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丹參酮ⅡA(Tanshinone ⅡA,Tan ⅡA),它屬于菲醌類化合物。近年來,Tan ⅡA在臨床上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銀屑病、特應性皮炎及其他炎癥相關(guān)疾病的治療和預防~([1])。由于Tan ⅡA屬于強脂溶性成分,難溶于水,遇光、熱時易分解,透皮吸收差,極大的限制了其藥效的發(fā)揮~([2-3])。納米結(jié)構(gòu)脂質(zhì)載體(Nanostructure lipid carrier,NLC)是一種新型脂質(zhì)納米給藥系統(tǒng)~([4]),能夠顯著提高藥物的溶解度和穩(wěn)定性,增加藥物對皮膚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制備了丹參酮ⅡA納米結(jié)構(gòu)脂質(zhì)載體(Tan ⅡA-NLC)及其凝膠劑,并對Tan ⅡA-NLC及其凝膠劑進行了初步評價。主要結(jié)果如下:本文采用高壓乳勻法制備了Tan ⅡA-NLC,通過Box-Behnken設(shè)計-效應面法優(yōu)化處方,最終確定工藝條件為:避光條件下,5.86%GMS和2.94%Miglyol~?812水浴加熱成熔融狀態(tài),再向其中加入0.10%Tan ⅡA原料藥,混勻后作為油相。將1.00%的F68溶于蒸餾水中,加熱至相同溫度,作為水相。在70℃的條件下,將同溫度的油相滴入水相中,滴加完畢后持續(xù)攪拌20 min,轉(zhuǎn)速為2000 r·min~(-1),將得到的初乳以13300 r·min~(-1)的轉(zhuǎn)速高速剪切5次,每次1 min,再在12000 psi條件下均質(zhì)循環(huán)6次,室溫下用流動水冷卻固化,0.45μm微孔濾膜過濾。所得納米粒粒徑為(182±14)nm,多分散指數(shù)(PDI)為(0.1906±0.0245),Zeta電位為(-27.8±5.4)mV,包封率(EE)為86.44±9.26%,載藥量(DL)為0.98±0.18%,DSC及XRD的表征結(jié)果均表明Tan ⅡA以無定形狀態(tài)存在于NLC中。本文對Tan ⅡA-NLC的光穩(wěn)定性及體外評價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顯示,NLC能顯著降低光對Tan ⅡA的降解,光照24 h后僅下降7.04%;體外釋放試驗顯示,Tan ⅡA-NLC具有先突釋后緩釋的釋放行為,72 h累積釋放量為52.28%;體外透皮試驗結(jié)果顯示,在24 h時,Tan ⅡA-NLC的藥物累積透過量低于Tan ⅡA溶液,但其在表皮的藥物滯留量是Tan ⅡA溶液的3.06倍;Tan ⅡA在一定范圍內(nèi)以劑量依賴性的方式抑制HaCaT細胞增殖,與同質(zhì)量濃度的Tan ⅡA溶液相比,Tan ⅡA-NLC對HaCaT細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強。本文采用直接溶脹法制備丹參酮ⅡA納米結(jié)構(gòu)脂質(zhì)載體凝膠劑(Tan ⅡA-NLC-gel),在單因素考察的基礎(chǔ)上,應用星點設(shè)計-效應面法優(yōu)化處方,最終確定工藝條件為:稱取0.68 g卡波姆940置適量蒸餾水中溶脹24 h,再依次加入Tan ⅡA-NLC 50 mL、氮酮1.17 g、丙二醇8.95 g,混合均勻,邊攪拌邊加入20%三乙醇胺,直至pH值為5.5~6.5,最后加適量蒸餾水至100 g,即得皮膚滯留量為(17.12±2.38)μg·cm~(-2)的Tan ⅡA-NLC-gel。凝膠復溶后的粒徑、PDI、Zeta電位分別為(198±15)nm,0.218±0.022,(-43.5±4.6)mV;凝膠的pH值為6.07±0.11,粘度系數(shù)為(45.2±3.8)Pa.s,符合外用制劑的標準;穩(wěn)定性試驗結(jié)果表明Tan ⅡA-NLC-gel的穩(wěn)定性較好(室溫放置90天);藥效試驗結(jié)果顯示Tan ⅡA-NLC-gel在抗銀屑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療效,且對完整皮膚無刺激性。
【圖文】:
(c)圖 1 NLC 的不同類型Fig. 1 Different type of NLC結(jié)晶不完全型;瘜W性質(zhì)差異較大的固體脂質(zhì)和液體形成整齊的結(jié)晶結(jié)構(gòu),造成了晶格缺陷,,使藥物存儲

D 1-1 溶劑(A)、陰性對照溶液 (B)、Tan IIA 對照品 (C) 和 Tan IIA-NLC 供試品 (D) 的 HPLC 色圖Fig. 1-1 HPLC of solvent (A), negative reference solution (B), Tan IIA reference substance (C), and TaIIA-NLC sample (D).4.4 線性關(guān)系
【學位授予單位】:成都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3.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晨;任宗芬;李建理;胡進;王文蘋;;復方薄荷腦微乳原位凝膠劑的評價[J];中成藥;2015年12期
2 王蓮;夏登梅;李薇;;銀屑病樣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年09期
3 李德川;鮑秀琦;孫華;張丹;;丹參酮ⅡA對缺血性腦中風的神經(jīng)保護作用研究進展[J];藥學學報;2015年06期
4 叢軍茲;王丹;周楊;于蓮;;丹參酮ⅡA納米結(jié)構(gòu)脂質(zhì)載體的制備及體外評價[J];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5 張傳輝;賈成友;李微;趙鳳平;禹奇男;于金英;王云紅;楊榮平;;三七接骨凝膠膏劑的制備及體外透皮特性研究[J];中草藥;2015年05期
6 馬維娜;谷福根;;藥用凝膠劑的研究進展[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年12期
7 郭紅葉;閆小平;伊博文;鄭蕊;匡穎;;均勻設(shè)計法優(yōu)選祛斑凝膠劑基質(zhì)處方[J];中國中藥雜志;2013年23期
8 關(guān)翠雯;金晶;李佳;趙鐘祥;黃芝瑛;;丹參酮ⅡA激活Nrf2/ARE通路保護雷公藤甲素所致急性肝損傷[J];藥學學報;2013年09期
9 郭紅葉;伊博文;閆小平;王承華;劉宇;;新型輔料卡波姆在凝膠劑中應用現(xiàn)狀[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年17期
10 孫健;李東寧;閻鐵夫;何曉南;許薇;楊力;王莉麗;;丹參注射液對小鼠鼠尾表皮細胞分化及Th1/Th2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3年08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許賢會;阿維菌素納米脂質(zhì)體的制備及質(zhì)量控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
2645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4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