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抗荷系統(tǒng)動態(tài)特性數(shù)學模型
本文選題:抗荷系統(tǒng) + 動態(tài)模型; 參考:《航空學報》2004年02期
【摘要】:研究建立了飛行員抗荷系統(tǒng)動態(tài)模型,包括過載—眼動脈血壓子模型、人體正加壓呼吸子模型、抗荷閥—抗荷服子模型、面罩子模型、后傾座椅子模型、抗荷動作子模型、抗荷服壓力—主動脈輸出壓子模型等部分。該模型可計算不同過載譜、不同抗荷裝備條件下的飛行員過載耐限和耐受時間。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GOR、ROR、SACM等不同過載譜條件下人體過載耐限值的計算結(jié)果與實驗數(shù)據(jù)符合良好。
[Abstract]:The dynamic models of anti-load system in pilots were established, including the overload / ey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submodel, the positive pressure respiratory sub-model, the anti-load valve-anti-load submodel, the mask sub-model, the tilting seat sub-model, and the anti-load action sub-model. AntiG pressure-aortic output pressure model and so on. The model can calculate the overload tolerance limit and tolerance time of pilots under different overload spectrum and different load resistant equip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limit of human overload resistance under different overload spectra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研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研室
【基金】:航空基金(97E51044) 博士點基金(2001006026)資助項目
【分類號】:R8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蔣凡,楊春信;抗荷閥-抗荷服系統(tǒng)的動態(tài)響應模型[J];航空學報;2001年06期
2 蔣凡,楊春信,沈友如;抗荷閥—抗荷服系統(tǒng)動態(tài)模型結(jié)構(gòu)研究[J];航空學報;200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浚,余建祖,莊達民,林貴平;新興的人機與環(huán)境工程技術科學[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2 肖華軍,袁修干;飛行環(huán)境綜合因素對飛機供氧參數(shù)的影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97年05期
3 張立藩,馮林華,劉文山,李志學,李兵林;外加阻力性呼吸負荷對人體呼吸型式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83年04期
4 馬瑞山,倪鶴鸚,張立藩;飛行人員航空供氧裝備外加呼吸阻力容許水平的測定[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85年01期
5 張立藩,劉文山,唐家安,錢宗才;等阻值型聯(lián)合阻力對呼吸功能的影響[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85年01期
6 蔣凡,楊春信;抗荷閥-抗荷服系統(tǒng)的動態(tài)響應模型[J];航空學報;2001年06期
7 蔣凡,楊春信,沈友如;抗荷閥—抗荷服系統(tǒng)動態(tài)模型結(jié)構(gòu)研究[J];航空學報;2002年06期
8 李兵林,馮林華,張立藩;外加呼吸阻力合理匹配的研究[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84年03期
9 鄭曉惠;高空軍事跳傘的生理影響及防護[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01年01期
10 陳科;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降雨徑流預報[J];四川水力發(fā)電;199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程明;基于腦電信號的腦—計算機接口的研究[D];清華大學;2004年
2 侯學文;懸浮培養(yǎng)玫瑰茄細胞的生長及泛醌合成的代謝調(diào)控[D];華南理工大學;1998年
3 鄭穗平;玫瑰茄細胞懸浮培養(yǎng)過程的動力學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1998年
4 李志勇;大蒜細胞培養(yǎng)生產(chǎn)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動力學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曹ng;全人工心臟測試系統(tǒng)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蔣凡,楊春信;抗荷閥-抗荷服系統(tǒng)的動態(tài)響應模型[J];航空學報;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航醫(yī)所;抗荷服 飛行員的“護身服”[N];北京日報;2009年
2 田武;飛行員的“新伙伴”——充液式抗荷服[N];科技日報;2001年
3 曹福成 槐知杰;衣服好才能打勝仗[N];中國國防報;2004年
4 竇光宇;飛行員的“新型抗荷服”[N];中國航空報;2005年
5 鄧武 李曉龍;耿喜臣:中國抗高載荷第一人[N];中國婦女報;2010年
6 于雷特 約通訊員 盧曦;邊關的鷹:守衛(wèi)和平,時刻準備著[N];中國國防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徐鋒 通訊員 余子富 王朝武 方立華;常備不懈戍海天[N];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8 尹邦貴 黃演莊 本報特約記者 趙凌宇;廣空某部:歷練“夜空獵手”[N];中國國防報;2010年
9 薛楊;動物奧秘與軍事應用[N];科技日報;2001年
10 李中華;沖擊極限:飛出殲10最快速度[N];中國國防報;2009年
,本文編號:20988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2098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