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乳癖顆粒對兔乳腺癌癌前病變組織中Bmi-1及P63蛋白表達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2-09 10:19
目的:動物實驗研究柴芍乳癖顆粒對乳腺癌癌前病變兔模型Bmi-1及P63蛋白表達的影響,初步探討柴芍乳癖顆粒對乳腺癌癌前病變的干預機制。方法:38只兔,隨機選10只為空白對照組。余下28只為模型制備組。以DMBA聯(lián)合雌孕激素序貫5天法進行造模。2月后每組隨機選1只兔處死,觀察病理切片。確定造模成功后,將模型制備組隨機分為模型組、柴芍乳癖顆粒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4組兔予以生理鹽水(20ml/d)、柴芍乳癖顆粒藥液(0.94 g/kg/d)、枸櫞酸他莫昔芬片藥液(0.47g/kg/d)灌胃干預1月。處死所有兔并取第二對乳腺組織,HE染色觀察組織形態(tài)學表現(xiàn),免疫組化SP法測定Bmi-1及P63蛋白在兔乳腺組織中的表達情況。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結果:(1)兩藥物干預組兔乳腺癌癌前病變的發(fā)生率、Bmi-1陽性率與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P63陽性率與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均優(yōu)于模型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柴芍乳癖顆粒組及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在兔乳腺癌癌前病變發(fā)生率、Bmi-1陽性率與Bmi-1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P...
【文章來源】: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可知:各組兔乳腺組織以病變程度逐漸加深的“一般增生—癌前病變—乳腺癌”病理分類模式進行比較,其中各組均未發(fā)生乳腺癌,不進行統(tǒng)計
11由表 5、圖 2、圖 3 可知:采用方差分析對四組兔乳腺組織 Bmi-1 蛋白表達的陽性率和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進行分析。四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5.523,P<0.01)。進一步 LSD 兩兩比較,模型組高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和空白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空白對照組低于柴芍乳癖顆粒組和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柴芍乳癖顆粒組與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組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8.647,P<0.01)。進一步 LSD 兩兩比較,模型組小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
由表 6、圖 4、圖 5 可知:采用方差分析對四組兔乳腺組織 P63 蛋白表達的陽性率和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進行分析。四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9.808,P<0.01),組間兩兩比較,模型組低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和空白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空白對照組高于柴芍乳癖顆粒組和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柴芍乳癖顆粒組低于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組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7.427,P<0.01),組間兩兩比較,模型組大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和空白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空白對照組小于柴芍乳癖顆粒組和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柴芍乳癖顆粒組大于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各組兔乳腺組織 P63 蛋白表達陽性率為:空白對照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柴芍乳癖顆粒組>模型組;陽性表達強度為:空白對照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柴芍乳癖顆粒組>模型組。(免疫組化情況詳見附圖 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IB-1、p63在乳腺腫瘤細胞中的表達及意義[J]. 周娟娣,謝尚鬧,王國良,謝達飛,湯海敏,施宜均,趙福光,CAI Yuanjie. 浙江醫(yī)學. 2016(20)
[2]陽和化巖湯對乳腺癌模型大鼠Fas、FasL和Bcl-2表達的影響[J]. 李靜蔚,陳翰翰,時光喜,楊麗爽,趙娜,陳宏志,劉曉菲. 山東中醫(yī)雜志. 2016(09)
[3]柴芍乳癖顆粒對乳腺增生兔模型B超聲像及組織形態(tài)學的影響[J]. 楊春萍,劉麗芳,楊濤,聶佳欣,高雙雙,胡文文.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09)
[4]乳腺癌前病變的研究進展[J]. 吳高春,王小燕,張瑞峰.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6(03)
[5]Calponin、p63及CK5/6聯(lián)合檢測在鑒別乳腺導管上皮增生性病變中的意義[J]. 呂懷盛,李燕,馬艷梅,曹彩霞,徐東娟,張紅梅.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6)
[6]疏肝補腎法對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模型EGFR/STAR3細胞通路影響[J]. 張珺,李猛,李媛媛,于慶生.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5(05)
[7]乳腺癌癌前病變動物模型的建立[J]. 于理想,王峰,傅勤燁. 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4(11)
[8]乳腺癌前病變臨床分型標準化研究進展[J]. 陳瑞雪,廖銳,梁世杰,別鳳杰,馬凱敏,葉仲秋,馬民.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18)
[9]陽和化巖湯對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的抑制及ki67表達的影響[J]. 李靜蔚,劉曉菲,陳宏志,陳翰翰,時光喜,王世軍.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4(08)
[10]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肝郁腎虛證病證結合模型研究[J]. 張珺,李猛,李媛媛,于慶生,李華剛.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4(04)
博士論文
[1]乳腺癌前病變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評價及其發(fā)生機制的初步研究[D]. 王峰.山東大學 2015
[2]乳腺癌癌前病變毒瘀互結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解毒化瘀法干預研究[D]. 鄧衛(wèi)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3]中醫(yī)周期療法降低乳腺癌癌前病變?nèi)橄侔┌l(fā)生風險的研究[D]. 關若丹.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3
[4]莪術油對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組織血管生成及相關調控因子表達的研究[D]. 許振國.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2
[5]蜂王漿對日本大耳兔生長及繁殖性能的影響[D]. 許寶華.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陽和化巖湯干預乳腺癌前病變COX-2、P53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 趙靜.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陽和化巖湯干預乳腺癌癌前病變VEGF-C、VEGFR-3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 吳雪雪.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4
[3]陽和化巖湯干預乳腺癌癌前病變Ki67,PI3K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 鄭雪連.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4
[4]腎虛型老年癡呆動物模型的建立[D]. 宋彩梅.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1
本文編號:3616832
【文章來源】: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可知:各組兔乳腺組織以病變程度逐漸加深的“一般增生—癌前病變—乳腺癌”病理分類模式進行比較,其中各組均未發(fā)生乳腺癌,不進行統(tǒng)計
11由表 5、圖 2、圖 3 可知:采用方差分析對四組兔乳腺組織 Bmi-1 蛋白表達的陽性率和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進行分析。四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5.523,P<0.01)。進一步 LSD 兩兩比較,模型組高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和空白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空白對照組低于柴芍乳癖顆粒組和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柴芍乳癖顆粒組與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組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8.647,P<0.01)。進一步 LSD 兩兩比較,模型組小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
由表 6、圖 4、圖 5 可知:采用方差分析對四組兔乳腺組織 P63 蛋白表達的陽性率和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進行分析。四組陽性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9.808,P<0.01),組間兩兩比較,模型組低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和空白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空白對照組高于柴芍乳癖顆粒組和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柴芍乳癖顆粒組低于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組陽性目標平均灰度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7.427,P<0.01),組間兩兩比較,模型組大于柴芍乳癖顆粒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和空白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空白對照組小于柴芍乳癖顆粒組和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柴芍乳癖顆粒組大于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各組兔乳腺組織 P63 蛋白表達陽性率為:空白對照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柴芍乳癖顆粒組>模型組;陽性表達強度為:空白對照組>枸櫞酸他莫昔芬片組>柴芍乳癖顆粒組>模型組。(免疫組化情況詳見附圖 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IB-1、p63在乳腺腫瘤細胞中的表達及意義[J]. 周娟娣,謝尚鬧,王國良,謝達飛,湯海敏,施宜均,趙福光,CAI Yuanjie. 浙江醫(yī)學. 2016(20)
[2]陽和化巖湯對乳腺癌模型大鼠Fas、FasL和Bcl-2表達的影響[J]. 李靜蔚,陳翰翰,時光喜,楊麗爽,趙娜,陳宏志,劉曉菲. 山東中醫(yī)雜志. 2016(09)
[3]柴芍乳癖顆粒對乳腺增生兔模型B超聲像及組織形態(tài)學的影響[J]. 楊春萍,劉麗芳,楊濤,聶佳欣,高雙雙,胡文文.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09)
[4]乳腺癌前病變的研究進展[J]. 吳高春,王小燕,張瑞峰.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6(03)
[5]Calponin、p63及CK5/6聯(lián)合檢測在鑒別乳腺導管上皮增生性病變中的意義[J]. 呂懷盛,李燕,馬艷梅,曹彩霞,徐東娟,張紅梅. 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06)
[6]疏肝補腎法對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模型EGFR/STAR3細胞通路影響[J]. 張珺,李猛,李媛媛,于慶生.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5(05)
[7]乳腺癌癌前病變動物模型的建立[J]. 于理想,王峰,傅勤燁. 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4(11)
[8]乳腺癌前病變臨床分型標準化研究進展[J]. 陳瑞雪,廖銳,梁世杰,別鳳杰,馬凱敏,葉仲秋,馬民.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18)
[9]陽和化巖湯對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的抑制及ki67表達的影響[J]. 李靜蔚,劉曉菲,陳宏志,陳翰翰,時光喜,王世軍.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4(08)
[10]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肝郁腎虛證病證結合模型研究[J]. 張珺,李猛,李媛媛,于慶生,李華剛.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4(04)
博士論文
[1]乳腺癌前病變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評價及其發(fā)生機制的初步研究[D]. 王峰.山東大學 2015
[2]乳腺癌癌前病變毒瘀互結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解毒化瘀法干預研究[D]. 鄧衛(wèi)芳.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3]中醫(yī)周期療法降低乳腺癌癌前病變?nèi)橄侔┌l(fā)生風險的研究[D]. 關若丹.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2013
[4]莪術油對大鼠乳腺癌癌前病變組織血管生成及相關調控因子表達的研究[D]. 許振國.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2
[5]蜂王漿對日本大耳兔生長及繁殖性能的影響[D]. 許寶華.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陽和化巖湯干預乳腺癌前病變COX-2、P53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 趙靜.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4
[2]陽和化巖湯干預乳腺癌癌前病變VEGF-C、VEGFR-3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 吳雪雪.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4
[3]陽和化巖湯干預乳腺癌癌前病變Ki67,PI3K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 鄭雪連.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2014
[4]腎虛型老年癡呆動物模型的建立[D]. 宋彩梅.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1
本文編號:36168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6168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