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丹參藥對改善高血壓腎間質纖維化的臨床探討及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0 00:17
目的:通過觀察各組SHR(Spontaneous Hypertension Rat)腎間質纖維化的程度,探討黃芪-丹參藥對防治腎間質纖維化病理進程,維持腎臟結構、功能的藥效學;通過兩藥配伍研究其對腎臟結構、促纖維化因子表達及對腎臟內PI3K、AKT的蛋白質和mRNA表達的影響,探究黃芪-丹參配伍改善RIF的作用機制。方法:(1)45只16周齡SHR作為實驗組,9只同周齡WKY大鼠作為對照組,飼養(yǎng)至24周齡,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實驗組每組9只,共分為5組:H組(黃芪組)、D組(丹參組)、HD組(黃芪-丹參組)、X組(纈沙坦組)、M組(SHR模型組),對照組為W組(9只WKY)。(2)每組大鼠相應藥物灌胃干預(每只2ml/日),持續(xù)4周。(3)干預療程結束后,大鼠麻醉,主動脈取血,ELISA測血清AngⅡ、β2-MG等影響腎間質纖維化標志物的濃度。(4)提取大鼠腎臟標本,行HE染色與透射電鏡觀察腎臟形態(tài)、結構及組織病理變化。(5)免疫組化觀察腎臟組織中促纖維化細胞因子表達;(6)RT-PCR測試腎臟內PI3K、AKT的mRNA水平變化,WB測試腎臟內PI3K、AKT的蛋白質水平變化。結果:(1)各用藥組較M組相比,大鼠血清β2-MG含量均有降低,差異明顯(P0.05),其中以HD組血清指標含量最低,與其他用藥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M組對比,其余5組大鼠血清AngⅡ檢驗結果顯著下降(P0.05),其中以HD組效果最為明顯,與其他用藥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2)HE示:WKY組腎臟組織形態(tài)正常,無明顯病理表現(xiàn),其余各用藥組少見腎間質小灶纖維化,發(fā)現(xiàn)輕度增生的系膜,每系膜區(qū)細胞數(shù)量減少,少見炎性浸潤,可見少量蛋白管型,以HD組腎臟組織結構及形態(tài)最為正常,趨近于WKY組。(3)TEM示:各用藥組與M組對比,少量成纖維細胞聚集,細胞形態(tài)較正常,炎癥浸潤減輕,各細胞器較豐富,基底膜基本正常,偶見輕度增厚,其中HD組腎臟組織病理表現(xiàn)最優(yōu)。(4)IHC示:各組TGF-β1、CTGF受體表達存在明顯差異,其中以M組TGF-β1、CTGF陽性表達率最高,HD組及WKY組陽性表達率最低,其余用藥組較M組陽性表達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5)RT-PCR示:M組PI3K、AKT的mRNA表達與其余5組對比明顯增多(P0.05),其中以HD組抑制作用最為顯著;Western Blotting結果提示其余組別PI3K、AKT的蛋白表達量均較M組明顯抑制,以HD組抑制效果最為顯著。結論:(1)HD相伍可顯著改善SHR大鼠RIF的輕重,藥效學比較優(yōu)于H組、D組、X組;(2)黃芪-丹參藥對改善腎間質纖維化的藥理機制與其抑制SHR腎臟PI3K、AKT表達,阻斷PI3K/AKT通路激活密切相關。
【學位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285.5
【部分圖文】:
圖 1 血清β2 微球蛋白標志物含量鼠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的含量發(fā)現(xiàn),模型組與各用藥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及纈沙坦組、WKY 對照組與模型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但黃芪-丹參藥對效果好于單味中藥,且優(yōu)于纈沙坦組,詳見表 4、圖2。表 4 血清 AngⅡ標志物的含量 (X±S)注:*P<0.05 示與 SHR 模型組比較差異存在顯著性,**P<0.01 表示與 SHR 模型組比較具有極顯著性差異,ΔP<0.01 表示與黃芪-丹參組比較具有極顯著性差異。圖 2 血清 AngⅡ標志物含量1.4.3 HE 染色WKY 腎小球大小正常,系膜區(qū)未見明顯增生,腎小管上皮細胞形態(tài)正常,無腎小球硬化。SHR 模型組可見腎小球體積增大,系膜區(qū)增生,每系膜細胞數(shù)量 3~5 個,系膜基質擴大,少量腎小球局灶階段硬化,球囊黏連,毛細血管管腔擴張充血,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空泡變性,可見蛋白管型,腎間質小灶纖維化,炎細胞灶性浸潤,間質內小動脈肌層明顯增厚。黃芪組、丹參組、纈沙坦組可見腎小球體積稍增大,系膜區(qū)可見輕度增生,每系膜細胞數(shù)量 2~3 個,系膜基質輕度擴大,個別腎小球從局灶階段硬化,毛細血管輕度擴張,腎小球上皮細胞輕度腫脹,可見少量蛋白管型,炎細胞灶性浸潤;黃芪-丹參組組織較其他用藥組腎小球體積較正常,系膜區(qū)增生較輕,每系膜細胞數(shù)量 1~2 個
1.4.4 透射電鏡觀察腎臟組織如圖 4 所示,WKY 組細胞質豐富,細胞結構正常,基底膜結構正常,足突排列規(guī)則,無小管間質纖維化表現(xiàn),無炎癥浸潤;M 組細胞結構、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見明顯的足突融合,細胞質明顯減少,足突寬大,腎間質明顯水腫和細胞數(shù)增多,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47914
【學位單位】:山東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285.5
【部分圖文】:
圖 1 血清β2 微球蛋白標志物含量鼠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的含量發(fā)現(xiàn),模型組與各用藥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及纈沙坦組、WKY 對照組與模型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
但黃芪-丹參藥對效果好于單味中藥,且優(yōu)于纈沙坦組,詳見表 4、圖2。表 4 血清 AngⅡ標志物的含量 (X±S)注:*P<0.05 示與 SHR 模型組比較差異存在顯著性,**P<0.01 表示與 SHR 模型組比較具有極顯著性差異,ΔP<0.01 表示與黃芪-丹參組比較具有極顯著性差異。圖 2 血清 AngⅡ標志物含量1.4.3 HE 染色WKY 腎小球大小正常,系膜區(qū)未見明顯增生,腎小管上皮細胞形態(tài)正常,無腎小球硬化。SHR 模型組可見腎小球體積增大,系膜區(qū)增生,每系膜細胞數(shù)量 3~5 個,系膜基質擴大,少量腎小球局灶階段硬化,球囊黏連,毛細血管管腔擴張充血,腎小管上皮細胞腫脹,空泡變性,可見蛋白管型,腎間質小灶纖維化,炎細胞灶性浸潤,間質內小動脈肌層明顯增厚。黃芪組、丹參組、纈沙坦組可見腎小球體積稍增大,系膜區(qū)可見輕度增生,每系膜細胞數(shù)量 2~3 個,系膜基質輕度擴大,個別腎小球從局灶階段硬化,毛細血管輕度擴張,腎小球上皮細胞輕度腫脹,可見少量蛋白管型,炎細胞灶性浸潤;黃芪-丹參組組織較其他用藥組腎小球體積較正常,系膜區(qū)增生較輕,每系膜細胞數(shù)量 1~2 個
1.4.4 透射電鏡觀察腎臟組織如圖 4 所示,WKY 組細胞質豐富,細胞結構正常,基底膜結構正常,足突排列規(guī)則,無小管間質纖維化表現(xiàn),無炎癥浸潤;M 組細胞結構、形態(tài)不規(guī)則,可見明顯的足突融合,細胞質明顯減少,足突寬大,腎間質明顯水腫和細胞數(shù)增多,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方;姜紅;;腎小管上皮間質轉化的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7年04期
2 李秀;韓科強;石亞男;門素珍;李舒;孫孟華;董浩;盧景晶;馬麗娟;趙敏;李丹;劉巍;;熊去氧膽酸對異丙腎上腺素誘導的小鼠心肌纖維化的作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7年05期
3 李金霞;馬曉燕;;辨證論治高血壓腎損害[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5年07期
4 劉尚建;劉玉寧;沈存;柳紅芳;孫魯英;王世東;孫衛(wèi)衛(wèi);劉忠杰;王耀獻;;腎絡癥瘕聚散理論的三態(tài)四期初探[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5年04期
5 馮昱斌;方祝元;;高血壓腎損害的中醫(yī)藥治療與研究[J];安徽醫(yī)藥;2014年12期
6 許云;;阿托伐他汀對腎間質纖維化的作用及機制[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7 王麗穎;李元;宇文亞;史楠楠;韓學杰;;基于因子分析探討高血壓病中醫(yī)證候要素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3年12期
8 張志超;蔡田成;馬族嘯;孫鐵民;;以血管緊張素受體為靶點的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12年05期
9 危志強;黃翀;房向東;涂衛(wèi)平;;螺內酯治療腎間質纖維化的機制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2年22期
10 朱穎軍;高企賢;;PI3K/Akt/mTOR信號轉導通路與卵巢癌研究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9年02期
本文編號:28479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84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