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醋莪術活血化瘀物質(zhì)基礎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22 13:21
目的:中藥莪術是姜科植物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Valeton)、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和溫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 et C.Ling)的干燥根莖,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療淤血閉經(jīng),食積脹痛等癥,F(xiàn)代研究表明其有明顯的抗腫瘤、抗血管生成作用,是臨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雖然三種莪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大致相同,但成分卻有一定的差異。廣西莪術的化學成分與其活血化瘀的藥效之間的相關性研究還未見報道。因此本課題通過對廣西莪術活血化瘀藥效及其有效部位的化學成分進行探討,為其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實驗依據(jù)。方法:1.醋莪術活血化瘀有效劑量的確定。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成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造模不給藥),醋莪術高(3.72 g·kg~(-1))、中(1.86 g·kg~(-1))、低(0.93 g·kg~(-1))劑量組,每組8只。除正常對照組外,其余各組以每日冰水游泳和束縛建立寒凝氣滯血瘀模型,成模后連續(xù)給藥三天,于第四天取材,通過凝血時間、血液流變學等指標考察莪術活血化瘀的有效劑量。2.醋莪術活血化瘀有效部位的研究。SD大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即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造模不給藥),乙酸乙酯部位組(A)、醇部位組(B)、水部位組(C),造模成功后給以相應醋莪術提取物,以各組大鼠凝血時間、血液流變學、凝血酶原時間,部分活化凝血酶時間和凝血酶時間等指標評價藥效。3.醋莪術活血化瘀的有效部位的成分分離及結構鑒定。將提取到的有效部位上硅膠柱,依次以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15:1)、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10:1)、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10:3)、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2:1)、二氯甲烷:甲醇(15:1)、二氯甲烷:甲醇(1:1)梯度洗脫,再將量大的餾分過凝膠柱脫色素,通過制備液相分離純化后利用UV、ESI-MS、~1H-NMR、~(13)C-NMR、DEPT鑒定化合物結構。4.醋莪術有效部位中分得的單體成分進行活性初篩。以HUVEC和A549為模型,分別給以不同濃度梯度的姜黃素(陽性對照)和各單體成分,分別于給藥24 h、48 h后用MTT法檢測細胞存活率,考察各成分的抗血管生成和抗腫瘤活性。結果:1.醋莪術水煎液高(3.72 g·kg~(-1))、中(1.86 g·kg~(-1))、低(0.93 g·kg~(-1))劑量組均可縮短凝血時間,降低血漿、全血粘度以及全血高、中、低切相對指數(shù),提示其有抗凝的作用并呈劑量依賴性,醋莪術不同部位均顯示一定的抗凝血活性,其中以乙酸乙酯部位活血化瘀效果最佳。2.從醋莪術乙酸乙酯部位分離純化得到了7個單體成分,其中Zederone(1)、吉馬酮(2)、curzerene(5)、furanodienone(6)為倍半萜類化合物,1-(3,4-dihydroxy-phenyl)-7-(4-hydroxyphenyl)-(6E)-6-hepten-3-ol(3)、(3R,5R)-3,5-diacetoxy-1-(3,4-dihydroxyphenyl)-7-(4-hydroxyphenyl)heptane(4)、1,7-bis(4-hydroxyphenyl)hepta-4E-6E-dien-3-one(7)為姜黃素類化合物。3.分離得到的單體成分中,化合物3、4、6、7顯著抑制HUVEC的生長,表現(xiàn)出較好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衔3、5、6、7顯著抑制A549的生長,表現(xiàn)出較好的抗腫瘤作用。其中化合物7抗腫瘤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均優(yōu)于陽性對照姜黃素。結論:醋莪術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從其中分離得到的單體成分7具有較好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和抗腫瘤作用,可能是廣西醋莪術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學位單位】:廣東藥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7
【中圖分類】:R284;R285.5
【部分圖文】:
三種主要姜黃素類成分結構
方法得到的醋莪術乙酸乙酯部位成分分析驗中考慮到乙酸乙酯層極性較小,水提取效率低,為了提高乙酯直接回流提取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發(fā)現(xiàn)藥效很好。,為了節(jié)約能源,減少污染,擬采取萃取法提取乙酸乙酯改變對其中成分有何影響,因此我們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成分的影響。酸乙酯部位的制備:見第二章第二節(jié) 2.1 項下。酸乙酯部位的制備:取干燥的醋莪術飲片,打粉后以 8 倍in,過濾,合并濾液,減壓回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酸乙酯部位,剩余水層即為水部位。圖如下:
化合物1的1H-NMR譜
【學位單位】:廣東藥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7
【中圖分類】:R284;R285.5
【部分圖文】:
三種主要姜黃素類成分結構
方法得到的醋莪術乙酸乙酯部位成分分析驗中考慮到乙酸乙酯層極性較小,水提取效率低,為了提高乙酯直接回流提取得到的乙酸乙酯部位,發(fā)現(xiàn)藥效很好。,為了節(jié)約能源,減少污染,擬采取萃取法提取乙酸乙酯改變對其中成分有何影響,因此我們分析了不同提取方法成分的影響。酸乙酯部位的制備:見第二章第二節(jié) 2.1 項下。酸乙酯部位的制備:取干燥的醋莪術飲片,打粉后以 8 倍in,過濾,合并濾液,減壓回收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酸乙酯部位,剩余水層即為水部位。圖如下:
化合物1的1H-NMR譜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杰;古金華;馮鈺;陳偉強;葉連寶;;莪術油中吉馬酮的分離、純化及結構鑒定[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5年11期
2 蔡穎;宋s
本文編號:28244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824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