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管性癡呆(Vasulardementia,VD)是血管源因素所致的后天獲得性智能損害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為記憶力、認知力、情緒與行為等一系列異常改變。近年來,VD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F(xiàn)代醫(yī)學對VD具體發(fā)病機制至今尚不明確,因而無特效的治療手段,傳統(tǒng)中醫(yī)藥在VD的預防和治療中具有明顯的優(yōu)越性。本研究主要通過Morris水迷宮、HE染色、WB、PCR及蛋白組學,闡明五臟溫陽化瘀湯治療VD的效應機制。研究分為2個部分:中醫(yī)理論研究主要闡述了中醫(yī)對血管性癡呆病因病機與診斷和治療的認識,唐農教授學術思想研究,腦的功能與五臟的關系;立足于內陽外陰的陰陽本體結構理論來解讀血管性癡呆的病機和治療。實驗研究目的:復制血管性癡呆大鼠模型,觀察五臟溫陽化瘀湯干預血管性癡呆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及海馬病理學變化,研究五臟溫陽化瘀湯對PI3K/Akt/m TOR信號通路及BCL-2、BCL-XL、Caspase-9、Caspase-3凋亡蛋白的影響,研究五臟溫陽化瘀湯對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鑒定差異蛋白表達,探討五臟溫陽化瘀湯干預VD的效應機制。方法:(1)購買健康的雄性SPF級SD大鼠,采用反復夾閉雙側頸總動脈再灌注法復制血管癡呆大鼠模型,假手術組只予切開分離頸總動脈,不夾閉動脈,給予縫合。隨后隨機分為假手術組、模型組、中藥高劑量組、中藥低劑量組、西藥組一共5組;連續(xù)灌藥14天,再次進行Morris水迷宮實驗后,全部大鼠取材。(2)采用HE染色,觀察海馬組織神經元形態(tài)學變化;(3)采用WB、PCR檢測PI3K/Akt/m TOR信號通路及BCL-2、BCL-XL、Caspase-9、Caspase-3凋亡蛋白的表達,研究五臟溫陽化瘀湯對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4)采用應用iTRAQ/TMT標記結合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進行蛋白質組學研究,鑒定差異蛋白,判斷五臟溫陽化瘀湯對VD大鼠相關蛋白的影響。結果:(1)在Morris水迷宮實驗中:與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潛伏期明顯延長,跨越平臺次數(shù)明顯減少,表明其學習與記憶能力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模型組比較,治療各組潛伏期縮短,跨越平臺次數(shù)增加,表明學習與記憶能力有所回升,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西藥組比較,低劑量組大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與西藥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的學習和記憶能力優(yōu)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高劑量組學習和記憶能力優(yōu)于低劑量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五臟溫陽化瘀湯高劑量組的治療效果最好。(2)海馬組織HE染色顯示:相較于模型組,五臟溫陽化瘀湯治療組大鼠海馬組織病理損害得到改善,中藥高劑量組的作用較為顯著。(3)WB、PCR結果顯示:與空白組相比,模型組PI3K、Akt、m TOR、BCL-2、BCL-XL、Caspase-9、Caspase-3表達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模型組比較,中藥高劑量組與西藥組PI3K、Akt、m TOR、BCL-2和BCL-XL表達量均上調,中藥高劑量組與西藥組Caspase-9、Caspase-3表達下調,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西藥組相比,低劑量組的PI3K、Akt、m TOR、BCL-2、BCL-XL、Caspase-9、Caspase-3表達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的PI3K、Akt、m TOR、BCL-2、BCL-XL、Caspase-9、Caspase-3表達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低劑量組比較,中藥高劑量組的P I 3 K、A k t、m T O R、BCL-2、BCL-XL、Caspase-9、Caspase-3表達量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五臟溫陽化瘀湯高劑量組與西藥組治療效應無明顯差異。(4)蛋白組學結果顯示:與假手術組比較,VD模型中檢出的2倍以上差異蛋白(P0.05),23種上調,17種下調。與模型組比較,中藥治療組檢出2倍以上差異蛋白(P0.05)中16種上調,10種下調。差異蛋白表達水平聚類顯示:假手術組Cluster1區(qū)相關基因表達下調,Cluster2區(qū)Cluste4區(qū)相關蛋白表達上調;模型組Cluster1區(qū)相關蛋白表達上調,Cluster2區(qū)Cluste4區(qū)相關蛋白表達下調;中藥治療組Cluster1區(qū)相關蛋白表達下調,Cluster2區(qū)Cluste4區(qū)相關蛋白表達下調。結論:運用Morris水迷宮實驗、HE染色、WB、PCR及蛋白組學研究方法,其結果表明:五臟溫陽化瘀湯對VD大鼠的學習記憶能力有較為顯著的改善作用,可以抑制海馬神經細胞凋亡;五臟溫陽化瘀湯可能通過激活PI3K/Akt/mTOR信號通路,使BCL-2和BCL-XL表達上調,Caspase-9、Caspase-3表達下調,從而抑制神經細胞凋亡,發(fā)揮神經保護作用;五臟溫陽化瘀湯對血管性癡呆大鼠治療效應可能是通過調控的異常蛋白的表達來實現(xiàn)的。
【圖文】:
大鼠學習時間變化

大鼠跨越平臺次數(shù)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285.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新剛;武繼濤;;淺析從肝辨治血管性癡呆[J];中醫(yī)學報;2015年12期
2 唐農;;論作為中醫(yī)學理論原理支撐的七大基本法則[J];廣西中醫(yī)藥;2015年05期
3 吳永貴;;譚子虎教授血管性癡呆辨治經驗[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年10期
4 姜雄;況時祥;;益氣升陽活血法治療血管性癡呆早期機理探討[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年08期
5 賈媛媛;培春生;常銳碧;孟慶婷;殷紅;代蓉;;四逆湯加味對高脂血癥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5年07期
6 江玉;潘洪;閆穎;白雪;王明杰;;王明杰教授從風論治腦病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年03期
7 袁有才;李斌;王飛;;補陽還五湯治療血管性癡呆的藥理學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15年01期
8 王鴻;賀娟;;《內經》對《周易》陰陽思想的繼承與應用[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年10期
9 湯巧玲;郝宇;費占洋;賀娟;;張介賓“重陽”思想對《內經》陰陽理論的繼承與發(fā)展[J];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2014年04期
10 王菲;;血管性癡呆的分子機制及治療學研究進展[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吳永貴;加減薯蕷丸對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ERK5/BMK1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作用及機制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余磊;基于扶陽學派的溫肺降濁方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機理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3 張潔;《內經》陽氣理論及其對后世的影響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楊申;P38MAPK抑制劑對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細胞凋亡、Bcl-2、Caspase-3表達及其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3年
5 張海燕;五臟溫陽化瘀湯對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性癡呆大鼠作用機理的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一超;PI3K/Akt/mTOR信號通路對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CA1區(qū)自噬的調節(jié)作用[D];華北理工大學;2015年
,
本文編號:
26408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zhongyaolw/264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