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方抗病毒顆粒工藝與質(zhì)量控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04 22:29
復方抗病毒顆粒處方來源于板藍根和化學藥拉米夫定組成。這種中西藥配伍的復方制劑,發(fā)揮著中藥有效成分和西藥化學成分協(xié)同作用的治療效果;瘜W藥雖然治療效果顯著,但是存在著明顯的毒副作用,而中藥的加入可以減少其毒副作用,提高用藥安全性。隨著醫(yī)學技術(shù)的深入發(fā)展,臨床上中西藥結(jié)合使用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中西藥復方制劑在醫(yī)藥學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所研究的復方抗病毒顆粒中的拉米夫定,是第一個用于乙肝病毒感染者治療的核苷類似物,療效顯著的同時存在著耐藥性的問題。而板藍根是公認的有較好的抗病毒效果的中藥之一,與拉米夫定的結(jié)合可以有效的降低耐藥性以及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本課題主要對復方抗病毒顆粒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經(jīng)初步藥效學、毒理學研究表明,本品主成分拉米夫定、板藍根最優(yōu)比例為1:10。通過篩選處方,最后確定處方組成及比例為:拉米夫定3 g,板藍根30.0 g,玉米淀粉66.9 g,硬脂酸鎂0.1 g,水45.6 g。通過分析處方中拉米夫定的理化性質(zhì)及特點,對其溶出度及異構(gòu)體制定了相應的檢查法,并確定了本品的含量測定方法。本品的溶出度根據(jù)溶出度與釋放度測定法,以0.1mol/L的HCL 900 mL為溶出介質(zhì)...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綜述
1.1 中西藥復方制劑的研究概況
1.1.1 中西藥復方制劑的概述
1.1.2 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優(yōu)勢與前景展望
1.2 拉米夫定的研究概況
1.2.1 拉米夫定基本情況
1.2.2 拉米夫定的上市情況
1.2.3 藥理作用
1.2.4 藥代動力學研究
1.2.5 安全性問題
1.2.6 總結(jié)
1.3 板藍根的研究概況
1.3.1 板藍根概述
1.3.2 板藍根藥理活性
1.3.3 板藍根的質(zhì)量控制與評價
第二章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制劑工藝研究
2.1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處方組成
2.2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處方篩選
2.3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工藝及優(yōu)化
第三章 復方抗病毒顆粒質(zhì)量控制研究
3.1 拉米夫定的質(zhì)量研究
3.1.1 實驗材料
3.1.2 試驗內(nèi)容
3.1.2.1 對映體檢查
3.1.2.2 溶出度檢查
3.1.2.3 含量檢查
3.1.2.4 微生物限度
3.2 板藍根質(zhì)量控制
3.2.1 試劑與試藥
3.2.2 溶液配制
3.2.3 鑒別試驗
3.2.4 討論
第四章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穩(wěn)定性研究
4.1 考察項目與檢測方法
4.1.1 對映體檢查
4.1.2 溶出度檢查
4.1.3 含量測定
4.2 考察方法與試驗結(jié)果
4.2.1 影響因素試驗
4.2.2 加速試驗
4.3 小結(jié)
第五章 總結(jié)
5.1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處方工藝
5.2 拉米夫定的質(zhì)量控制
5.2.1 溶出度檢查方法研究
5.2.2 異構(gòu)體檢查方法研究
5.2.3 含量測定方法研究
5.3 板藍根質(zhì)量控制
5.3.1 定性方面
5.4 抗病毒顆粒穩(wěn)定性研究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HBV人工轉(zhuǎn)錄因子與拉米夫定抗HBV作用的比較研究[J]. 劉濟銘,陳聰,羅偉,蔣清虎,胡惠文,魏旭福,劉銳,吳忠均.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4(23)
[2]恩替卡韋、拉米夫定治療HBeAg陰性乙型肝炎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12周療效比較[J]. 葉非,過建春,裘云慶,李曉鷗,荀運浩.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14 (03)
[3]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優(yōu)勢與展望[J]. 劉雪筠,奚俊杰,付俊美,王卓藝. 黑龍江醫(yī)藥. 2013(06)
[4]板藍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學成分及其活性研究[J]. 何立巍,董偉,楊婧妍,李祥,李偉. 中草藥. 2013(21)
[5]板藍根中3種核苷成分的多波長HPLC測定及主成分分析[J]. 尚曉娜,宋平順,李士博,何祿仁,趙建邦,丁永輝. 中成藥. 2012(09)
[6]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 肖朗,戚敬虎,石小楓,孫銀春,顏賢忠,任紅.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2 (06)
[7]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出現(xiàn)應答不佳情況分析[J]. 胡曉武,張振華,李旭.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2 (12)
[8]關于我國中西藥復方制劑科學監(jiān)管的思考[J]. 于江泳,余伯陽,錢忠直. 中國中藥雜志. 2011(11)
[9]板藍根有效部位的抗病毒藥效研究[J]. 程妍,李祥,陳建偉,何立巍,王瑩瑩.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1(02)
[10]中藥大質(zhì)量觀及實踐[J]. 肖小河,金城,鄢丹,王伽伯,袁海龍,趙艷玲. 中草藥. 2010(04)
博士論文
[1]板藍根質(zhì)量生物評價與控制方法的研究及應用[D]. 李寒冰.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418455
【文章來源】:河南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綜述
1.1 中西藥復方制劑的研究概況
1.1.1 中西藥復方制劑的概述
1.1.2 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優(yōu)勢與前景展望
1.2 拉米夫定的研究概況
1.2.1 拉米夫定基本情況
1.2.2 拉米夫定的上市情況
1.2.3 藥理作用
1.2.4 藥代動力學研究
1.2.5 安全性問題
1.2.6 總結(jié)
1.3 板藍根的研究概況
1.3.1 板藍根概述
1.3.2 板藍根藥理活性
1.3.3 板藍根的質(zhì)量控制與評價
第二章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制劑工藝研究
2.1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處方組成
2.2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處方篩選
2.3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工藝及優(yōu)化
第三章 復方抗病毒顆粒質(zhì)量控制研究
3.1 拉米夫定的質(zhì)量研究
3.1.1 實驗材料
3.1.2 試驗內(nèi)容
3.1.2.1 對映體檢查
3.1.2.2 溶出度檢查
3.1.2.3 含量檢查
3.1.2.4 微生物限度
3.2 板藍根質(zhì)量控制
3.2.1 試劑與試藥
3.2.2 溶液配制
3.2.3 鑒別試驗
3.2.4 討論
第四章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穩(wěn)定性研究
4.1 考察項目與檢測方法
4.1.1 對映體檢查
4.1.2 溶出度檢查
4.1.3 含量測定
4.2 考察方法與試驗結(jié)果
4.2.1 影響因素試驗
4.2.2 加速試驗
4.3 小結(jié)
第五章 總結(jié)
5.1 復方抗病毒顆粒的處方工藝
5.2 拉米夫定的質(zhì)量控制
5.2.1 溶出度檢查方法研究
5.2.2 異構(gòu)體檢查方法研究
5.2.3 含量測定方法研究
5.3 板藍根質(zhì)量控制
5.3.1 定性方面
5.4 抗病毒顆粒穩(wěn)定性研究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HBV人工轉(zhuǎn)錄因子與拉米夫定抗HBV作用的比較研究[J]. 劉濟銘,陳聰,羅偉,蔣清虎,胡惠文,魏旭福,劉銳,吳忠均.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14(23)
[2]恩替卡韋、拉米夫定治療HBeAg陰性乙型肝炎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12周療效比較[J]. 葉非,過建春,裘云慶,李曉鷗,荀運浩.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14 (03)
[3]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優(yōu)勢與展望[J]. 劉雪筠,奚俊杰,付俊美,王卓藝. 黑龍江醫(yī)藥. 2013(06)
[4]板藍根抗病毒有效部位的化學成分及其活性研究[J]. 何立巍,董偉,楊婧妍,李祥,李偉. 中草藥. 2013(21)
[5]板藍根中3種核苷成分的多波長HPLC測定及主成分分析[J]. 尚曉娜,宋平順,李士博,何祿仁,趙建邦,丁永輝. 中成藥. 2012(09)
[6]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 肖朗,戚敬虎,石小楓,孫銀春,顏賢忠,任紅.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2 (06)
[7]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出現(xiàn)應答不佳情況分析[J]. 胡曉武,張振華,李旭.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2 (12)
[8]關于我國中西藥復方制劑科學監(jiān)管的思考[J]. 于江泳,余伯陽,錢忠直. 中國中藥雜志. 2011(11)
[9]板藍根有效部位的抗病毒藥效研究[J]. 程妍,李祥,陳建偉,何立巍,王瑩瑩.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1(02)
[10]中藥大質(zhì)量觀及實踐[J]. 肖小河,金城,鄢丹,王伽伯,袁海龍,趙艷玲. 中草藥. 2010(04)
博士論文
[1]板藍根質(zhì)量生物評價與控制方法的研究及應用[D]. 李寒冰.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4184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4184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