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軍校學員乙肝免疫狀況調查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hepatitis B virus (HBV) infection and immunization status of military cadets,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litary cadets in the future. Methods: 1048 new students of grade 98 in a military school were selected. Hepatitis B HBsAg, anti-HBs and anti-HBc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age, sex, pre-school identity, living habits, past history and hepatitis B vaccine contact history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 Results: in 1048 serum samples, the positive rate of HBV markers was 35.69%. The single positive rate of HBsAg, anti-HBs was 0.28% and 31.77%, respectively. The total positive rates of anti-HBs and anti-HBc were 2%, and the double positive rates of HBsAg and anti-HBc were 1.62%. The positive rate of anti-HBs was different before admission to school, and the past history of hepatitis, the history of operation and the history of contact with hepatitis B were significant factors. Conclusion: there are still risk factors that may lead to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among the new cadets.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HBV carriers and taking hepatitis B vaccine vaccination measur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B in military cadets.
【作者單位】: 北京軍醫(yī)學院衛(wèi)生科 北京軍醫(yī)學院衛(wèi)生科 北京軍醫(yī)學院衛(wèi)生科
【分類號】:R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耀瑩;張清泉;徐守華;毛建偉;;某軍校學員訓練傷發(fā)生情況調查分析[J];人民軍醫(yī);2010年01期
2 竺稽定;江金倫;陳君斌;陳靜;;高校招生體檢HBsAg檢測結果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0年03期
3 畢慧;李云;;重慶某軍校營養(yǎng)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0年04期
4 ;《肝臟》雜志常用醫(yī)學名詞縮寫[J];肝臟;2010年01期
5 陳明;曾永;陳力榮;倪曉媚;;青田縣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況調查[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0年03期
6 邵繼平;馬利容;;溫嶺市2008年農村醫(yī)保學生乙肝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01期
7 朱麗霞;楊冰;;某高校新生接種重組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0年07期
8 吳謙;;護理工作中針刺傷的防護[J];醫(yī)療裝備;2010年03期
9 荀運浩;施軍平;過建春;石偉珍;劉長靈;;中醫(yī)體質和HBV感染結局的關聯及其與人類白細胞抗原-DQA1基因多態(tài)性的關系[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年02期
10 侯慶萍;李玉虎;蔣美娟;;中藥乙醇提取物對肝癌細胞中乙肝抗原抑制作用[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秀惠;田一梅;王憲波;李晶瑩;郝新潔;姚鵬;;中西醫(yī)結合治療618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臨床療效分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四次肝膽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2 鄒必英;;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的耐藥性分析及應對[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四次肝膽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3 劉永梅;李靜;;193例乙肝病毒B型與C型感染者有無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比較[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全國第十四次肝膽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4 劉文蘭;油紅捷;張紅月;高連印;穆陽;車念聰;楊錚;王歡;任曉萌;;一貫煎治療慢性肝炎藥理機制的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yè)委員會2009’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熊銳華;李景怡;陳貝克;張榮華;;青蒿琥酯對乙型肝炎病毒復制及肝癌細胞株HepG2.2.15凋亡的影響[A];第二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疾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6 楊海旺;劉少蕓;姜衍衛(wèi);王砥;胡俊義;陳建華;饒科峰;;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患者手紋分析[A];第二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疾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7 關幼波;趙伯智;;中醫(yī)對乙型肝炎的治療[A];中醫(yī)藥優(yōu)秀論文選(下)[C];2009年
8 王麗霞;聶克;;連翹藥理作用的研究概況[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實驗藥理分會第八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9 王禮鳳;;拉米夫定聯合小柴胡湯治療慢性乙肝臨床觀察[A];仲景醫(yī)學求真(續(xù)三)[C];2009年
10 劉忠文;雷平沖;陳玉清;張茵;;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肝炎病毒再激活預防的臨床研究[A];第12屆全國實驗血液學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孫兆秋 特約記者 杜善國 通訊員 佟本正;挫折,該怎樣面對[N];解放軍報;2010年
2 本報特約撰稿 王鴻章;俄陸軍新“掌門”任重而道遠[N];中國國防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魏靜;艱難診療話乙肝[N];大眾衛(wèi)生報;2010年
4 何四炎;保險經理人需要的兩大職業(yè)精神[N];中國保險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張鋒;20場訪談對話熱點 33位代表直面網絡[N];解放軍報;2010年
6 本報特約記者 于正興;融合帶來的效應[N];解放軍報;2010年
7 仲華;漫談外軍的榮譽激勵[N];解放軍報;2010年
8 張玉清 李國文 毛新華;鐵翼長虹[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9 海南日報記者 范南虹 通訊員 葉軍 特約記者 許環(huán)峰;被沈醉派往越緬邊境的特工[N];海南日報;2010年
10 魯鳳民 莊輝;預防乙肝病毒感染[N];北京科技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林;乙型肝炎病毒Tp相關蛋白抗干擾素作用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彭仙娥;乙型肝炎病毒在非酒精脂肪肝發(fā)生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潘金水;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與跳躍斷裂易位蛋白相互作用的驗證[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4 林芳;Th17在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特點及與預后相關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5 劉世建;乙型肝炎病毒突變與肝細胞癌關系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6 李謙;外周血單核細胞表型及功能與慢性乙型肝炎免疫低下的相關性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7 李磊;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陳金軍;基因型對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及動態(tài)變化的影響[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欒芳;乙肝病毒調控hTERT及ZHX2在肝細胞肝癌發(fā)生過程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10 沈立萍;慢性乙肝患病狀況調查與PD-1/PD-L1信號通路作為乙肝免疫治療靶位的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翁俊華;apoA-Ⅰ對乙型肝炎病毒啟動子的調控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張永良;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對新生兒T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D];暨南大學;2009年
3 劉晶晶;慢性乙肝病人核苷藥物誘導HBV基因變異檢測及意義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何川;β2糖蛋白I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親合力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吳義娟;HBV與HCV相關原發(fā)性肝癌臨床病理學特征及生存期比較[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黃唐嘉;肝癌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薛源;美洲大蠊提取物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8 郭向飛;乙型肝炎病毒體外感染人胎肝干細胞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9 任曉強;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BCP區(qū)變異檢測及其意義分析[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9年
10 江自成;拉米夫定聯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預防肝移植后乙肝病毒復發(fā)的系統評價[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05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50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