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氣學說論治內傷雜病經驗擷英
本文選題:中氣學說 切入點:樞機 出處:《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整理了張哲教授中氣學說的學術經驗與思想。從脾胃中焦主氣血,主樞機,主四時運代五臟,及脾胃功能失司易致邪惡堆積四個角度,構建從中氣學說論治內傷雜病的理論結構框架,為中醫(yī)辨證論治內傷雜病提供指導思路。材料與方法:基于大量文獻書籍的檢閱和跟師隨診的經驗總結,闡述中氣學說理論內涵,及中氣學說論治內傷雜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歸納張哲教授對中氣學說的深入認識,總結張哲教授基于中氣學說辨證論治內傷雜病的辨治特色。結果:脾胃為后天之主,中氣之本。內傷脾胃,脾胃斡旋失職,脾胃調節(jié)氣血功能失調,脾胃陰陽失調,升降失常,燥濕失調,寒熱失衡,主四時運代五臟功能失調,導致痰飲、瘀血、食滯、虛痞形成。胃氣上逆可發(fā)為呃逆,脾虛濕熱蘊結可發(fā)為濕疹,脾虛胸陽不振可發(fā)為冠心病,脾胃清陽不升可發(fā)為腹瀉,脾胃功能失調可致多種內傷雜病。治療上吾師善用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三瀉心湯、升降散、平胃散、逐瘀湯等經典方,升麻柴胡,青皮陳皮等對藥,整體論治,以脾胃中氣為樞,調脾胃,順升降,復斡旋,調寒熱,養(yǎng)氣血,祛痰瘀,虛實兼顧,消除邪惡,治療內傷雜病。結論:對張哲教授基于中氣學說的臨證經驗與辨證思想進行歸納,為內傷雜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豐富思路。
[Abstract]:Objective : To summarize the academic experience and thought of Qi theory in Prof . Zhang . Conclusion : Prof . Zhang ' s experience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provide a rich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rnal injury .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4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白玉茹;代二慶;高志華;劉偉;陳飛;王笑月;;參苓白術散輔助治療結直腸癌患者術后化療的臨床觀察[J];中成藥;2017年02期
2 張雪;;參苓白術散加減配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脾胃虛弱型潰瘍型結腸炎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3 鈕瑤;張哲;白弘;劉石;;論急性冠脈綜合征的痰瘀熱毒[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6年11期
4 夏楠;趙衛(wèi);;歸脾湯聯合西藥治療冠心病穩(wěn)定型心絞痛36例臨床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年21期
5 賈海忠;趙進喜;孫曉光;孫曉峰;肖永華;劉軼凡;;《脾胃論》論脾胃,元氣為本;主甘溫重升舉,陰火自消[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6年11期
6 黃玉珍;劉萬里;諸葛遠莉;;參苓白術散對脾虛泄瀉幼鼠腸粘膜屏障的修復作用[J];中醫(yī)藥學報;2016年05期
7 謝濤;徐健眾;;從和合思想論脾胃是五臟氣機和合的中心[J];北京中醫(yī)藥;2016年07期
8 錢冬;鄭一;于睿;;李德新妙用四君子湯加減治療驗案舉隅[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6年06期
9 陳莉娜;;對從脾論治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年01期
10 楊靖;楊艷;孔文霞;李培;張曉云;;淺論《黃帝內經》對脾胃的認識——重在“氣”[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洋;健脾祛痰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評價與臨床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喻松仁;冠心病痰瘀衍變與脂質代謝的關聯性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3 陳堅雄;中醫(yī)五臟相關學說的理論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4 張紅栓;基于代謝組學的冠心病心絞痛痰濁證、血瘀證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李柳驥;冠心病心絞痛古今中醫(yī)文獻整理與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6 郭女菁;“氣郁”病機基礎理論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7 張東勛;四君子湯及其衍化方的文獻與臨床應用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8 王東生;動脈粥樣硬化“痰瘀”病理機制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2年
,本文編號:1712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712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