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膽固醇逆向轉運探討脾虛對高脂血癥的影響及時效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1-03-24 01:43
目的研究不同時間點脾虛對高脂血癥大鼠膽固醇逆向轉運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探討脾虛膏脂轉輸障礙的機制及時效性。方法實驗分3個時間點(2周,10周,16周),其中2周為脾虛造模時間,第10周即高脂喂養(yǎng)8周,16周為高脂喂養(yǎng)14周,在2周、10周及16周末分別取材。脾虛組采用飲食不節(jié)加力竭游泳的復合方法造脾虛模型。正常對照組、脾虛組喂飼基礎飼料,高脂組、脾虛高脂組喂飼高脂飼料,自由攝食,飲水不限。在2周末正常對照組和脾虛組各6只取材。在10周和16周末正常對照組、脾虛組、高脂組、脾虛高脂組各6只取材。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TC、TG、LDL-C、HDL-C含量;間苯三酚法檢測大鼠D-木糖排泄率;碘-淀粉比色法檢測血清淀粉酶活力;HE染色觀察肝臟細胞形態(tài)變化;ELISA法檢測血清PLTP、LCAT、CETP含量。結果脾虛造模2周后,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脾虛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顯降低(P<0.01)。第10周末,與正常對照組相比,脾虛組和脾虛高脂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明顯降低(P<0.01)。與脾虛組相比,脾虛高脂組大鼠尿D-木糖排泄率及AMS含量有進一步下...
【文章來源】: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20,38(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時間階段各組大鼠肝臟組織HE染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冠心病患者血漿LCAT水平與HDL亞類組成的關系[J]. 丁嵐,田英,林國平,陳志軍,張彩平,王小鷗,陳浩,龍石銀.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3(07)
[2]參苓白術散對脾虛證小鼠血清淀粉酶、D-木糖、胃泌素及小腸組織學變化的研究[J]. 雷英,賀志有,劉麗莎,張帆,侯茜.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2(02)
[3]高脂血癥的基本病機探討[J]. 楊勝蘭. 中醫(yī)雜志. 2005(11)
[4]膽固醇酯轉運蛋白基因型研究進展[J]. 閆衛(wèi)利. 醫(yī)學綜述. 2002(04)
[5]高脂血癥中醫(yī)病因病機探討[J]. 錢衛(wèi)東,莊德成,朱學云,錢小奇. 湖北中醫(yī)雜志. 2001(11)
[6]王綿之教授治療高脂血癥學術思想及經驗[J]. 鄭貴力,王煦,王綿之.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0(02)
本文編號:3096810
【文章來源】: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20,38(07)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時間階段各組大鼠肝臟組織HE染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冠心病患者血漿LCAT水平與HDL亞類組成的關系[J]. 丁嵐,田英,林國平,陳志軍,張彩平,王小鷗,陳浩,龍石銀.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3(07)
[2]參苓白術散對脾虛證小鼠血清淀粉酶、D-木糖、胃泌素及小腸組織學變化的研究[J]. 雷英,賀志有,劉麗莎,張帆,侯茜.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2(02)
[3]高脂血癥的基本病機探討[J]. 楊勝蘭. 中醫(yī)雜志. 2005(11)
[4]膽固醇酯轉運蛋白基因型研究進展[J]. 閆衛(wèi)利. 醫(yī)學綜述. 2002(04)
[5]高脂血癥中醫(yī)病因病機探討[J]. 錢衛(wèi)東,莊德成,朱學云,錢小奇. 湖北中醫(yī)雜志. 2001(11)
[6]王綿之教授治療高脂血癥學術思想及經驗[J]. 鄭貴力,王煦,王綿之.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0(02)
本文編號:30968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309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