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菖蒲黃酮FEA對LPS誘導RAW264.7細胞炎癥反應的改善作用研究
【部分圖文】:
見圖1D,與空白組相比,LPS組的IL-6含量升高,具有極顯著差異(P<0.01)。與LPS組相比,向RAW264.7細胞中添加濃度為0.1μg/mL的海菖蒲黃酮FEA時,IL-6濃度有所下降,但是差異不顯著,添加海菖蒲黃酮FEA的濃度超過1μg/mL時,IL-6濃度繼續(xù)下降,具有顯著性或極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說明海菖蒲黃酮FEA可以抑制IL-6的分泌。2.2 海菖蒲黃酮FEA對NF-?B信號通路的抗炎癥機制研究
如圖2A、B所示,與空白組相比,1μg/mL的LPS刺激RAW264.7細胞后,I?Bα的相對蛋白表達量顯著減少,P-I?Bα的相對蛋白表達量顯著增加,LPS刺激作用使I?Bα蛋白被磷酸化;與LPS組相比,經(jīng)過不同濃度的海菖蒲黃酮FEA處理過的RAW264.7細胞,I?Bα的相對蛋白表達量呈濃度依賴性顯著增加,P-I?Bα的相對蛋白表達量呈濃度依賴性顯著減少,說明海菖蒲黃酮FEA能夠抑制I?Bα的磷酸化從而抑制NF-?B信號通路的活化。2.2.2 海菖蒲黃酮FEA對p65、P-p65蛋白含量的影響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瑤;郭澤;王平;張沖;李麗婧;張雪梅;;蒲公英甾醇對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iNOS和COX-2表達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免疫學雜志;2015年10期
2 胡建軍;張丹丹;陳俊杰;陳成水;李玉蘋;;葛根素預處理對LPS誘導RAW264.7細胞活化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2年20期
3 周曉玲;張海;孟憲麗;胡泊洋;;三黃瀉心湯對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釋放炎性細胞因子影響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1年04期
4 白仲杰;任群利;俸婷婷;趙致;周英;林冰;;灰氈毛忍冬對LPS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炎癥因子的影響[J];山地農(nóng)業(yè)生物學報;2015年02期
5 吳秀榮;梅全喜;林煥澤;梁林源;楊華;楊麗華;藍忠;;白木香葉提取物對LPS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炎癥因子的影響[J];今日藥學;2012年08期
6 魏靜;陳景瑞;苗琳;王亞東;樊官偉;;燈盞乙素對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炎癥介質(zhì)分泌的影響[J];天津中醫(yī)藥;2016年08期
7 姚侃男;馮彩珠;朱肖鴻;;枳椇子對LPS誘導的RAW264.7巨噬細胞產(chǎn)生細胞因子表達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7年08期
8 鄶一賀;顧取良;鄧慧君;亓翠玲;王麗京;;冬凌草甲素對LPS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J];廣東藥科大學學報;2017年02期
9 姜鮮;章卓;李曉冰;秦大蓮;陳美娟;劉劍;;積雪草苷對LPS刺激RAW264.7細胞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8年01期
10 王樂旬;吳惠娟;張盛昔;韋曲星;胡因銘;郭姣;;山楂酸對LPS誘導RAW264.7細胞炎癥反應的作用及機制[J];廣東藥科大學學報;2020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高源;大黃酸在LPS活化巨噬細胞中發(fā)揮抗炎與促炎雙向作用的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2 華永麗;當歸揮發(fā)油干預大鼠LPS炎癥模型的相關代謝物及代謝通路分析[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3 楊新靜;丹參酮ⅡA磺酸鈉對LPS誘導的小鼠腸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4 賀龍剛;青藤堿對RANKL和LPS誘導的破骨細胞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趙航;桂皮醛及其乳劑的藥代動力學特征和對LPS所致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7年
6 張萃;中藥對LPS誘導單核巨噬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差異蛋白質(zhì)分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7 程治強;人參皂苷Rg3對LPS誘導急性肺損傷小鼠的保護作用與機制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峰;槐定堿對LPS誘導RAW264.7巨噬細胞NF-κB信號通路的影響[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陳磊;山楂酸對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的抗炎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2019年
3 劉天旭;異槲皮苷對LPS誘導RAW264.7細胞產(chǎn)生炎癥因子的調(diào)控作用[D];桂林醫(yī)學院;2017年
4 胡夢君;化橘紅黃酮對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的抗炎作用及其機制探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7年
5 張夢雅;血根堿對LPS誘導的小鼠炎癥的防治作用及機制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6 楊海星;金銀花中新綠原酸對LPS誘導的RAW264.7細胞的抗炎作用及機制[D];西北大學;2015年
7 李金霞;樺褐孔菌多糖對弓形蟲感染RAW264.7細胞信號通路調(diào)控作用的硏究[D];延邊大學;2019年
8 黃亮;梓醇對脂多糖誘導的RAW264.7細胞炎癥的抑制作用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9 木尼薩·迪力夏提;阿里紅多糖對RAW264.7巨噬細胞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機制的初步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9年
10 萬昭;強骨康疏方對RAW264.7細胞向OC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初探[D];湖北民族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923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892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