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砭石療法與普通針刺法治療中老年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對比分析
本文關鍵詞:新砭石療法與普通針刺法治療中老年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對比分析 出處:《河北醫(yī)學》2017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新砭石療法與普通針刺療法對中老年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療效。方法:以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腰肌勞損的中老年患者80例,應用數(shù)字隨機化法分為觀察組(砭石療法組)和對照組(常規(guī)針灸組)各40例,觀察組,每間隔5d進行1次治療,連續(xù)治療3次完成1個療程,共3療程;對照組,每天均進行治療,治療時間20min,連續(xù)5d完成1個療程,共3個療程。每個療程完成后分別對2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第2個療程和第3個療程結束后,觀察組的VAS評分要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總體療效好于對照組。結論:新砭石療法在對中老年慢性腰肌勞損的治療中比普通針刺治療效果更好。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new stone needle therapy and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therapy on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were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80 case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cupuncture therap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group) 4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interval of 5D 1 treatment,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3 times 1 course of treatment, a total of 3 courses; control group, daily treatment, treatment time 20min, 5D for the completion of 1 courses, a total of 3 courses. After each course of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second courses and third courses, the VA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overall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new stone needle therapy for better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lumbar muscle strain than ordinary acupuncture.
【作者單位】: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河北省承德縣中醫(yī)院;河北省寬城滿族自治縣中醫(yī)院;河北省隆化縣醫(yī)院;
【基金】:2015年河北省承德市科學技術研究與發(fā)展計劃項目,(編號:20151036)
【分類號】:R246.9
【正文快照】: 我科采用針刺及砭石療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對緩解疼痛癥狀均有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1資料與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診于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門診的80例慢性腰肌勞損患者,發(fā)病年齡在40~65歲之間。應用數(shù)字隨機化法將受試對象分為觀察組(砭石療法組)和對照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正華;運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47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3年10期
2 賈忠民;當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療慢性腰肌勞損51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4年09期
3 錢雪峰;;推拿結合火罐治療慢性腰肌勞損50例[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年21期
4 胡金莉;;針罐藥結合治療慢性腰肌勞損30例[J];中國針灸;2009年S1期
5 施萊;;中頻波理療結合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69例[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09年06期
6 李同華;;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79例[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11年01期
7 黃志忠;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539例療效觀察[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8 凌純;分型治療慢性腰肌勞損120例[J];四川中醫(yī);2003年11期
9 趙文汝,劉東輝,孫麗,李萍,馬興建,耿紅,胡美華;高能生物離子治療慢性腰肌勞損51例療效分析[J];海南醫(yī)學;2003年10期
10 劉昊;;慢性腰肌勞損防治的研究[J];荊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胡金莉;;針罐藥結合治療慢性腰肌勞損30例[A];第8屆全國針灸科研與臨床研討會暨安徽省針灸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陳立新;;按摩結合紅花油藥物治療慢性腰肌勞損患者2例[A];中國中醫(yī)藥學會基層中醫(yī)藥會議?痆C];1997年
3 秦懷玉;王潤培;康斌全;白曙光;;手法與針刀治療急性腰扭傷慢性腰肌勞損[A];針刀醫(yī)學論文精選[C];1999年
4 謝可永;趙光復;陸健民;;激光針對肩周炎、網(wǎng)球肘、慢性腰肌勞損和臀筋膜損傷的療效分析[A];跨世紀骨傷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薈萃[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根據(jù)骨科專家吳培斌接聽熱線整理;如何預防慢性腰肌勞損[N];家庭醫(yī)生報;2005年
2 魏開敏;勞累性腰痛與慢性腰肌勞損[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7年
3 陳剛?cè)A;慢性腰肌勞損的保健灸法[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4 ;挺挺腰板過好冬[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彭超;熱血赤子心 萬里走單騎[N];海峽時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石精華;針灸與推拿結合足弓矯正療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外軍;電針腰部夾脊穴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5年
2 李陳娜;八段錦配合蠟療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療效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3 薛慶華;通督正脊術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D];山西省中醫(yī)藥研究院;2016年
4 柴塬;補腎通絡手法對慢性腰肌勞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年
5 林沐楊;龍虎交戰(zhàn)針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6 馮梓蕓;懸吊循經(jīng)彈撥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臨床療效機制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蔣斌;中醫(yī)治療慢性腰肌勞損83例臨床觀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8 陳燁樂;慢性腰肌勞損的病因病機及防治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5年
9 萬斌;推拿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的臨床及機理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10 張伊堯;補腎活血推拿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臨床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47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34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