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yī)領域的研究綜述
本文關鍵詞: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yī)領域的研究綜述
【摘要】:檢索中國科技期刊近5年已發(fā)表的紅外熱成像檢測技術在中醫(yī)領域的研究文獻51篇,從紅外成像檢測在輔助中醫(yī)診斷、指導臨床治療與療效評估,以及對中醫(yī)基礎理論的研究等方面,陳述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中醫(yī)領域目前研究現狀,分析其在中醫(yī)領域應用的優(yōu)勢特點,并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作者單位】: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基金】: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2014年中醫(yī)藥行業(yè)科研專項(2010071720018)
【分類號】:R241
【正文快照】: 0引言醫(yī)用紅外熱成像檢測是人體功能影像檢測技術,通過紅外采集器獲得人體組織代謝、氣血運行等功能變化中紅外輻射強弱信號,通過計算機處理后,以不同顏色表達成像,即人體體表溫度分布圖像。紅外成像能顯示出人體能量代謝狀態(tài)(熱結構),這種影像檢查方法具有客觀、準確、簡單、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方閣;陸冬曉;鄧秀芳;曾廣翹;江梅;郭冉;;紅外熱成像技術在糖尿病末端血管評價中的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年24期
2 周曉玲;謝勝;張丹璇;楊薇;梁誼深;陳峭;李燦;覃婧;韋金秀;劉瑩;;溫經湯治療厥陰病陽虛血瘀證患者經絡紅外熱像成像變化及機理探討[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年12期
3 李洪娟;李婷婷;鄧品;;100例乳腺腫瘤患者經絡/穴位和乳房熱結構異常的臨床研究[J];現代中醫(yī)臨床;2015年06期
4 王樂鵬;龍曉華;李洪娟;馬淑然;;健康人體紅外熱像四時變化規(guī)律的初步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年05期
5 唐皓;蔣盛昶;陳堅;張信成;仇湘中;;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中醫(yī)證型診斷中的意義[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6 仇湘中;蔣盛昶;張信成;唐皓;夏愛民;張偉;張旭橋;;紅外熱成像圖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證候療效評定中的應用[J];中醫(yī)正骨;2015年02期
7 倪金霞;高思華;;基于紅外熱像技術的“腸病及肺”的可視化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01期
8 樊新榮;羅云;;中醫(yī)臟腑不同證候背俞穴紅外熱圖特征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4年16期
9 狄靈;張曉樂;楊成志;李睿萍;阮班云;楊海俠;孫萬森;劉素蓉;;紅外熱像儀觀測“督脈運行不暢”頸腰椎病紅外熱像隨機平行對照研究[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4年12期
10 聞海菊;謝丁一;殷霞;劉靜;張超然;李芳;;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部壓痛點紅外輻射特征分布[J];江西中醫(yī)藥;2014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鄧品;李洪娟;陳麗名;王雨婷;;陽虛體質夏季紅外熱圖特征的研究[A];全國第十五屆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馬師雷;基于三部《名醫(yī)類案》和紅外熱像技術分析“肺與大腸相表里”理論的證治規(guī)律[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徐清華;中焦寒證的定量測評研究[D];陜西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趙名媛;紅外熱成像技術對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評估的初步研究[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4年
3 黃鶴;應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補腎填精養(yǎng)血類方臨床評價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4 梁哲瑞;肺結核患者肺臟俞募穴的紅外熱成像特征研究[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5 劉安國;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針刺“三陰穴”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評價[D];甘肅中醫(yī)學院;2014年
6 朱琦;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寒熱證哮喘患者相關經穴皮膚溫度變化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7 張偉娟;補血益母顆粒干預氣血兩虛兼血瘀證患者子宮內膜血供及全身熱值助孕的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8 任亞娟;116例女性氣郁質紅外熱成像特點的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道林;石曉策;董哲;馬健;;分子內Povarov反應合成香豆素并[4,3-b]喹啉類化合物[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6年05期
2 王道林;石曉策;馬健;;香豆素并[4,3-d]噻吩[3,2-b:5,4-b']雙吡啶衍生物的合成[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6年03期
3 許招會;周鵬;劉德永;;3,3-二甲基-二苯基-2,4-氧雜-8,10-氮雜螺[5.5]十一烷-1,5-二酮-9-硫酮衍生物的有效合成[J];有機化學;2016年05期
4 王菊仙;林偉;劉洪濤;胡明華;馮賢;任金鳳;黃志斌;史達清;;微波輻射下硅磺酸催化的香豆素并[4,3-d]吡唑并[3,4-b]吡啶的高效合成[J];有機化學;2015年04期
5 曾育才;劉小玲;溫運明;梁奇峰;;K_2CO_3催化合成2-氨基-4H-色烯衍生物[J];精細化工;2014年12期
6 王道林;吳健瑩;董哲;吳丹;王永陽;;3,3'-芳基(烷基)二(4-氨基香豆素)和1,4-二氫吡啶并[3,2-c][5,6-c]雙香豆素類衍生物的有效合成[J];有機化學;2015年01期
7 馬麗鋒;陳韶蕊;申鳳娟;李麗娟;黃文杰;;銦、鋅參與的水相烯丙基化反應[J];山東化工;2014年07期
8 黃強;鄭保忠;張樹波;管洪濤;陳剛;;N-甲基咪唑摀鹽室溫離子液體的合成實驗[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年09期
9 黃孝東;王道林;張永強;李秀奇;;N,N-′1,4-二烷基取代-1,4-二氮雜雙環(huán)-[2.2.2]-辛烷的簡便合成[J];化學試劑;2010年06期
10 張梅梅;趙艷霞;魏志文;鄭維發(fā);;水介質中7-(4-溴苯基)-7,14-二氫化色烯并[4,3-b]苯并[f]喹啉-6-酮的合成及其晶體結構[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超;楊陽;薛祖軍;劉克敏;劉靜;;基于紅外熱成像的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早期篩查臨床研究[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14年05期
2 姚紅艷;劉澤庚;吳官保;;超微腫痛貼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30例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年12期
3 張慧學;;淺議從“督”論治頸腰椎疾病[J];亞太傳統醫(yī)藥;2013年08期
4 李婷婷;魏明;李洪娟;;紅外熱像在中醫(yī)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展望[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中醫(yī)臨床版);2013年04期
5 唐江龍;;迪慶高原民族地區(qū)農村中老年人膝骨性關節(jié)炎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年17期
6 謝新榮;馬春蘇;歐玉明;鐘有安;;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主神經功能與下肢動脈血管病變相關性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3年03期
7 倪金霞;高思華;田甜;馬詩蕾;莫芳芳;王柳青;;基于紅外熱像技術的健康人臟腑功能的可視化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年10期
8 潘曉華;許金森;鄭淑霞;蘭彩蓮;;基于紅外技術的人體經脈熱傳輸特性探討[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年07期
9 倪金霞;高思華;;Understanding the viscera-related theory that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are exterior-interiorly related[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2年02期
10 張雯;王新月;孫慧怡;吳健;唐志鵬;趙文霞;韓捷;楊華元;沈洪;唐旭東;李振華;李保雙;王建云;劉大銘;吳家瑋;劉亞軍;朱磊;;潰瘍性結腸炎肺功能損傷特點[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醫(yī)學數字紅外熱成像技術概論》書訊[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3年04期
2 金超;饒偉;劉靜;;采用遠紅外熱成像技術評估運動效果初步實驗研究[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3 彭霞;孫軍剛;黃祖波;康靚;丁松義;王超;;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困惑[J];甘肅中醫(yī);2009年10期
4 徐錫殿;紅外熱成像技術用于診斷頭痛頭暈[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1997年17期
5 張輝;劉靜;鄧中山;周一欣;;用于腫瘤早期診斷的深度制冷型遠紅外熱成像技術[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2009年02期
6 潘龍;王曉龍;周仲瑜;;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針灸學上的運用[J];黑龍江中醫(yī)藥;2014年04期
7 張文征;竇艷仙;安容姝;石東平;劉軒;董f^;馬國林;;應用紅外熱成像技術辨析疼痛性質和發(fā)病機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年05期
8 蘇瑾;王平;劉愛峰;;醫(y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下三維動態(tài)牽伸回旋法治療凍結期肩關節(jié)周圍炎的療效評價及可行性分析[J];中醫(yī)學報;2014年08期
9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鑫;魯志寶;陳辰;;紅外熱成像技術在消防科研中的應用[A];2012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下)[C];2012年
2 趙爽特;;紅外熱成像技術應用的發(fā)展趨勢[A];全國第十四屆紅外加熱暨紅外醫(yī)學發(fā)展研討會論文及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王瑞鳳;楊憲江;吳偉東;;發(fā)展中的紅外熱成像技術[A];第二屆紅外成像系統仿真測試與評價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劉波;李艷紅;馮立春;蔣淑芳;丁友福;沈京玲;張存林;;鎖相紅外熱成像技術在無損檢測領域的應用[A];光電技術與系統文選——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屆全國光電技術與系統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曾憲文;劉勤鋒;;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與分析[A];2009年全國輸變電設備狀態(tài)檢修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姜宗橋;;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醫(yī)學中應用的回顧與展望[A];2007年全國第十六屆十三。ㄊ校┕鈱W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陳松;李為杜;趙冬兵;;紅外熱成像技術理論分析及應用初探[A];第九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8 徐義廣;李艷紅;劉波;張存林;;基于被動式與主動式的紅外熱成像技術比較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董怡;伍小蓉;;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應用前景展望[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10 王丹;詹紹正;曲亞林;;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飛機復合材料結構中的應用[A];2014陜西省第十四屆無損檢測年會暨產品展示會論文集[C];201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 孫濤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張冀東;醫(y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4年
2 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 羅云;醫(y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亞健康專業(yè)調理機構中的應用[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4年
3 ;紅外熱成像技術及其應用的科普專欄[N];中國企業(yè)報;2000年
4 駐昆山首席記者 蘇菁;中科院產業(yè)化項目安家周莊[N];蘇州日報;2008年
5 ;紅外熱成像技術及其應用的科普專欄[N];中國企業(yè)報;2001年
6 ;紅外熱成像技術及其應用的科普專欄(續(xù))[N];中國企業(yè)報;2001年
7 東方;我市積極做好節(jié)能新技術推廣工作[N];烏海日報;2011年
8 劉友存;為老設備“體檢” 助健康高效生產[N];中國冶金報;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敏華;基于生物傳熱效應的醫(yī)用紅外熱成像技術[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梁棟;基于電磁激勵紅外熱成像技術的金屬構件無損檢測[D];江蘇理工學院;2015年
2 李真;紅外熱成像技術在作物病害早期檢測方面的應用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3 臧麗鵬;應用Google SketchUp和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側柏天然更新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5年
4 林群武;紅外熱成像技術在電力系統設備故障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6年
5 張鳳霞;基于鎖相紅外熱成像技術的硅太陽能電池無損檢測的研究[D];渤海大學;2016年
6 李美;毛刺為主的肝腎脾胃養(yǎng)護法干預亞健康失眠的臨床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于澤奇;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輪機故障診斷中的應用[D];大連海事大學;2013年
8 趙名媛;紅外熱成像技術對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評估的初步研究[D];河南中醫(yī)學院;2014年
9 黃玉章;紅外熱成像技術及其在火災監(jiān)控中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10 班兆偉;基于紅外熱成像技術的電子封裝缺陷檢測方法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2929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292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