中藥,具有強心、抗心律失常、抗炎鎮(zhèn)痛、提高免疫力等作用,對多種急、

重癥療效獨特。附子的藥理作用研究是近幾年來研究的熱點,對此進行綜述,以期能對附子的研究及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附子;中藥復方;物質(zhì)基礎;作用機制;強心;抗心律失常 中圖分類號:R28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0253 - 2670(2014)06 - 0883 - 0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06.026

Research progress 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and its herbal compound
CHEN Rong-chang1, SUN Gui-bo1, ZHANG Qiang2, SUN Xiao-bo1
1.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2.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Key words: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Chinese compound formula; material basis; mechanism; cardiotonic effect; anti-arrhythmia

附子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 Aconitum carmichaclii Debx. 子根的加工品, 是中醫(yī)常用藥物之 一, 《本草綱目》將其列為下品,屬有毒中藥之一。 臨床用于治療身涼肢冷、脈微欲絕等多種疾病,因療 效顯著而受到歷代醫(yī)藥學家的重視。近年來,附子及 其復方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有較大進展,主要包括強 心、抗心律失常、抗炎鎮(zhèn)痛、抗腫瘤、提高免疫力等, 本文對附子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1 1.1 對心臟與血管的作用 強心作用 研究表明附子具有強心作用,臨床上對心力衰 竭、休克等癥有很好的療效,這也與中醫(yī)上所描述 的附子回陽救逆的功效相符。附子在臨床中多與其 他中藥配伍應用,如干姜、甘草等可明顯降低附子 毒性,發(fā)揮其藥效。附子與干姜配伍可以加快心衰 大鼠的心率、升高左心室內(nèi)壓、提高左心室內(nèi)壓最 大上升和下降速率,改善心衰大鼠血流動力學,有
收稿日期:2013-07-17 基金項目: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973”計劃(2009CB522805)

明顯抗心力衰竭作用[1]。附子與人參配伍前后均可 改善急性心衰大鼠血流動力學指標,二者配伍作用 緩和且時間較短,配伍后作用增強[2],能顯著增加 新西蘭兔心臟的每搏輸出量、血管脈沖壓力及環(huán)磷 酸腺苷(CAMP)的外流,Na+/Ca2+交換體抑制劑可 以顯著減弱其上述作用,人參附子湯的正性肌力作 用可能與激活 Na+/Ca2+交換體反向模式有關,蛋白 激酶 A 的激活也起到了部分作用[3]。 附子水煎液 ig 給藥顯著增強慢性心力衰竭大 鼠心臟收縮力[4],對離體心臟強心作用明顯,但對 整體動物作用輕微,這種強心作用與所含的鈣關系 密切[5];iv 附子水浸液可以顯著增加心衰模型貓的 心臟收縮振幅、升高血壓[6],心臟 β 受體激動可迅 速產(chǎn)生正性肌力作用,與 β 受體不同 α 受體激動產(chǎn) 生的正性肌力作用較為緩慢而持久[7],進一步研究 發(fā)現(xiàn) α 受體阻斷劑可以減弱附子對心衰貓的升壓作 用,但對強心作用無影響;β1 受體抑制劑應用后,

作者簡介: 陳榮昌 (1985—) , 男, 滿族, 在讀博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心血管藥理、 毒理學研究。 Tel: 18911598962 E-mail: chenrongchang456@126.com *通信作者 孫桂波,女,博士,副研究員。E-mail: sunguibo@126.com

·884·

中草藥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6 期 2014 年 3 月

附子的升壓及強心作用消失,因此附子升壓作用可 能主要與興奮 α 受體有關;強心作用則與興奮 β1 受體有關 。 雖然附子水煎液只對離體心臟強心作用明 顯 ,但附子苷在整體和離體動物實驗中均顯示 有明顯的強心作用 。附子苷能明顯降低心衰大 鼠死亡率,改善心功能,提高鈣調(diào)磷酸酶表達。鈣 調(diào)磷酸酶介導的信號通路在心血管的形態(tài)發(fā)生中起 重要作用,附子苷的強心機制可能與激活鈣調(diào)磷酸 酶有關 。附子中去甲烏藥堿的鹽酸鹽在臨床上顯 示的正性肌力和增加心率的作用與多巴酚丁胺相 比,起效時間和作用時間更短 心肌 β 腎上腺素受體有關
[12] [10-11] [9] [8] [5] [6]

甲烏藥堿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顯著,關于作用機制,可 能與心肌 β 腎上腺素受體及對心肌細胞膜離子通道 及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有關[12,16]。去甲烏藥堿可使正 常小鼠心肌 β 腎上腺素受體輕度上調(diào);輕度激動 cAMP, 使其血漿量升高, 升高的峰值時間在 10 min 左右[12]。此外,去甲烏藥堿可降低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 度和輕微阻斷鈣離子內(nèi)流,從而達到保護心肌細胞 作用,避免鈣超載的損害[16]。 附子對心律的雙重作用與所含的化學成分有 關。附子中含有雙酯型生物堿(如烏頭堿和次烏頭 堿等)和芐基異喹啉類生物堿(如去甲烏藥堿)等 生物堿,前者能誘發(fā)心律失常,而后者具有抗心律 失常作用。這可能與生物堿的結(jié)構(gòu)有關,如烏頭堿 結(jié)構(gòu)改變,其毒性降低,降低程度與 C-14 位苯甲 ; C-8 位乙;乃猓 以及羥基的數(shù)目和位 置有關,其中 C-14 位苯甲酰基是主要的致心律失 ;鶊F[17]。 1.3 心肌保護作用 附子對多種因素造成的心肌損傷具有保護作 用。附子總生物堿可調(diào)節(jié)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謝、信 號傳導機能、細胞修復和抗氧化酶等相關蛋白的表 附子的復方中藥, 達, 對缺血心肌產(chǎn)生保護作用[18]。 如四逆湯可以增加心肌細胞線粒體 mRNA 的表達, 進而對抗由于心肌缺血所導致的線粒體損傷[19]。細 胞色素 C 參與了阿霉素心臟毒性的發(fā)生、 發(fā)展過程, 給予附子治療后心肌細胞中細胞色素 C 量下降,附 子對阿霉素心肌損害的保護作用可能與 caspase 依 賴的線粒體凋亡途徑有關[20]。附子多糖保護心肌缺 血作用顯著,附子多糖預處理可以提高缺氧復氧心 肌細胞的存活率,具有劑量依賴性;附子多糖可以 增加金屬硫蛋白的合成,減少丙二醛(MDA)的生 成與乳酸鹽脫氫酶(LDH)的釋放,抑制心肌細胞 凋亡[21-22]。附子多糖的心肌保護機制,目前研究認 為可能與抑制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阻礙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誘導的 細胞凋亡有關,也可能與錳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金屬 硫蛋白的合成及線粒體保護有關[19-22]。 1.4 對血管的作用 微循環(huán)是指微動脈與微靜脈之間的微血管血液 循環(huán),基本功能是向全身各個臟器、組織運送氧氣及 營養(yǎng)物質(zhì),排泄代謝產(chǎn)物,并且調(diào)節(jié)組織內(nèi)液與血管 內(nèi)液。作為很多病理過程和疾病的原發(fā)或繼發(fā)的應答 器官,微循環(huán)血液灌注障礙既可有組織、器官灌注障 礙,也可有細胞灌注障礙,并導致相應病變。附子對

,其機制可能與

。

附子強心作用主要成分及機制尚存有爭議。目 前普遍認為,附子的強心成分包括烏頭堿及其水解 產(chǎn)物、非生物堿、既非生物堿又非強心苷成分和鈣 離子。迄今,從附子中分離出作用于心血管的單體 化合物有去甲烏藥堿(強心) 、氯化甲基多巴胺(強 心、升壓) 、去甲豬毛菜堿(增加收縮頻率、升壓) 、 附子苷(強心) 、香豆素苷(增加外周血流量) 、尿 嘧啶(強心、升壓) 、烏頭原堿(抑制心收縮力、降 壓)等,但這些化合物量過低或研究資料偏少,尚 不能完全說明附子強心作用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附子 生物堿類成分特別是雙酯型生物堿,雖然強心作用 顯著,但毒性亦不可忽視,通過大鼠離體心臟灌流 發(fā)現(xiàn)附子生物堿的強心作用介于效毒之間,強心作 用發(fā)生后即刻引起心律失常。關于附子的強心作用 機制,目前認為,除與興奮 α、β 受體有關外,還 與通過激活反向 Na+/Ca2+交換體使細胞內(nèi)的鈣離子 濃度增高以及激活鈣調(diào)磷酸酶有關 1.2 對心律的影響 附子對心律的影響具有雙重性,其中生物堿可 以誘導心律失常,但同時也有研究證明附子中非生 物堿的水溶性成分可以對抗生物堿引起的心律失 常。如大鼠 po、十二指腸等方式給予附子水溶部分 (去除烏頭堿類) ,發(fā)現(xiàn)其能特異性地預防和治療烏 頭堿誘發(fā)的心律失常[13]。附子正丁醇提取物、乙醇 提取物及水提物預防氯仿所致小鼠室顫作用中,也 以水提物作用最為明顯
[14] [3,5-6,9]

。



此外, 附子生物堿對心律影響具有濃度依賴性, 小劑量 iv 次烏頭堿能對抗烏頭堿、 氯化鋇誘發(fā)的大 鼠心律失常; 提高哇巴因誘發(fā)豚鼠心律失常的劑量, 而大劑量的次烏頭堿則誘發(fā)心律失常
[15]

。附子中去

中草藥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6 期 2014 年 3 月

·885·

血管微循環(huán)影響明顯,含附子的中藥制劑四逆湯能顯 著降低腎血管性高血壓大鼠血壓, 減少腎小球凋亡, 上調(diào)腎組織中血管活性物質(zhì)血管緊張素 II(Ang II) 和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的水平
[23]

2.2

抗炎作用 附子在臨床中可用于治療腸炎、前列腺炎、風

濕性關節(jié)炎等癥,療效明確。如大黃附子湯通過下 調(diào)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白細胞介素(IL)-1B 及 IL-18 等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清除循環(huán)中已產(chǎn) 生的炎性因子, 打斷重癥急性胰腺炎 (SAP) 的 “瀑 布式”反應,進而阻止 SAP 的發(fā)生發(fā)展[36]。芍藥甘 草附子湯能降低佐劑性關節(jié)炎大鼠血液濃、黏、聚 程度, 降低紅細胞聚集性、 增強紅細胞的變形能力、 改變血漿中大分子物質(zhì)的量[37];還可以顯著降低風 濕性關節(jié)炎模型大鼠血清中 IL-1β、PGE2 水平,明 顯改善關節(jié)病理損害。抗炎機制與降低炎性介質(zhì)的 產(chǎn)生與釋放有關[38]。 烏頭類生物堿在抗炎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 抑制發(fā)炎、炎性滲出、疼痛、發(fā)熱等主要癥狀的發(fā) 展[39],附子總堿[40]能有效緩解過敏性鼻炎的癥狀。 烏頭堿可以抑制角叉菜膠誘導的正常小鼠及腎上腺 素小鼠的足跖腫脹, 還能抑制小鼠前爪注射組胺、 5-羥色胺及前列腺素引起的腫脹,但不會影響前列 腺素的合成,對嗎啡鎮(zhèn)痛也沒有增強作用。其機制 可能與嗎啡一樣,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關[41],通過神經(jīng)系 統(tǒng)調(diào)節(jié)炎性介質(zhì)的產(chǎn)生與釋放。 3 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御功能,是人體識別和 消滅外來侵入的異物(細菌、病毒等) ,防止體內(nèi)細 胞突變和病毒感染細胞的一種能力。而免疫力低下 是多種慢性病的結(jié)果,同時也是引發(fā)更多慢性病的 原因[42]。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的經(jīng)典名方四逆湯 以回陽救逆、溫里逐寒的附子為君藥,在臨床上功 研究證實大黃附子湯能有效調(diào)節(jié) BALB/c 效顯著[43]。 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免疫及抗氧化功能,改善脂多糖 (LPS) 對 BALB/c 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誘導作用[44]。 而單味中藥附子免煎劑則能明顯降低免疫性肝損傷 大鼠的谷丙轉(zhuǎn)氨酶(ALT) 、谷草轉(zhuǎn)氨酶(AST) 、總 膽紅素(TBIL)水平;減輕肝組織的損傷及肝損傷 所造成的小分子代謝物的改變[45]。附子中多糖成分 對正常小鼠機體免疫力有增強作用,可以顯著提高 免疫低下小鼠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并減輕由 于環(huán)磷酰胺引起的白細胞水平降低。 4 抗腫瘤作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指出附子有“破堅積聚血癖”的 功效, 《本草綱目》又稱附子主“反胃噎膈” 。后世 很多醫(yī)學家將附子應用于惡性腫瘤的治療與研究。

。制附子不

同配伍能明顯擴張小鼠耳廓微血管,增加血流量,加 快血流速度,對抗腎上腺素(Adr)所致小鼠耳廓微 附子水煎劑對離體家兔主動脈具有舒張 循環(huán)障礙 。 作用,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抑制劑 L-NNA、鳥苷 酸環(huán)化酶抑制劑甲烯藍(MB)或去除內(nèi)皮細胞后, 發(fā)現(xiàn)附子水煎劑舒張去甲腎上腺素預收縮血管作用 顯著減弱,說明其舒張血管效應是內(nèi)皮依賴性的,且 與 NO 的釋放有關 。綜上所述,附子對血管微循環(huán) 的作用機制可能和上調(diào)血管中活性物質(zhì) Ang II 和 CGRP 有關;NO 是舒張血管的主要因子,附子舒張 血管和內(nèi)皮 NO 釋放關系密切,與平滑肌細胞膜上的 受體依賴性的 Ca 通道無關 2 2.1 鎮(zhèn)痛抗炎作用 鎮(zhèn)痛作用 《本草求真》記載附子辛熱燥烈,能溫陽散寒、 燥濕止痛,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經(jīng),,故善能溫通經(jīng) 脈以止痛。附子有麻醉止痛作用,常配伍桂枝、白 術、麻黃、防風等藥。以附子為君藥的附子湯全方 及各配伍組均能使熱板小鼠痛閾延長,醋酸刺激所 致的小鼠扭體反應次數(shù)減少及潛伏期延長,各給藥 組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甲醛致痛的 II 相反應
[26] 2+ [23,25] [25] [24]

。

。 此

外,附子湯還能提高蟾蜍離體坐骨神經(jīng)閾刺激,延 長不應期,降低興奮性,對坐骨神經(jīng)動作電位傳導 具有明顯阻滯作用
[27]

,與芍藥甘草湯合用后其鎮(zhèn)痛

作用加強,對中樞及外周神經(jīng)末梢均有鎮(zhèn)痛作用。 、超 其作用機制可能與 NO、前列腺素 E2(PGE2) 氧化物歧化酶(SOD)[28]及 Ang II 有關[29]。 關于附子的鎮(zhèn)痛作用, 筆者發(fā)現(xiàn)附子總生物堿 水煮模擬炮制品在低毒劑量下(不致死)可以減少 醋酸引起的小鼠扭體次數(shù),鎮(zhèn)痛效果明顯,但有研 究發(fā)現(xiàn)生附子對熱板法引起的疼痛沒有作用
[30]

。

附子炮制品與嗎啡聯(lián)合用藥可以延長嗎啡的鎮(zhèn)痛 作用[31],減輕嗎啡耐受[32]。Liou 等[33]通過大鼠甩 尾法證實 po 附子生品及其炮制品具有顯著地鎮(zhèn)痛 作用, 阿片受體基因敲除及應用拮抗劑納洛酮均可 以減弱其鎮(zhèn)痛作用。 附子鎮(zhèn)痛機制可能與激活阿片 受體有關
[32-33]

。 此外, 有研究證明生物堿類化合物
[34-35]

結(jié)構(gòu)與其活性關系密切, 其芳香環(huán)上的 C-5′的活性 指數(shù)對鎮(zhèn)痛作用影響較大 。

·886·

中草藥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6 期 2014 年 3 月

附子可誘導 B 淋巴瘤 Raji 細胞凋亡, 并隨藥物濃度 增加和作用時間延長,凋亡細胞數(shù)逐漸增多 濃度和時間依賴性
[47] [46]

為世界性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中藥在糖尿病治療中 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附子對糖尿病的治療 研究取得進展。 附子多糖對脂肪細胞毒副作用較小, 并可促進 3T3-L1 脂肪細胞對葡萄糖的消耗,可促進 胰島素抵抗模型脂肪細胞對 3H-葡萄糖的攝取[55]。 隨著附子降糖作用機制的發(fā)現(xiàn)及有效成分的研究, 附子在糖尿病治療中作用會越來越大。 8 其他作用 附子應用廣泛, 對多種病癥具有獨特的療效。 如對脾陽虛小鼠具有良好的抗寒瀉作用[56]。在治療 脾胃虛寒型慢性蕁麻疹的治療中療效確切[57]。從附 子中得到的去甲基烏頭堿是很好的 β2-腎上腺素受 體激動劑,對緩解支氣管狹窄有很好的療效。附子 不含生物堿的小分子混合物通過增加受寒冷刺激的 小鼠的棕色脂肪組織中解偶聯(lián)蛋白的表達來影響其 熱量產(chǎn)生[58]。附子多糖能抑制高膽固醇血癥大鼠血 清 中 總 膽 固 醇 ( TC ) 和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膽 固 醇 (LDL-C) 的水平, 分析認為其作用機制與大鼠肝臟 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的基因水平、蛋白表 達以及受體的活性有關。因此附子多糖的降血膽固 醇 作 用 機 制 也 可 能 與 上 調(diào) 膽 固 醇 7α 羥 化 酶 (CYP7α-1)mRNA 及蛋白水平和下調(diào)大鼠肝臟 3羥基 -3- 甲基戊二酰輔酶 A ( HMG-CoA )還原酶 mRNA 水平有關[59]。 9 結(jié)語 附子除了具有強心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外,還具 有抗炎鎮(zhèn)痛、提高免疫力、抗腫瘤等藥理作用。附 子在臨床上應用廣泛,歷史悠久,對多種重癥疾病 療效獨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因為附子毒 性劇烈,在臨床應用中,既要充分發(fā)揮附子的治療 作用,又要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附子的毒性,避免 附子中毒反應的發(fā)生。近年來,對附子藥理作用及 其機制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但是其化學成分和藥 理作用方面的研究還不是很充分,一直沒有闡明其 發(fā)揮藥效的物質(zhì)基礎,這些都影響了附子的臨床應 用。因此,闡明附子的藥效物質(zhì)基礎,通過炮制配 伍等手段,達到減毒存效的目的以提高附子臨床應 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2] 展海霞 , 彭 成 . 附子與干姜配伍對心衰大鼠血流動 力學的影響 [J].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06, 22(1): 32. 李超英 , 李玉梅 . 附子與人參配伍對急性心衰大鼠血 流 動 力 學 的 影 響 [J]. 中 藥 新 藥 與 臨 床 藥 理 , 2011,

。對

胃癌細胞 SGC-7901 的增殖抑制作用也具有明顯的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附子粗多糖和酸 性多糖對 2 種荷瘤小鼠腫瘤有顯著的抑瘤作用,兩 種多糖均可明顯增加小鼠脾臟的質(zhì)量,提高荷瘤小 鼠的淋巴細胞轉(zhuǎn)化能力和 NK 細胞活性,提高抑癌 基因 p53 和 Fas 的表達和腫瘤細胞凋亡率,延長荷 瘤小鼠存活時間 細胞免疫功能 5
[48]

。附子抗癌機制主要與增強機體

[49]

,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和調(diào)節(jié)癌基因

的表達有關[47]。 抗衰老作用 附子瀉心湯為《傷寒論》名方,由大黃、黃連、 黃芩、附子組成,具有泄熱消痞、扶陽固表功能。 研究發(fā)現(xiàn)附子瀉心湯能延長小鼠負重游泳的存活時 間,提高負重游泳的耐力,可能具有抗疲勞作用;還 可以促進狗腦電活動,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對于老 年性易疲勞及老年性心、腦和血管機能衰退等生理 病理性改變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50]。附子能提高 老年大鼠血清總抗氧化能力(TAA)及紅細胞 SOD 的活性,降低腦組織脂褐素(LPF)和肝組織 MDA 的量,增加心肌組織 Na , K -ATPase 的活性,可改 善肝細胞膜脂流動性,能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抗 氧化、抗衰老作用的機制可能與下調(diào)超氧陰離子生 成催化酶基因水平,上調(diào)自由基清除相關基因表達 水平,減少自由基生成;調(diào)控性激素代謝相關基因 表達有關 6
[51] + +

。

對腎功能的影響 附子和硫磺、干姜配伍后對腺嘌呤所致慢性腎

衰小鼠腎功能有顯著改善作用,作用機制可能與激 活相關黃嘌呤氧化還原酶的 Fe-S 中心有關 害
[53] [52]

。 附子

煎劑可以對阿霉素腎病模型鼠溫補腎陽,減輕腎損 ;并對關木通致慢性馬兜鈴酸腎病的腎臟酸中 毒的糾正情況較為明顯。附子理中免煎顆?稍黾 急性馬兜鈴酸腎病大鼠腎組織 SOD 活性、降低 MDA 的表達,和強的松聯(lián)合處理后較其他組更能 明顯增加急性馬兜鈴酸腎病大鼠腎組織 SOD 活性、 降低 MDA 的表達,減輕腎臟病理損害 7 對糖尿病的影響 糖尿病是一種體內(nèi)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或靶 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島素本身存在結(jié)構(gòu) 上的缺陷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zhì)代謝 紊亂的一種慢性疾病。該病發(fā)病率日益增高,已成
[54]

。

中草藥 22(6): 593-598. [3]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6 期 2014 年 3 月

·887·

影響 [J]. 遼寧中醫(yī)雜志, 2011, 38(6): 1030-1032. [21] 劉 穎, 紀 超. 附子多糖后處理對缺氧/復氧乳鼠心 肌細胞錳超氧化物歧化酶表達的影響 [J]. 中藥藥理與 臨床, 2011, 27(5): 53-56. [22] 劉 穎, 紀 超, 吳偉康, 等. 金屬硫蛋白介導附子多 糖對缺氧復氧心肌細胞的保護 [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 志, 2012, 18(4): 172-175. [23] 楊學偉, 郭云良, 崇 卓, 等. 四逆湯 (附子、 干姜、 甘 草) 對腎血管性高血壓大鼠血壓調(diào)節(jié)作用的實驗研究 [J]. 中華高血壓雜志, 2007, 15(3): 206-209. [24] 韓 濤, 程小麗. 劉曉東, 等. 制附子及其不同配伍對 小鼠實驗性微循環(huán)障礙的影響 [J]. 中藥藥理與臨床 , 2007, 23(2): 14. [25] 牛彩琴 , 張團笑 . 附子水煎劑對家兔離體主動脈血管 舒張作用的研究 [J]. 中藥藥理與臨床 , 2004, 20(4): 23-25. [26] 鄧家剛, 范麗麗, 楊 [27] 汪 柯. 附子鎮(zhèn)痛作用量效關系的實 驗研究 [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09, 27(11): 2249-2251. 瑤, 謝偉英, 沈潔波, 等. 附子湯對蟾蜍坐骨神經(jīng) 動 作 電 位 的 影 響 [J]. 遼 寧中 醫(yī) 藥 大 學 學 報 , 2012, 14(2): 192-193. [28] 李睿明, 王明亮, 雷朝霞, 等. 附子湯與芍藥甘草湯合 用的鎮(zhèn)痛作用及機制研究 [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 2002, 11(23): 899-901. [29] 王俊霞, 陳繼婷, 王和生, 等. 附子粳米湯對脾陽虛大 鼠疼痛模型血漿 CGRP 和 Ang II 的影響 [J]. 中國實驗 方劑學雜志, 2011, 17(23): 192-194. [30] Sato H, Yamada C, Konno C, et al.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aconitine alkaloids [J]. Tohoku J Exp Med, 1979, 128(2): 175-87. [31] Shua H H, Hayashida M, Arita H, et al. High doses of processed aconiti tuber inhibit the acute but potentiate the chronic antinociception of morphine [J]. J Ethnopharmacol, 2008, 119: 276-283. [32] Shua H H, Arita H, Hayashida M, et al. Inhibition of morphine tolerance by processed Aconiti mediated by kappa-opioid receptors Ethnopharmacol, 2006, 106: 263-271. [33] Liou S S, Liua I M, Laia M C,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anti-nociceptive action of crude Fuzei, the root of Aconitum, and its processed [J]. Prod J Ethnopharmacol, 2005, 99: 379-383. [34] Jiang B Y, Lin S, Zhu C G, et al. Diterpenoid alkaloids from the lateral root of Aconitum carmichaelii [J]. J Nat Prod, 2012, 75: 1145-1159. [35] Bello Ramirez A M, Buendia Orozco J, Nava Ocampo A A, et al. A QSAR analysis to explain the analgesic properties of Aconitum alkaloids [J]. Blackwell tuber is [J]. J

Cui H Z, Kim H Y, Kang D G, et al. Ginseng-Aconite Decoction elicits a positive inotropic effect via the reverse mode Na+/Ca2+ exchanger in beating rabbit atria [J]. J Ethnopharmacol, 2013, 148: 624-631.

[4] [5] [6]

王勝林 , 董耀榮 . 附子水煎液對心梗后心力衰竭大鼠 心室重構(gòu)的影響 [J]. 陜西中醫(yī), 2007, 28: 745-748. 饒曼人. 關于“烏頭, 附子”強心作用的研究 [J]. 藥 學學報, 1966, 13(3): 195-203. 左 箴, 顧科民, 楊友才, 等. 中藥附子的研究 V 附子 對“脈微欲絕”病理模型的影響 [J]. 第二軍醫(yī)大學學 報, 1982(1): 19-23.

[7] [8] [9]

李金恒. 心臟 α 受體及其生物學功能 [J]. 中國藥理學 通報, 1989(6): 325-327. 徐暾海, 趙洪峰, 徐雅娟, 等. 四川江油生附子強心成 分的研究 [J]. 中草藥, 2004, 35(9): 964-966. 黨萬太, 苗維納, 楊曉放, 等. 鈣調(diào)磷酸酶在附子苷對 心衰調(diào)控過程中的靶向研究 [J]. 中藥藥理與臨床 , 2011, 27(2): 59-61.

[10] 張

正, 劉秀杰, 陶忠華, 等. 去甲烏藥堿對血液動力

學的影響及耐受性與安全性 [J].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02, 82(5): 352-355. [11] 鄭英麗, 沈 銳, 楊敏福, 等. 鹽酸去甲烏藥堿與多巴 酚丁胺藥物負荷試驗心肌灌注顯像的對比實驗研究 [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5, 33(5): 473-475. [12] 向 榮, 徐江濤, 易寧育, 等. 去甲烏藥堿的藥理作用 與心臟 β-AR 關系的初步研究 [J]. 中國藥理學通報, 1995, 11(2): 113-116. [13] 江京莉, 周遠鵬. 附子的藥理作用和毒性 [J]. 中成藥, 1991, 13(12): 37-38. [14] 張 梅, 張 藝 . 附子抗心律失常有效組分研究 [J]. 時珍國醫(yī)國藥, 2000, 11(3): 391-491. [15] 王培德, 馬學民, 張慧靈, 等. 刺烏頭堿對麻醉大鼠心 電圖的影響及其抗實驗性心律失常作用 [J]. 中國藥理 學通報, 1997, 13(3): 263-265. [16] 侯 平, 楊 麗, 劉 寧, 等. 麻黃堿、β-細辛醚和去 甲烏藥堿對大鼠心肌細胞鈣離子濃度和細胞膜鈣通道 的影響 [J]. 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 42(3): 201-216. [17] 周遠鵬, 劉文化, 曾貴云, 等. 烏頭堿及其類似物的毒 性 和 對 心 臟 收 縮 功 能 的 影 響 [J]. 藥 學 學報 , 1984, 19(9): 641-646. [18] 李勁平 , 吳偉康 . 附子總生物堿對缺血心肌蛋白質(zhì)組 的影響 [J]. 中南藥學, 2008, 6(1): 18-21. [19] 趙丹洋, 趙明奇, 吳偉康, 等. 四逆湯抗心肌缺血-再灌 注線粒體氧化損傷作用及機制的研究 [J]. 中藥材 , 2008, 31(11): 1681-1685. [20] 范 穎, 于彩娜, 徐 丹, 等. 人參、黃芪、附子、干 姜對阿霉素心臟毒性損傷大鼠線粒體途徑細胞凋亡的

·888·

中草藥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5 卷 第 6 期 2014 年 3 月

Publishing Fundamental Clin Pharmacol, 2003, 17: 575-580. [36] 路小光 , 戰(zhàn)麗彬 . 大黃附子湯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大鼠 細胞因子的影響 [J]. 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急救雜志, 2004, 11(6): 352-354. [37] 王醊恩, 楊景鋒, 楊 毅, 等. 加味芍甘附子湯改善佐 劑性關節(jié)炎大鼠血液流變性的實驗研究 [J]. 山東中醫(yī) 學院學報, 2007, 8(6): 14-15. [38] 陳 蕊, 林大勇, 付勇強, 等. 芍藥甘草附子湯對類風 濕性關節(jié)炎大鼠的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 [J]. 中華中醫(yī)藥學 刊, 2008, 26(5): 1081-1083. [39] Nesterova L V. Evaluation of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extracts from Siberian plants [J]. Vestn Ross Akad Med Nauk, 2009, 11: 30-34. [40] 梁少瑜 , 譚曉梅 . 制附子總堿的急性毒性及對過敏性 鼻炎豚鼠鼻黏膜和組胺的影響 [J].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 2011, 26(12): 2986. [41] Hikino H, Takata H, Fujiwara M, et al. Mechanism of inhibitory action of mesaconitine in acute inflammations [J]. Eur J Pharmacol, 1982, 82: 65-71. [42] 黃念君. 怎樣提高免疫力 [M]. 北京: 金盾出版社, 2011. [43] 許濟群 . 方劑學 [M]. 上海 : 上?茖W技術出版社 , 1985. [44] 吳 麗, 劉 曉, 蔡 皓, 等. 大黃附子湯對 BALB/c 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功能的影響 [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 志, 2012, 18(9): 176-179. [45] 郭尹玲, 扈曉宇, 鐘 22(5): 797-799. [46] 陳佩玨, 曾升平. 附子提取物誘導 B 淋巴細胞凋亡的 實驗研究 [J].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 , 2007, 13(6): 454-456. [47] 張曉迪, 吳酉霆. 附子提取物抗胃癌 SGC-7901 細胞增 殖及誘導癌細胞凋亡實驗研究 [J].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 報, 2011, 35(5): 665-668. 森, 等. 附子對免疫性肝損傷模 型大鼠的影響及代謝組學研究 [J]. 西部醫(yī)學 , 2010,

[48] 董蘭鳳, 劉京生, 苗智慧, 等. 附子多糖對 H22 和 S180 荷瘤小鼠的抗腫瘤作用研究 [J]. 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 志, 2003, 9(9): 14-17. [49] 苗智慧, 劉京生, 王燕凌, 等. 附子酸性多糖提高免疫 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實驗研究 [J]. 河北中醫(yī) , 2007, 29(12): 1130-1132. [50] 田秋芬, 龔傳美, 李松風, 等. 附子瀉心湯煎劑抗衰老 藥理作用的實驗觀察 [J]. 解放軍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 報, 1996, 24(3): 58-59. [51] 張 濤, 王桂杰, 白書閣, 等. 附子對老年大鼠抗氧化 系統(tǒng)影響的實驗研究 [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01, 3(2): 135-136. [52] 易英豪, 史會杰, 杜晟楠, 等. 附子和硫磺及其配伍對 腺嘌呤所致慢性腎衰小鼠腎功能影響分析 [J]. 亞太傳 統(tǒng)醫(yī)藥, 2012, 8(6): 33-34. [53] 魯艷芳, 黃瓊霞, 袁 259-260. [54] 史 偉, 黃仁發(fā), 藍 芳, 等. 加味附子理中免煎顆粒 對急性馬兜鈴酸腎病大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云南 中醫(yī)中藥雜志, 2011, 32(7): 61-64. [55] 于 樂 , 吳偉康 . 附子多糖對胰島素抵抗脂肪細胞模 型葡萄糖攝取的影響 [J]. 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 2009, 5(7): 11-13. [56] 邵 峰, 李賽雷, 劉榮華, 等. 附子對脾陽虛小鼠的抗寒 瀉作用 [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1, 17(14): 176-178. [57] 莫懷民. 附子理中湯治療脾胃虛寒型慢性蕁麻疹療效 觀察 [J]. 中醫(yī)藥學報, 2011, 39(1): 42-43. [58] Mkino T, Kato K, Mizukami H, et al. Processed aconite root prevents cold-stress-induced hypothermia and immuno-suppression in mice [J]. Biol Pharm Bull, 2009, 32(10): 1741. [59] 周 芹, 段曉云, 武林鑫. 附子多糖對大鼠食誘性高膽 固醇血癥的預防作用及機制研究 [J]. 中國藥理學通 報, 2011, 27(4): 492-496. 軍, 等. 阿霉素腎病模型與中醫(yī) 陽虛關系的探討 [J]. 中國中醫(yī)藥科技 , 2004, 11(5):



  本文關鍵詞:附子及其復方中藥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121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2121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2994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