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腦解郁方對腦出血后抑郁、焦慮、癡呆大鼠腦功能影像的干預作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6 17:39
研究背景:腦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2015年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新發(fā)腦卒中患者約為1600萬,除高致死率、致殘率外,腦卒中還會導致患者出現失眠、記憶功能障礙、情緒障礙,并逐漸發(fā)展成為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卒中后焦慮(post-stroke anxiety disorder,PSAD)和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aD)。如不及時給予治療,卒中后精神疾患又會阻礙功能康復,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和負擔。因其常見且臨床表現復雜多變,早期難以發(fā)現及診斷,造成治療的延遲。因此,對卒中后精神疾患的研究需要眾多國內外學者的重視。近年來,在遺傳、病理和生化等多方面針對病因的研究未取得明顯進展的情況下,影像學技術迅速發(fā)展,使得人們可以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和功能狀態(tài)進行顯像研究。目前相對于VaD和PSD的功能影像學研究,關于PSAD的研究則十分少見,且未對從腦卒中到VaD、PSAD和PSD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功能影像變化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以此作為切入點。目的:采用動物在體實驗研究的方法,以頤腦解郁方為干預手段,擬從神經功能影像角度圍繞...
【文章頁數】:14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圖文】:
圖1.1腦出血位置圖譜示意
圖1.3?PSAD各組大鼠體重變化情況折線圖??4.2.2?OFT試驗結果??
圖1.4?PSAD各組大鼠OFT結果折線圖??4.2.3高架十字迷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彌散張量成像對急性基底節(jié)腦出血患者預后相關性分析[J]. 黎福明. 淮海醫(yī)藥. 2018(01)
[2]我國腦卒中流行狀況及其防控策略[J]. 孫海欣,王文志.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7 (12)
[3]卒中后焦慮狀態(tài)的中醫(yī)證型分布和方藥規(guī)律文獻分析[J]. 陳松怡,李成,蔡晶. 福建中醫(yī)藥. 2017(05)
[4]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血液生物標志物研究進展[J]. 彭思思,章軍建.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7(05)
[5]中風后抑郁病因病機淺探[J]. 楊曉華. 光明中醫(yī). 2017(12)
[6]胼胝體和扣帶回彌散張量成像改變對皮質下缺血性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 周樹虎,梁汝慶,申雪花.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10)
[7]血管性癡呆的研究現狀[J]. 單永琳,劉國華. 醫(yī)學綜述. 2017(08)
[8]益腎調氣法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理論探討[J]. 朱明瑾,唐啟盛. 四川中醫(yī). 2017(04)
[9]血管性癡呆中醫(yī)證候及治療效果研究[J]. 高麗紅.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03)
[10]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結構影像學研究進展[J]. 趙維納,于洋,孫麗,尹昌浩. 中國卒中雜志. 2017(01)
博士論文
[1]疏肝清熱健脾法對環(huán)境相關恐懼模型大鼠腦代謝的干預作用研究[D]. 宋昌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脾胃為五臟藏神關鍵及針刺足三里干預抑郁癥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 楊丹.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3]益腎調氣法對腦血管病后精神癥狀組群神經可塑性的干預作用研究[D]. 王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2
[4]清毒活血化痰法對腦血管內皮細胞擬癡呆模型的作用研究[D]. 吳秀芹.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1
[5]跳臺/自主活動實驗方法改進和人參皂苷及代謝產物益智作用比較[D]. 王瓊.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 2010
[6]益智五海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作用機理研究[D]. 張吉仲.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腦卒中后焦慮的發(fā)病率、影響因素及中醫(yī)證候研究[D]. 陳松怡.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2017
[2]卒中后抑郁患者腦網絡拓撲改變的研究[D]. 藍學群.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7
[3]廣泛性焦慮障礙神經機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 王瑋.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6
[4]VBM及pCASL對首發(fā)重度抑郁癥患者腦結構和腦功能的研究[D]. 徐碧玉.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6
[5]疏肝清熱健脾法對廣泛性焦慮模型大鼠腦磁共振波譜的干預作用研究[D]. 王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5
[6]益腎解郁方治療腎虛肝郁型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D]. 盛雷.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2015
[7]腦出血急性期血腫周圍水腫區(qū)ASL與~1H-MRS研究[D]. 申奇峰.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5
[8]卒中后抑郁的證候采集分析及病機探討[D]. 張美慧.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9]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腦波譜、功能連接及灰質結構的磁共振研究[D]. 吳磊.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4
[10]磁共振波譜成像技術檢測VD大鼠海馬區(qū)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的代謝改變及腦通湯的干預作用[D]. 張獻文.貴陽中醫(yī)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662966
【文章頁數】:14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圖文】:
圖1.1腦出血位置圖譜示意
圖1.3?PSAD各組大鼠體重變化情況折線圖??4.2.2?OFT試驗結果??
圖1.4?PSAD各組大鼠OFT結果折線圖??4.2.3高架十字迷宮??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彌散張量成像對急性基底節(jié)腦出血患者預后相關性分析[J]. 黎福明. 淮海醫(yī)藥. 2018(01)
[2]我國腦卒中流行狀況及其防控策略[J]. 孫海欣,王文志.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7 (12)
[3]卒中后焦慮狀態(tài)的中醫(yī)證型分布和方藥規(guī)律文獻分析[J]. 陳松怡,李成,蔡晶. 福建中醫(yī)藥. 2017(05)
[4]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血液生物標志物研究進展[J]. 彭思思,章軍建.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17(05)
[5]中風后抑郁病因病機淺探[J]. 楊曉華. 光明中醫(yī). 2017(12)
[6]胼胝體和扣帶回彌散張量成像改變對皮質下缺血性血管性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 周樹虎,梁汝慶,申雪花.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7(10)
[7]血管性癡呆的研究現狀[J]. 單永琳,劉國華. 醫(yī)學綜述. 2017(08)
[8]益腎調氣法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理論探討[J]. 朱明瑾,唐啟盛. 四川中醫(yī). 2017(04)
[9]血管性癡呆中醫(yī)證候及治療效果研究[J]. 高麗紅.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7(03)
[10]血管性認知障礙的結構影像學研究進展[J]. 趙維納,于洋,孫麗,尹昌浩. 中國卒中雜志. 2017(01)
博士論文
[1]疏肝清熱健脾法對環(huán)境相關恐懼模型大鼠腦代謝的干預作用研究[D]. 宋昌玲.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脾胃為五臟藏神關鍵及針刺足三里干預抑郁癥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 楊丹.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3]益腎調氣法對腦血管病后精神癥狀組群神經可塑性的干預作用研究[D]. 王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2
[4]清毒活血化痰法對腦血管內皮細胞擬癡呆模型的作用研究[D]. 吳秀芹.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1
[5]跳臺/自主活動實驗方法改進和人參皂苷及代謝產物益智作用比較[D]. 王瓊.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 2010
[6]益智五海膠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作用機理研究[D]. 張吉仲.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腦卒中后焦慮的發(fā)病率、影響因素及中醫(yī)證候研究[D]. 陳松怡.福建中醫(yī)藥大學 2017
[2]卒中后抑郁患者腦網絡拓撲改變的研究[D]. 藍學群.廣西醫(yī)科大學 2017
[3]廣泛性焦慮障礙神經機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 王瑋.第二軍醫(yī)大學 2016
[4]VBM及pCASL對首發(fā)重度抑郁癥患者腦結構和腦功能的研究[D]. 徐碧玉.天津醫(yī)科大學 2016
[5]疏肝清熱健脾法對廣泛性焦慮模型大鼠腦磁共振波譜的干預作用研究[D]. 王嬈.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5
[6]益腎解郁方治療腎虛肝郁型腦卒中后抑郁的臨床研究[D]. 盛雷.安徽中醫(yī)藥大學 2015
[7]腦出血急性期血腫周圍水腫區(qū)ASL與~1H-MRS研究[D]. 申奇峰.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5
[8]卒中后抑郁的證候采集分析及病機探討[D]. 張美慧.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9]腦卒中后抑郁患者腦波譜、功能連接及灰質結構的磁共振研究[D]. 吳磊.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4
[10]磁共振波譜成像技術檢測VD大鼠海馬區(qū)神經元、星形膠質細胞的代謝改變及腦通湯的干預作用[D]. 張獻文.貴陽中醫(yī)學院 2013
本文編號:36629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6629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