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解郁法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疏肝解郁法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摘要】:目的探討在中藥湯劑中加入疏肝解郁藥物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在Excel中生成一組取值為[1,90]的隨機整數,規(guī)定取值為1~30者為A組,取值為31~60者為B組,取值為61~90者為C組。將90例腦卒中后偏癱患者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A中藥組,28例;B中藥中加疏肝解郁組,32例;C康復組,28例。A、B組均給予康復治療;A、B、C 3組均在接受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對癥內科處理、針灸治療、中藥外洗治療等。治療周期為12周。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4周、8周、12周采用Fugl-Meyer評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ent,FMA),改良Barthel指數(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中風專用生活質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及安全性對患者進行評估。結果 3組患者治療前各項評分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周、8周、12周,3組簡化FMA評分、MBI、SS-QOL評分較治療前均有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患者上述三項評分在各相應時間點較C組均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和B組患者在治療后4周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在治療后8周、12周對兩組患者進行上述評分比較中,B組較A組升高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湯劑中加入疏肝解郁藥物能有效提高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其遠期療效較單一治療療效佳。
【作者單位】: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
【關鍵詞】: 腦卒中 偏癱 疏肝解郁 康復方案
【分類號】:R277.7
【正文快照】: 腦卒中是一種腦動脈系統(tǒng)病變,是因腦血管痙攣、閉塞或破裂引起腦循環(huán)障礙,最終導致全面性腦功能損害的臨床綜合征。腦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在2008年衛(wèi)生部公布的第3次全國死因調查顯示中,腦卒中已超過惡性腫瘤成為中國第一致死病因,其高發(fā)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麗珍;心理調整對中老年腦卒中后偏癱康復的意義[J];中國臨床康復;2003年16期
2 高鐵燕;腦卒中后偏癱并發(fā)癥的預防及康復[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年01期
3 鞏忠;鄭典剛;李東華;蔣初明;王英鵬;劉勝達;;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癥狀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特點[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年07期
4 顏武;劉芹;邵華強;;針灸聯(lián)合中藥治療腦卒中后偏癱痙攣的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年22期
5 劉景隆;郭宇;;反射抑制模式配合循經往返灸對腦卒中后偏癱痙攣模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4年04期
6 馮殿福,高艷春,王鳳章;踏車運動和部分體重支持對腦卒中后偏癱病人短期內提高行走能力的病例分析[J];現(xiàn)代康復;2001年07期
7 王曉玲,耿洪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骨量丟失特征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19期
8 馬振亮;李克波;王保林;;老年腦卒中后偏癱側肺部感染28例[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6年11期
9 陳湘鄂;陳四海;王亞東;;神經發(fā)育療法配合改進的運動再學習療法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卒中與神經疾病;2009年06期
10 王曉玲;;腦卒中后偏癱與骨質疏松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9年3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曉玲;;安全使用輪椅知識培訓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及家屬的影響[A];中國康復護理學術高峰論壇暨推進優(yōu)質護理服務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毛忠南;王建文;毛立亞;張曉凌;楊虹;;腦卒中后偏癱痙攣的原因及處理[A];全國針灸臨床適宜技術推廣研討會暨甘肅省針灸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3 胡曉琴;;促通技術結合經絡導平治療腦卒中后偏癱[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五屆全國康復治療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毛忠南;王建文;毛立亞;張曉凌;楊虹;;腦卒中后偏癱痙攣的原因及處理[A];甘肅省中醫(yī)藥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陶麗;;早期應用多功能治療儀輔助治療腦卒中后偏癱的療效觀察[A];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6 王蓓蓓;趙勇;夏揚;孟慶周;黃思思;王爭;楊璽;秦洪云;;腕關節(jié)背伸分指矯形器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腕指關節(jié)屈曲肌痙攣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黃春水;崔曉;汪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膝過伸及其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分會第十一屆全國康復學術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8 平仁香;陳爭一;甘青;;半導體激光結合運動療法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肩痛的療效觀察[A];2011年浙江省物理醫(yī)學與康復學學術年會暨康復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1年
9 吳軍發(fā);吳毅;胡永善;姜鷺春;劉樹永;劉含秋;;腦卒中后偏癱側膝關節(jié)屈伸的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運動療法分會第十一屆全國康復學術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10 趙冬梅;嚴定萍;汪學玲;;踝足矯形器在腦卒中后偏癱康復中的臨床研究進展[A];中國康復護理學術高峰論壇暨推進優(yōu)質護理服務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胡川;PT結合S-E-T(懸吊運動訓練)治療腦卒中后偏癱患者效果分析[D];山東大學;2015年
2 程迎;腦卒中后偏癱上肢屈肌異常共激活的表面肌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關春燕;針刺優(yōu)選法結合現(xiàn)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后偏癱臨床療效觀察[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徐凌嬌;H反射在腦卒中后偏癱患者中的特征表現(xiàn)及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袁雯靜;腦卒中后偏癱患者重心轉移和姿勢變化時的H反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6 韓冰;綜合康復療法治療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膝反張的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馮海霞;早期強化運動治療對急性腦卒中后偏癱患者上肢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D];蘭州大學;2007年
8 董珍珍;針刺股四頭肌神經入肌點治療腦卒中后偏癱患者膝關節(jié)控制障礙的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019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zhongyixuelunwen/100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