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重力條件下人體體液調節(jié)模型的分析與改進思考
[Abstract]:The results of spaceflight and simulated microgravity show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s between microgravity and existing microgravity models are the circulation of body fluid and electrolyte metabolism in low pressure region. The human body model of microgravity physiology research is indispensable in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physiological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microgravity on human body, so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human body simulation microgravity model. (HUT) and positive lower body pressure were used to measure cardiovascular parameters, humoral regulatory factors, renal excretion, and head-low bedrest (HDT) plus negative body pressure. 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indexes in spaceflight, the simulated microgravity model of human body, which is closer to the microgravity state, is selected, which makes it feasible.
【作者單位】: 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94
【分類號】:R852.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汪德生,孫磊,向求魯,任維;模擬失重或微重力條件下中心靜脈壓變化的研究進展[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9年06期
2 沈羨云,陳建和,孟京瑞,向求魯,王憲民,童伯倫;用脈圖方法觀察 2.5h 頭低位 15°傾斜期間心血管系統(tǒng)的變化[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7年03期
3 汪德生,向求魯,沈羨云,孟京瑞,董頎;7天頭低位臥床對人體心肺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8年03期
4 姜世忠,蔣昌林,李建軍,孫喜慶,吳興裕,喬宗林;加壓套帶對抗頭低位臥床模擬失重生理影響的作用[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8年03期
5 汪德生,向求魯,沈羨云,閆洪欣,董頎;頭低位臥床7天中腦循環(huán)功能的變化[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岱雅,孫喜慶,盧虹冰;失重對人體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影響的仿真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6期
2 王俊鋒;呂萍;劉長庭;郝從均;王德龍;;模擬失重對肺組織iNOS表達的影響及地塞米松的防治作用[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3 蔣昌林,姜世忠,李建軍,姚永杰,吳興裕,孫喜慶;21d頭低位臥床過程中套帶對抗心血管脫適應的作用[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9年05期
4 姚永杰,吳興裕,孫喜慶,郝衛(wèi)亞,韋應波,曹新生;24h頭低位臥床對心血管功能及立位應激反應的影響[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9年06期
5 張五星,詹長錄,耿喜臣,顏桂定,陸霞,初旭;旋轉床模擬推拉動作對腦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0年01期
6 仲崇發(fā),魯力立,楊靜生,趙國璇;頭低位-30°臥床肺循環(huán)血液動力學的改變[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0年01期
7 汪德生,任維,向求魯,孫磊;模擬微重力或微重力時血容量減少對立位耐力影響的研究進展[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0年02期
8 孫磊,向求魯,汪德生,任維;微重力與模擬微重力條件下的肺循環(huán)變化[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0年04期
9 姚永杰,吳興裕,孫喜慶,王忠波,蔣昌林,姜世忠;21d頭低位臥床期間腦底動脈血流動力學的變化(英文)[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1年01期
10 孫喜慶,姚永杰,吳興裕,郝衛(wèi)亞,姜世忠,喬宗林;21d頭低位臥床期間心功能的變化及最后一周下體負壓鍛煉的影響[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天志;模擬失重對大鼠肺循環(huán)影響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2 王俊鋒;模擬失重肺組織蛋白組學變化和藥物干預對一氧化氮表達及凋亡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9年
3 鄒琳;模擬失重所致人肺微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的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俊鋒;尾懸吊模擬失重對大鼠肺臟的影響[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2 馮岱雅;失重條件下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的仿真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3 耿捷;30d頭低位臥床期間體育鍛煉對下肢肌肉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7年
4 王霆;頭低位傾斜訓練對射擊射箭運動員腦電圖影響的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汪德生;小循環(huán)心功能檢測法及在航天醫(yī)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6年05期
2 章恒篤,王恒星;模擬36.5米氮氧飽和潛水26晝夜人的生理功能變化和安全減壓問題[J];海洋學報(中文版);1982年02期
3 沈羨云,向求魯,孟京瑞;4小時頭低位臥床期間腦阻抗圖的變化[J];中國空間科學技術;1992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士婉;微重力急性和慢性影響的機制[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88年02期
2 潘海林;微重力環(huán)境中重力梯度加速度引起的流體晃動運動[J];航天控制;1996年03期
3 姜羲,沈力平,鄭傳先,曾慶堂,范維澄;微重力下燃燒與航天艙內的防滅火技術[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6年04期
4 魏龍,王文華,王寶義,巨新,吳忠華,奎熱西,李毅軍,談曉臣,馬勉軍;微重力生長HgCdTe材料的微觀缺陷[J];核技術;2000年06期
5 孫磊,向求魯,汪德生,任維;微重力與模擬微重力條件下的肺循環(huán)變化[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0年04期
6 王高鴻,李根保,劉永定,童廣輝,劉學明,程爾同;空間微重力條件下小型水生閉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研究[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4年04期
7 張會興;微重力材料加工概況[J];中國航天;1989年05期
8 沈羨云;拋物線飛行產(chǎn)生短暫微重力時的循環(huán)充盈壓[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1993年03期
9 劉春輝;微重力科學與應用研究(下)[J];宇航學報;1997年02期
10 李云翔,岳寶增;微重時球形容器內液體自由晃動的數(shù)學模型[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桂蘭;劉寧;阮繼生;黃英;;微重力對鏈霉菌的生物學效應初探[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曲麗娜;陳海龍;畢蕾;黃增明;李瑩輝;;微重力下的氧化應激與藥物防護[A];第十一次中國生物物理學術大會暨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摘要集[C];2009年
3 江國健;張擎雪;莊漢銳;李文蘭;;化學爐設計及微重力環(huán)境下制備AlN復合材料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學與工程新進展(上)——2000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4 莊逢源;高振岳;李江;;回轉細胞培養(yǎng)反應器模擬微重力的機理探討[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生命專業(yè)委員會2003年中國空間生命科學與航天醫(yī)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3年
5 尹大川;商澎;;發(fā)展梯度磁場模擬微重力實驗技術[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6 孫樹津;高宇欣;李振涵;霍波;章燕;陳娟;龍勉;;細胞生物力學空間實驗裝置的研制[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7 尚桂軍;倉懷興;;空間蛋白質結晶室的優(yōu)化設計[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8 豐美福;;空間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干細胞與組織工程研究進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9 奚日升;;空間裝置微重力下性能的地基考核方法[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10 趙建福;;微重力氣液兩相流動與傳熱[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上海某高中政治教師 雯琳;被浸水的手機沒有罪[N];東方早報;2011年
2 ;節(jié)水新武器——微重力滴灌[N];山西科技報;2005年
3 史志勇;人類為什么要進軍太空[N];解放軍報;2007年
4 丹彤;揭開“太空誘變”之謎[N];中國航天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李峗 特約記者 鄧國柱;58位村民相互自救奇跡生還[N];韶關日報;2010年
6 尤為;航天生物走進人類生活[N];中國航天報;2004年
7 本報記者聶翠蓉;幸運的“神舟”游客:太空種苗[N];科技日報;2002年
8 田勘;太空美,卻非人類家園[N];中國婦女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吳剛;太空藥有了“中國造”[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5年
10 記者 王敏邋實習生 趙進;太空奇瓜異果將上市民餐桌[N];深圳特區(qū)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查世紅;空間機器人六自由度浮游目標捕獲功能地面驗證系統(tǒng)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2 姚燕生;三維重力補償方法與空間浮游目標模擬實驗裝置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3 劉云龍;空間站艙內流動和傳熱的地面模擬及數(shù)值分析[D];清華大學;1997年
4 任建勛;空間站艙內流動和傳熱的地面模擬及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1998年
5 劉t,
本文編號:21429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14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