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的心理保障
[Abstract]:......
【分類號】:R8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建;;“只要奮斗,你也能成為航天員!”——蘇聯(lián)航天員科瓦廖諾克·弗·瓦與中國中學生對話側記[J];太空探索;2011年06期
2 皚雪;;航天員之夢[J];黃金時代(男仔女仔);2004年01期
3 計曉敏;;嘉興小學生與俄羅斯航天員“面對面”[J];太空探索;2011年07期
4 編輯部;朱九通;;《航天員》雜志編委會議暨創(chuàng)刊周年紀念[J];航天員;2006年06期
5 ;俄“聯(lián)盟”TMA20飛船成功返回地面[J];太空探索;2011年07期
6 文野未央;;“機器人航天員”的天路[J];國際太空;2011年08期
7 向天;;航天員的健康問題[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04年02期
8 ;人類登月[J];中華少年(DK少年百科);2011年07期
9 司馬杭;;太空行走[J];科學大觀園;2011年14期
10 吳國興;;如何與小行星親密接觸[J];太空探索;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岳茂興;鄒德威;張堅;劉志國;周雪峰;高鐵山;李成林;化楠;崔少杰;方偉武;張建中;;神舟四、五、六號航天員醫(yī)療保障的難點及其救護對策研究[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2 化楠;楊麗鳳;岳茂興;丁秀蘭;李建忠;;首次載人航天航天員在醫(yī)療救護直升機內的護理特點及其保障措施[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于志琛;李慶天;劉成林;姚漢亭;;航天員的營養(yǎng)供給量標準[A];中國生理科學會第三屆全國營養(yǎng)學術會議暨營養(yǎng)學會成立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81年
4 化楠;;載人航天航天員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傷情及其護理[A];2003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孫學建;;航天員心理負荷問題及其對策探討[A];第六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化楠;楊麗鳳;岳茂興;丁秀蘭;李建忠;;首次載人航天航天員在醫(yī)療救護直升機內的護理特點及其保障措施[A];2004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岳茂興;鄒德威;張堅;劉志國;崔少杰;方偉武;周雪峰;高鐵山;化楠;閔慶旺;楊善芝;;中國首飛航天員返回主著陸場區(qū)醫(yī)療保障及救護研究[A];《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社》第三屆組稿會暨急診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4年
8 化楠;;載人航天航天員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傷情及其護理[A];2005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學術論文集[C];2005年
9 化楠;岳茂興;劉志國;李建忠;;載人航天航天員發(fā)生意外傷情的醫(yī)院護理[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10 那宇;崔彥;;航天員腎結石發(fā)生的有關探討[A];2011年空間生命與生命起源暨航天醫(yī)學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小令 通訊員 陸唯怡 丁姍;“神七”出艙前翟志剛心跳72[N];蘇州日報;2008年
2 李鵬;中國女航天員選拔至少過五關[N];北京日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李鵬;新航天員選拔[N];北京科技報;2009年
4 記者 蘇大鵬 通訊員 張利文;第二批預備航天員開始選拔[N];經濟日報;2009年
5 記者 王婭莉;長城潤滑油啟動中國航天員體驗營[N];中國質量報;2008年
6 記者 王勇;長城潤滑油·中國航天員體驗營正式開營[N];科技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宋開文;“神七”航天員與災區(qū)孩子“遨游太空”[N];四川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宋麗芳;航天員體驗營讓營員過回太空“癮”[N];中國航天報;2008年
9 記者 李宣良;我國將新選產生5至7名航天員[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10 記者 趙鳳華;我國少年將走進航天城圓航天員夢[N];科技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自成;基于虛擬現(xiàn)實的航天器手控交會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2 許欣;頭低位條件下屈光不正人員眼內壓及眼灌注壓變化特點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3 王永春;模擬失重對人臍靜脈內皮細胞iNOS表達的影響及其轉錄調控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4 王建宇;艙外航天服關節(jié)力學特性測試機器人系統(tǒng)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5 李頂立;基于脈搏波的無創(chuàng)連續(xù)血壓測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崔彥;微重力環(huán)境下肝臟應激反應及超微結構變化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7 王林杰;前庭刺激影響認知腦過程的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8 張煜;MRI-Man可視化模型建立中彈性配準新方法及顯示方法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yī)大學;2003年
9 張麗艷;管理教練行為模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10 郝從均;模擬失重肺動脈反應性變化的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楊柱;航天員艙內活動對載人飛船姿態(tài)的擾動影響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2 周劍;航天員艙內運動采集與測量分析系統(tǒng)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3 孫會品;間斷性頭高位對模擬失重兔靜脈順應性和組織形態(tài)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任虎君;60天頭低位臥床期間振動和中藥對心腦血管功能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5 李松;航天員對地觀察望遠鏡設計與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徐志鵬;模擬飛船應急返回時+Gx對大鼠學習記憶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胡靜雅;報紙新聞話語綜合性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8 耿捷;30d頭低位臥床期間體育鍛煉對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9 杜杉杉;載人航天空間環(huán)境地面實驗艙環(huán)控系統(tǒng)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謝振剛;空間站用CO_2去除裝置吸附劑性能試驗研究及原理樣機研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960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196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