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中藥注射劑與4種常用輸液連續(xù)滴注后混合液的穩(wěn)定性考察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06:00
目的:考察12種中藥注射劑與4種常用輸液連續(xù)滴注后混合液的穩(wěn)定性,為臨床合理、規(guī)范和安全使用中藥注射劑提供參考。方法:將12種中藥注射劑按照說明書要求配制成靜脈輸液,與不同輸液連續(xù)滴注,觀察并測定成品輸液、連續(xù)滴注后混合液的穩(wěn)定性。結果:成品輸液隨著放置時間的延長,外觀、p H值無明顯變化,但不溶性微粒呈增多趨勢;連續(xù)滴注后混合液的p H值無明顯變化,但不溶性微粒數(shù)量明顯增多;部分注射液與碳酸氫鈉連續(xù)滴注后,混合液顏色變深。結論:使用中藥注射劑應根據(jù)其說明書并參考藥物主要成分的理化性質選擇溶媒,連續(xù)滴注時不應將含電解質輸液作為間隔液,應使用和前后兩藥均相容的溶媒作為間隔液且不可長時間放置后再靜脈滴注。
【文章來源】:抗感染藥學. 2020年07期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實驗儀器
1.1.2 實驗用藥
1.1.3 常用溶媒
1.1.4 常用輸液
1.2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與常用輸液配伍后不同時間點成品輸液的變化
2.1.1與NS配伍后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變化
2.1.2 與5%GS配伍后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變化
2.2 與4種輸液連續(xù)滴注后混合液的變化
2.2.1 與4種輸液配伍后NS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的變化
2.2.2 與4種輸液配伍后5%GS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的變化
3 討論
3.1 溶媒的選擇
3.2 成品輸液的穩(wěn)定性
3.2.1 外觀與性狀
3.2.2 pH值的變化
3.2.3 不溶性微粒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藥注射劑類過敏反應機制的研究進展[J]. 楊藝帆,謝家駿,陳錳,宋艷榮,黃怡文. 中成藥. 2019(08)
[2]注射用丹參多酚酸穩(wěn)定性研究及其穩(wěn)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的建立[J]. 曹雪曉,王蕾,任曉亮,王萌,鄧雁如.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20(02)
[3]靜配中心中藥注射劑用藥醫(yī)囑存在問題分析[J]. 朱余春,夏愛波. 北方藥學. 2019(05)
[4]靜配中心規(guī)范化管理對降低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作用[J]. 有曼,何廣宏,陳潔,曹鵬飛. 臨床研究. 2019(02)
[5]基于296200例的中藥注射劑臨床安全性集中監(jiān)測研究的系統(tǒng)評價[J]. 李晴,李蓓蓓,鄭文科,張俊華.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19(01)
[6]血必凈注射液致重癥過敏反應的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 王立丹,張曉燕,杜梅,李鳳蕾,張媛媛,王偉美.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8(12)
[7]不溶性微粒引發(fā)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因及分析[J]. 劉文清,王玥,杜守穎,肖瑤. 藥物評價研究. 2019(03)
[8]我院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研究[J]. 馬鳴,尋廣蘇. 海峽藥學. 2017(12)
[9]中西醫(yī)聯(lián)合用藥不良反應及應對策略的研究進展[J]. 鄧瀟,鄭寶鈞,李秀英,陳林木,劉燕,陳超.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68)
[10]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研究進展[J]. 譚樂俊,王萌,朱彥. 中國中藥雜志. 2014(20)
碩士論文
[1]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研究[D]. 費汝倩.中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31265
【文章來源】:抗感染藥學. 2020年07期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實驗儀器
1.1.2 實驗用藥
1.1.3 常用溶媒
1.1.4 常用輸液
1.2 方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與常用輸液配伍后不同時間點成品輸液的變化
2.1.1與NS配伍后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變化
2.1.2 與5%GS配伍后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變化
2.2 與4種輸液連續(xù)滴注后混合液的變化
2.2.1 與4種輸液配伍后NS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的變化
2.2.2 與4種輸液配伍后5%GS混合液中微粒數(shù)的變化
3 討論
3.1 溶媒的選擇
3.2 成品輸液的穩(wěn)定性
3.2.1 外觀與性狀
3.2.2 pH值的變化
3.2.3 不溶性微粒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藥注射劑類過敏反應機制的研究進展[J]. 楊藝帆,謝家駿,陳錳,宋艷榮,黃怡文. 中成藥. 2019(08)
[2]注射用丹參多酚酸穩(wěn)定性研究及其穩(wěn)定性指示性分析方法的建立[J]. 曹雪曉,王蕾,任曉亮,王萌,鄧雁如.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20(02)
[3]靜配中心中藥注射劑用藥醫(yī)囑存在問題分析[J]. 朱余春,夏愛波. 北方藥學. 2019(05)
[4]靜配中心規(guī)范化管理對降低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作用[J]. 有曼,何廣宏,陳潔,曹鵬飛. 臨床研究. 2019(02)
[5]基于296200例的中藥注射劑臨床安全性集中監(jiān)測研究的系統(tǒng)評價[J]. 李晴,李蓓蓓,鄭文科,張俊華. 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 2019(01)
[6]血必凈注射液致重癥過敏反應的臨床特征及危險因素分析[J]. 王立丹,張曉燕,杜梅,李鳳蕾,張媛媛,王偉美.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18(12)
[7]不溶性微粒引發(fā)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原因及分析[J]. 劉文清,王玥,杜守穎,肖瑤. 藥物評價研究. 2019(03)
[8]我院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研究[J]. 馬鳴,尋廣蘇. 海峽藥學. 2017(12)
[9]中西醫(yī)聯(lián)合用藥不良反應及應對策略的研究進展[J]. 鄧瀟,鄭寶鈞,李秀英,陳林木,劉燕,陳超.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68)
[10]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研究進展[J]. 譚樂俊,王萌,朱彥. 中國中藥雜志. 2014(20)
碩士論文
[1]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及影響因素研究[D]. 費汝倩.中南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312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931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