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關聯(lián)網(wǎng)絡的空間輻射防護分子靶標的辨識與預測
發(fā)布時間:2021-02-08 05:00
空間輻射對航天員健康的危害制約人類的空間探索活動,對其中重離子成分的醫(yī)學防護研究是對抗空間輻射人體健康威脅的關鍵之一.本研究以地面裝置模擬空間輻射環(huán)境,用0.5和2 Gy劑量的碳離子(12C6+)輻照正常人淋巴母細胞AHH-1,照前0.5 h分別用兩種已知的輻射防護藥物處理細胞,照后4 h用基因表達芯片測量細胞基因表達譜,構建輻射損傷相關基因表達量調(diào)節(jié)網(wǎng)絡.運用基于模擬退火的迭代搜索算法辨識不同劑量12C6+輻照及防護藥物作用下的輻射相關基因激活子網(wǎng),依據(jù)節(jié)點的連接度預測出PPM1A, RIF1, CASP3, TFE3和RIN1等潛在的空間輻射損傷防護高關聯(lián)度基因.進一步的富集分析表明,這些基因顯著富集的分子功能類別主要與轉錄調(diào)節(jié)、激活子活性等有關;細胞定位類別主要是核體、染色體等;生物過程類別主要與信號轉導、RNA代謝和細胞定位調(diào)節(jié)等有關.進一步在Hela細胞上通過Western blotting實驗證明, 0.5和2 Gy劑量12C6+輻照后, RI...
【文章來源】:科學通報. 2020,65(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潛在輻射響應關鍵分子靶標的富集類別
碳離子(12C6+)輻照后RIF1基因的蛋白相對表達量變化情況.*表示P<0.05,**表示P<0.01.(a)0.5 Gy劑量12C6+輻照的情形;(b)2 Gy劑量12C6+輻照的情形
運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構建0.5 Gy劑量12C6+輻照、VND3207藥物干預,2 Gy劑量12C6+輻照、523藥物干預和2 Gy劑量12C6+輻照、VND3207藥物干預相關基因表達量調(diào)節(jié)網(wǎng)絡(圖S2),各基因表達量及其變化情況見表S1.辨識顯著差異表達基因激活子網(wǎng)(圖S1(b~d)),各子網(wǎng)節(jié)點屬性見表S2.篩選出子網(wǎng)中藥物處理組與輻照組相比基因表達量變化大于2倍的節(jié)點,作為潛在輻射損傷防護關鍵分子靶標(表2).這些基因顯著響應12C6+輻射,尤其是已有防護藥物作用,對輻射因素較為敏感,將其作為候選輻射損傷防護藥物靶標,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輻射防護藥物的篩選與藥效評價.同時可為重離子輻射致細胞損傷規(guī)律和分子機制的研究提供線索,在特異對抗空間輻射藥物發(fā)現(xiàn)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2.5 潛在輻射損傷防護高關聯(lián)度基因富集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載人深空探索中空間輻射防護技術的研究進展[J]. 趙磊,尚鈺軒,袁爽,何欣葉,宓東,孫野青. 科學通報. 2019(20)
[2]載人深空探索中空間輻射風險評估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J]. 趙磊,宓東,孫野青. 科學通報. 2018(16)
[3]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研究裝置HIRFL[J]. 夏佳文,詹文龍,魏寶文,原有進,趙紅衛(wèi),楊建成,石健,盛麗娜,楊維青,冒立軍. 科學通報. 2016(Z1)
[4]輻射致DNA損傷中DNA濃度的影響[J]. 孔福全,王瀟,倪嵋楠,隋麗,楊明建,趙葵. 科學通報. 2007(24)
[5]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J]. 趙保路. 科學通報. 2002(16)
[6]宇宙輻射對飛行人員淋巴細胞微核及血清過氧化脂質(zhì)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 陳蔚如,馮英進,劉絳光,張海麗,郭英,張巖,李華,段世英,孫天平,彭新濤,賈保山,趙俊賢. 科學通報. 2001(20)
本文編號:3023406
【文章來源】:科學通報. 2020,65(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潛在輻射響應關鍵分子靶標的富集類別
碳離子(12C6+)輻照后RIF1基因的蛋白相對表達量變化情況.*表示P<0.05,**表示P<0.01.(a)0.5 Gy劑量12C6+輻照的情形;(b)2 Gy劑量12C6+輻照的情形
運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構建0.5 Gy劑量12C6+輻照、VND3207藥物干預,2 Gy劑量12C6+輻照、523藥物干預和2 Gy劑量12C6+輻照、VND3207藥物干預相關基因表達量調(diào)節(jié)網(wǎng)絡(圖S2),各基因表達量及其變化情況見表S1.辨識顯著差異表達基因激活子網(wǎng)(圖S1(b~d)),各子網(wǎng)節(jié)點屬性見表S2.篩選出子網(wǎng)中藥物處理組與輻照組相比基因表達量變化大于2倍的節(jié)點,作為潛在輻射損傷防護關鍵分子靶標(表2).這些基因顯著響應12C6+輻射,尤其是已有防護藥物作用,對輻射因素較為敏感,將其作為候選輻射損傷防護藥物靶標,便于有針對性地進行輻射防護藥物的篩選與藥效評價.同時可為重離子輻射致細胞損傷規(guī)律和分子機制的研究提供線索,在特異對抗空間輻射藥物發(fā)現(xiàn)中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2.5 潛在輻射損傷防護高關聯(lián)度基因富集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載人深空探索中空間輻射防護技術的研究進展[J]. 趙磊,尚鈺軒,袁爽,何欣葉,宓東,孫野青. 科學通報. 2019(20)
[2]載人深空探索中空間輻射風險評估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J]. 趙磊,宓東,孫野青. 科學通報. 2018(16)
[3]蘭州重離子加速器研究裝置HIRFL[J]. 夏佳文,詹文龍,魏寶文,原有進,趙紅衛(wèi),楊建成,石健,盛麗娜,楊維青,冒立軍. 科學通報. 2016(Z1)
[4]輻射致DNA損傷中DNA濃度的影響[J]. 孔福全,王瀟,倪嵋楠,隋麗,楊明建,趙葵. 科學通報. 2007(24)
[5]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J]. 趙保路. 科學通報. 2002(16)
[6]宇宙輻射對飛行人員淋巴細胞微核及血清過氧化脂質(zhì)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J]. 陳蔚如,馮英進,劉絳光,張海麗,郭英,張巖,李華,段世英,孫天平,彭新濤,賈保山,趙俊賢. 科學通報. 2001(20)
本文編號:30234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30234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