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致肺遠達效應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致肺遠達效應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CT 槍彈傷 遠達效應 內皮素 皮質醇 應激反應
【摘要】:研究背景: 隨著軍事科技水平的發(fā)展,子彈致傷力的大幅度提升,導致四肢槍彈傷在戰(zhàn)傷的比率逐漸增高。槍彈對機體的損傷,除槍彈導致的直接彈道損傷外,與原發(fā)傷相隔較遠的遠隔器官也會發(fā)生損傷,即遠達效應。研究認為,槍彈傷所引發(fā)的遠達效應主要是由機體應激反應所致[1]。近年來,雖然國內外學者對遠達效應的致傷機制已有部分研究報道,但對遠隔臟器出現(xiàn)的損傷及其病情進展變化的特點研究較少,尤其是對槍彈傷所致遠隔臟器損傷早期的影像學表現(xiàn)以及影響這些表現(xiàn)的主要因素尚未見系統(tǒng)報道。該實驗在本課題組既往研究的基礎上為了進一步觀察豬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誘發(fā)的生理生化變化及肺損傷早期病理學的變化特點;觀察槍擊前給予抗損傷藥物防護(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維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絡血10mg)后,對豬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所致遠隔臟器肺損傷的防護效果,為今后篩選預防和早期診斷肢體槍彈傷對肺遠達效應損傷的有效指標。本研究擬采用64排螺旋CT,分析豬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致肺遠達效應損傷早期影像學的改變及其特點;動態(tài)檢測槍擊前以及槍擊后不同時間點血漿內皮素(ET)及皮質醇(COR)水平的變化,明確這些指標變化與槍擊損傷之間的關系,以期發(fā)現(xiàn)遠達損傷的發(fā)生機理,為有效監(jiān)測、預防和減輕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致肺遠達損傷提供可靠實驗依據(jù)。 目的: 明確豬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所致肺遠達效應的影像學、病理學及生物化學表現(xiàn)特點,探討肺遠達效應的特點及其發(fā)生機制;觀察抗損傷藥物對豬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所致肺遠達效應的防護效果,為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損傷的早期影像學診斷及救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實驗一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致肺的遠達效應研究 健康平原豬12只,雌雄不限,9~12月,45~55kg,由第四軍醫(yī)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自制木質固定架。實驗豬仰臥,將其四肢固定在固定架兩側。復制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動物模型,采用國產(chǎn)81-1式半自動步槍,子彈直徑為7.62mm,采用美國GE LightSpeed VCT(64排螺旋VCT),動物麻醉成功后,在致傷前,先行胸部VCT掃描及耳緣靜脈抽取靜脈血,作為自身對照用的傷前影像及生化資料。從一側下肢上段(股動脈前方1.0cm處)肌肉組織豐富處,避開骨骼和大血管,由內向外50cm近距離射擊致軟組織貫通傷,保證子彈著點準確,對側襯以自制子彈阻尼裝置。致傷后不清創(chuàng),立即包扎止血,分別于槍擊后5min、10min及25min各時間點行胸部VCT掃描及耳緣靜脈血采集,進行血漿ET及COR檢測。上述操作結束后,用10%氯化鉀10mg心內注射處死動物,即刻開胸,剪斷大血管放血,完整取出全肺,一部分肺標本在中性福爾馬林中固定,一部分肺標本參照影像學顯示的病變區(qū)取材,進行病理檢查。 實驗二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致肺遠達效應的防護研究 健康平原豬24只,,雌雄不限,8~12月,40~55kg。動物來源、致傷武器、麻醉及致傷方法均同實驗一。實驗的動物隨機分為藥物防護組與實驗組,每組12只。藥物防護組槍擊前3天給予抗損傷藥物(每天靜脈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維生素C2.0g、地塞米松2.0mg、安絡血10mg)。實驗組給予等量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致傷前,所有動物先行胸部VCT掃描及抽取耳緣靜脈血,作為自身對照用的傷前影像及生化資料。分別于致傷后5min,10min,25min及60min行胸部VCT掃描及耳緣靜脈血采集,進行血漿ET及COR檢測。上述操作結束后,方法同實驗一,處死動物并進行相關病理檢查。 結果: 1.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可致肺臟遠達效應損傷,在VCT圖像上表現(xiàn)為雙肺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條索狀、斑片狀及大片狀高密度影,邊緣模糊,密度欠均勻,周邊肺野顯示透光度減低,部分肺段出現(xiàn)實變改變。肺間質可見滲出,肺實質亦見炎性滲出,細支氣管炎癥改變。所有動物均無血氣胸表現(xiàn)。 2.槍擊后豬肺臟大體標本肉眼均可見肺表面大小程度不同的斑片狀出血,邊界清晰,呈暗紅色或鮮紅色,未見明顯臟層胸膜和肺實質破裂。給予抗損傷藥物的防護組豬肺臟大體標本肉眼僅見少量散在紅色出血點。光鏡下可見豬肺組織彌漫性出血,肺泡腔擴張、肺泡腔內充滿紅細胞,肺泡間隔增厚,呈蜂窩狀改變,血管明顯擴張、充血,肺間質出血、水腫,小葉出血、實變,支氣管粘膜組織內可見炎細胞浸潤。藥物防護組鏡下可見豬肺組織內少量出血,僅在少量肺泡腔內查見散在紅細胞,肺泡間隔稍增厚,其內伴有少量炎性滲出及少量炎細胞浸潤,血管輕度擴張。 3.血漿ET及COR水平在槍擊后呈明顯上升趨勢,槍擊后各時間點均較槍擊前升高,以槍擊后10min最為顯著(P0.05)。而藥物防護組槍擊后血漿ET及COR水平較槍擊前均有所增高,但ET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OR在槍擊后10min較槍擊前增高,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與未防護組(實驗組)相比較,增高的程度不顯著。 結論: 1.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可致肺遠達效應損傷,早期即可通過胸部VCT發(fā)現(xiàn)其影像學改變,病理組織學觀察也證實肺部間接損傷的存在,而且影像學的表現(xiàn)與病理改變傷情一致。 2.病理學觀察及生化研究提示應激反應參與了遠達效應致肺損傷的形成過程。 3.槍擊前給予抗損傷藥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豬下肢軟組織槍彈貫通傷致肺遠達效應的損傷。
【關鍵詞】:CT 槍彈傷 遠達效應 內皮素 皮質醇 應激反應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82
【目錄】:
- 縮略語表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4
- 文獻回顧14-24
- 實驗一 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致肺的遠達效應研究24-35
- 1 材料24-25
- 2 方法25-28
- 3 結果28-33
- 4 討論33-35
- 實驗二 豬下肢軟組織槍彈傷致肺遠達效應的防護研究35-44
- 1 材料35-36
- 2 方法36-37
- 3 結果37-41
- 4 討論41-44
- 小結44-45
- 參考文獻45-52
- 附錄52-54
- 個人簡歷和研究成果54-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興皋;;現(xiàn)代戰(zhàn)爭模式下康復醫(yī)學學科的準備和發(fā)展[J];東南國防醫(yī)藥;2006年05期
2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楊志煥,葉峰,劉良明,石權貴,宋俊,林秀來;高原高寒戰(zhàn)時環(huán)境肢體火器傷后應激反應的特點[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7期
3 殷作明,胡德耀,李素芝,葉峰,石權貴,宋俊,劉良明,楊志煥,陳永龍,劉安;高原高寒戰(zhàn)時環(huán)境豬肢體槍彈傷后T-AOC、SOD、MDA的特點變化及意義[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9期
4 張旭升;鄒利光;白莉;張松;王長征;梁開運;;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改變的HRCT定量研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5 馬茂,耿志琴,和新穎,孟紹菁;地塞米松抑制炎癥介質改善重癥急性胰腺炎的預后[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10期
6 張碧波;;重癥創(chuàng)傷患者血清IL-6、IL-8、IL-18及TNF-α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年06期
7 王瑋,王勁武,陳輝武,陸洲,蔡玲,方向東,劉潔,劉斌,趙耀;高原肝臟槍彈傷致肺間接損傷的CT表現(xiàn)和病理對照研究[J];放射學實踐;2004年09期
8 李長啟;王素鳳;李坤成;;X線平片和CT掃描對胸部創(chuàng)傷的診斷價值[J];放射學實踐;2009年09期
9 陸一農(nóng);李加壽;;高速投射物致遠達效應傷的實驗觀察[J];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1990年02期
10 梁朝革,賈連順,陳長青,丁真奇,翟文亮,練克儉;高速椎體火器貫通傷對早期代謝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5年06期
本文編號:7028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70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