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中藥論文 >

山藿香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04:54
【摘要】:山藿香,又名血見愁,為唇形科香科科屬植物。最早記載于清康熙末年何諫約所撰的《生草藥性備要》,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消腫的功效,臨床上用于治療吐血、腸風下血、婦科崩漏、跌打損傷、病毒性結膜炎以及糖尿病等。本課題從山藿香的綜合利用角度出發(fā),結合傳統(tǒng)醫(yī)學的記載,對山藿香的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進行了探究,通過體外止血實驗方法,初步篩選出山藿香止血活性部位,同時還對山藿香的抗腫瘤活性進行了探究,為其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了依據(jù),以期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該藥用資源。本文以山藿香為研究對象,通過超聲加熱乙醇溶劑提取法,反復采用凝膠柱色譜、硅膠柱色譜、薄層層析等諸多技術手段,從山藿香的三部分萃取物中共分離得到11個化合物單體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等方法,鑒定了這些化合物的結構:20β-羥基熊果酸(20β-hydroxy ursolic acid,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羽扇豆醇(lupeol,3)、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4)、木犀草素(luteolin,5)、槲皮素(quercetin,6)、芹菜素(apigenin,7)、胡蘿卜苷(daucosterol,8)、芹菜素-7-O-葡萄糖苷(apigenin-7-O-glucoside,9)、化合物(10)和(11),其中化合物(1)、(3)、(7)、(9)均為首次從山藿香中分離得到;衔(10)和(11)結構進一步鑒定中。通過體外止血實驗方法初步篩選山藿香止血活性部位。分別對山藿香的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以及萃余水相部分,分別以血漿復鈣時間測定法、試管法、凝血板法探究其體外凝血活性。結果顯示乙酸乙酯萃取物可顯著縮短凝血時間和血漿復鈣時間,正丁醇萃取物也具有一定的縮短凝血時間和血漿復鈣時間的效果。山藿香石油醚萃取物對體外凝血時間和血漿復鈣時間沒有明顯影響,萃余水相部分可縮短體外凝血時間,但對血漿復鈣時間無明顯影響。要進一步研究山藿香的凝血作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究其體內(nèi)止血效果。通過MTT法和CCK-8法檢測山藿香四部分萃取物和四種單體化合物的抗腫瘤活性。選取人食管癌細胞EC-109和人宮頸癌Hela細胞兩種細胞株,對山藿香的四種萃取物和四種單體化合物進行了體外抗腫瘤實驗,結果表明山藿香正丁醇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對兩種癌細胞均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根據(jù)計算得到乙酸乙酯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對EC-109細胞的IC_(50)值分別為46.69μg/mL和30.07μg/mL,對Hela細胞的IC_(50)值分別為37.87μg/mL和40.56μg/mL,石油醚萃取物和水相萃取物無明顯抗腫瘤效果。對4種單體化合物羽扇豆醇、芹菜素、芹菜素-7-O-葡萄糖苷及20β-熊果酸進行抗腫瘤活性的測定,結果顯示四種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腫瘤活性。四種化合物對EC-109細胞的IC_(50)值分別為1.098 mg/mL、0.2705 mg/mL、0.3191 mg/mL、2.279 mg/mL。四種化合物對Hela細胞的IC_(50)值分別為1.4970 mg/mL、0.2325 mg/mL、0.2735mg/mL、1.0975mg/mL。
【圖文】:

藿香,實驗流程,活性實驗,單體化合物


圖 2-1 山藿香不同萃取部位分離純化實驗流程Figure. 2-1 the different extracts and purification experiment process of Shanhuoxiang圖 2-2 山藿香不同萃取部位及單體化合物活性實驗流程Figure 2-2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for different extracts and bioactive experiment activity of

流程圖,藿香,活性實驗,單體化合物


16圖 2-2 山藿香不同萃取部位及單體化合物活性實驗流程Figure 2-2 Experimental procedures for different extracts and bioactive experiment activity ofShanhuoxiang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284;R2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小農(nóng);;環(huán)境污染與中國常見癌癥流行趨勢[J];科技導報;2014年26期

2 楊柯君;;全球癌癥狀況最新數(shù)據(jù)更新[J];上海醫(yī)藥;2014年02期

3 劉本國;楊繼國;邱曉斌;張瑞婷;寧正祥;;芹菜素的制備、鑒定與純化的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3年12期

4 李斌;楊全軍;郭澄;;癌癥惡病質的診斷及藥物治療進展[J];中國腫瘤;2013年12期

5 曾紅梅;陳萬青;;中國癌癥流行病學與防治研究現(xiàn)狀[J];化學進展;2013年09期

6 劉偉;白素平;梁會娟;袁永亮;;小葉忍冬藤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0年07期

7 曾海波;曾榮今;姚飛;;中藥枸骨根中槲皮素的提取分離與鑒定[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8 陳勤奮;李佩;陳字;;常用止血藥物的合理應用[J];上海醫(yī)藥;2009年09期

9 田瑛;劉細橋;董俊興;;中藥地錦草芹菜素糖苷類化合物[J];藥學學報;2009年05期

10 粟婀娜;庾石山;裴月湖;;海紅豆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7年20期

,

本文編號:26771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771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6b5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