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對慢傳輸型便秘患者臨床療效及結腸動力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針灸對慢傳輸型便秘患者臨床療效及結腸動力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慢傳輸型便秘 針灸治療 結腸動力學 臨床療效
【摘要】:研究目的:對針灸治療慢傳輸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的臨床效果進行檢測,并進一步檢驗針灸對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結腸動學的影響,為該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及更加簡單有效的治療方法。研究方法:選取就診于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肛腸科的46例符合納入標準的STC患者作為STC組,同時取來源于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yī)院門診體檢的28位健康者做為健康對照組,對兩組受試者進行排便情況評分及結腸動力學檢測后,給予STC組針灸治療,針灸采用支溝(雙)、天樞(雙)、足三里(雙)及照海(雙)為主穴,大腸俞與中脘做為配穴,在針灸得氣后,留針30分鐘,每日針灸1次,每周治療5天,12周做為1療程,共進行兩個療程。療程結束后再次進行排便情況評分及結腸動力學檢測,并與治療前及健康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各指標的變化情況并對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研究結果:1.健康對照組與STC組受試者在性別與年齡組成上無差異,STC組受試者平均體重指數(shù)明顯升高。2.STC組患者針灸治療前排便情況積分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針灸治療1療程后,積分明顯降低,但仍與健康對照組有一定差異;治療2療程后,積分降低至與健康對照組相當?shù)乃?并可維持3個月以上。3.針灸治療效果顯著,治療1療程短時間內(nèi)(治療后1周)有效率為54.35%,2療程有效率為83.72%;經(jīng)2療程的治療后3個月,治療有效率仍維持在70.97%。4.STC組患者結腸通過時間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而運輸指數(shù)則有顯著降低;針灸治療后,STC組受試者結腸通過時間有明顯下降,運輸指數(shù)則較治療前顯著增加。5.ST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5羥色胺、P物質(zhì)及血管活性腸肽的含量則明顯降低,而針灸治療則可逆轉上述變化。6.針灸可提升大鼠腦垂體及血清中P物質(zhì)及血管活性腸肽的濃度。7.針灸期間未有不良事件發(fā)生。研究結論:1.STC患者平均體重指數(shù)升高;2.針灸治療可改善STC患者的便秘癥狀,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3.針灸可顯著增加STC患者的結腸動力;4.針灸可調(diào)節(jié)與腸道運動相關的神經(jīng)體液因子的血清表達水平;5.針灸對于STC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
【關鍵詞】:慢傳輸型便秘 針灸治療 結腸動力學 臨床療效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246.1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前言12-23
- 1 便秘的定義14-15
- 2 便秘的病因及病理學改變15-18
- 2.1 飲食15-16
- 2.2 結腸運動動力和吸收功能16
- 2.3 肛門直腸運動和感覺功能16-17
- 2.4 行為因素17
- 2.5 心理因素17
- 2.6 分子生物學水平17-18
- 3 便秘的診斷18-20
- 3.1 臨床評估18-19
- 3.2 頑固便秘的生理性、病理性檢查19-20
- 4 便秘治療手段20-22
- 4.1 常規(guī)治療手段21
- 4.2 藥物治療21
- 4.3 生物反饋治療21-22
- 4.4 手術治療22
- 5 總結與展望22-23
- 資料與方法23-36
- 1 研究對象來源23
- 2 實驗分組23
- 3 診斷標準23-24
- 4 病例采納標準24-25
- 5 病例排除及剔除標準25
- 6 治療方法25-26
- 7 癥狀分級標準及積分的計算26-28
- 8 療效評定標準及總有效率的計算28
- 9 結腸動力學分析方法28-29
- 10 血清樣品制備29-30
- 11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30
- 12 動物實驗30
- 13 Western-blot實驗30-32
- 14 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法(RT-PCR)32-35
- 15 數(shù)據(jù)分析35-36
- 結果36-52
- 1 健康對照組與STC組性別構成情況比較36
- 2 健康對照組與STC組年齡構成情況比較36-37
- 3 健康對照組與STC組病程情況37
- 4 健康對照組與STC組平均年齡及平均病程37-38
- 5 健康對照組與STC組體重指數(shù)(BMI)情況38
- 6 健康對照組與STC組治療前總積分比較38-39
- 7 健康對照組與STC組治療后總積分比較39-40
- 8 針灸治療后療效情況40-41
- 9 結腸動力改變41-42
- 10 血清肽類神經(jīng)遞質(zhì)P物質(zhì)及血管活性腸肽含量變化情況42-44
- 11 血清一氧化氮合酶及 5-羥色胺含量變化情況44-46
- 12 針灸對大鼠腦垂體內(nèi)肽類神經(jīng)遞質(zhì)SP及VIP含量的影響46-48
- 13 針灸對大鼠血清中肽類神經(jīng)遞質(zhì)SP及VIP含量的影響48-49
- 14 針灸對大鼠結腸組織PKA及PKG蛋白激酶活化的影響49-50
- 15 針灸對大鼠結腸組織中AQP3表達的影響50-52
- 討論52-55
- 1 針灸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中醫(yī)理論依據(jù)52
- 2 針灸對慢傳輸型便秘患者結腸動力的影響52-55
- 結論55-56
- 參考文獻56-62
-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科研成果62-63
- 致謝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華斌;陳媛;;針刺大腸合募配穴對功能性便秘影響隨機對照研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08期
2 潘飛辰;沈洪;;中醫(yī)治療功能性便秘研究進展[J];河南中醫(yī);2015年07期
3 朱林存;李婷;;針刺配合湯劑治療氣虛便秘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5年07期
4 唐偉峰;唐曉軍;楊巍;;功能性便秘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年06期
5 張映平;史曉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臨床療效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年11期
6 楊樂;畢萌;王銳;楊佃會;王健;;近十年針灸治療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概況[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年04期
7 徐華芳;張紅星;周利;馮程;;電針對嚴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血漿NOS和5-HT含量的影響及意義[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年11期
8 楊勇;丁曙晴;楊光;丁義江;;功能性便秘中醫(yī)證候的判別分析[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9 許文林;趙俊精;張艷玲;;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習慣性便秘37例[J];河南中醫(yī);2015年01期
10 楊稀;楊勇軍;劉仕鴻;李鐘艷;劉暢;;中西藥促胃腸動力藥治療慢傳輸型便秘的臨床研究進展[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本文編號:11042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10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