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蘆醇立方液晶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抗腫瘤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白藜蘆醇立方液晶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抗腫瘤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蘭州大學》 2015年
白藜蘆醇立方液晶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抗腫瘤作用研究
李琳
【摘要】:目的:制備白藜蘆醇立方液晶納米粒(resveratrol liquid crystalline nanoparticles,RES-LCNPs),對制備工藝及處方進行篩選優(yōu)化,對優(yōu)化的RES-LCNPs觀察了形態(tài),測定了粒徑、Zeta電位及DL和EE,考察了穩(wěn)定性,評價了RES-LCNPs體外釋藥特性及機理,并研究了優(yōu)化的RES-LCNPs對體外培養(yǎng)的人肝癌細胞株(HepG2)和肺癌細胞株(A549)的誘導凋亡作用。方法:1.在預實驗基礎上,采用Bottom-up法制備RES-LCNPs,通過單因素實驗對制備工藝如攪拌速度、分散時間、超聲功率及處方因素包括穩(wěn)定劑種類、穩(wěn)定劑用量、脂質(zhì)材料單油酸甘油酸酯(glyceryl monooleate,GMO)用量、投藥量、水相體積進行篩選。選擇對RES-LCNPs影響較大的因素(GMO﹕RES、RES濃度、穩(wěn)定劑濃度),采用效應面-中心復合設計(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central composite design,RSM-CCD)法以載藥量、包封率及穩(wěn)定性常數(shù)的總評歸一值(D)為響應值對處方進一步優(yōu)化。2.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優(yōu)化的RES-LCNPs形態(tài);應用激光粒度分析儀測定粒徑及zeta電位;對其DL和EE進行了測定;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鑒定RES是否被立方液晶納米粒子包封;考察了RES-LCNPs在4℃及25℃條件下的貯存穩(wěn)定性,并對其凍干粉在4℃條件下的穩(wěn)定性進行了考察;以1.5%的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溶液為釋放介質(zhì),采用平衡透析法評價RES-LCNPs體外釋藥特性,并對其體外藥物釋放機制進行擬合。3.采用MTT法檢測優(yōu)化的RES-LCNPs對HepG2、A549細胞增殖的影響,用光學顯微鏡及熒光顯微鏡觀察其誘導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流式細胞儀(Flow cytometry,FCM)檢測細胞周期變化及細胞凋亡情況,Western blotting法檢測腫瘤細胞凋亡相關蛋白(Bax、Bcl-2)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1.通過單因素實驗篩選的制備工藝為:攪拌速度1000 rmp,分散時間2 h,超聲功率150 W;篩選的最佳穩(wěn)定劑為聚乙烯醇15000(polyving akohol,PVA)。采用RSM法優(yōu)化所得最優(yōu)處方為GMO︰RES濃度比21.7:1、RES濃度0.4 g/L、PVA濃度0.91 g/L。因變量的理論預測D值為0.592,實測D值為0.584±0.007,偏差為1.35%。2.優(yōu)化的RES-LCNPs形態(tài)圓整、大小均勻、無粘連,平均粒徑為50.77±5.14nm,多分散指數(shù)(polydispersity index,PDI)為0.249±0.063,zeta電位為-22.6±1.9 mV,DL和EE分別為4.21%、92.77%。DSC分析表明RES被納米粒子包裹。RES-LCNPs在25℃條件下,第21 d出現(xiàn)少量絮狀沉淀,4℃條件下,第50 d出現(xiàn)少量沉淀,說明RES-LCNPs在4℃條件下穩(wěn)定性好,RES-LCNPs凍干粉放置90 d載藥量、包封率、平均粒徑的變化很小,說明RES-LCNPs凍干粉具有好的穩(wěn)定性。RES-LCNPs釋放8 h,RES的累積釋放率為66.62%,釋放36 h,RES的累積釋放率為80.76%,體外釋放結(jié)果表明其體外釋藥緩慢,且釋放機制符合Weibull方程,回歸方程為lnln[1/(1-Q)]=0.609lnt-1.4202(r=0.9816)。3.濃度為10μM、20μM、40μM、80μM的RES-LCNPs作用于HepG2和A549細胞24 h,隨著藥物濃度增加,抑制率升高。40μM RES-LCNPs分別作用于HepG2和A549細胞6 h、12 h、24 h、48 h,隨著作用時間延長,細胞抑制率上升。RES-LCNPs處理的HepG2和A549細胞,與RES溶液組相比,光學顯微鏡下細胞數(shù)量少、折光度低、分布松散,熒光顯微鏡觀察可見亮藍色熒光,且染色質(zhì)固縮、胞核聚集。FCM檢測表明,40μM RES-LCNPs作用于HepG2和A549細胞24 h,細胞阻滯趨向G2/M期,且早晚期凋亡明顯。WB結(jié)果顯示,RES-LCNPs能促進Bax表達、抑制Bcl-2的表達,具有誘導癌細胞凋亡的作用。結(jié)論:優(yōu)化的RES-LCNPs制備工藝可行、處方合理,形態(tài)圓整、無粘連、分布均勻、粒徑小,其凍干粉穩(wěn)定性良好,并具有明顯的緩釋作用。RES-LCNPs作用于HepG2和A549細胞呈劑量、時間依賴性,且抑制及誘導細胞凋亡作用較RES溶液強,細胞阻滯趨向G2/M期,誘導細胞凋亡機制可能與促進Bax表達、抑制Bcl-2的表達有關。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943;R9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劉貴珊;楊博;范艷麗;張澤生;賀偉;;白藜蘆醇對快速老化鼠肝臟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2012年03期
2 張慧峰;余海波;;白藜蘆醇對肝癌細胞增殖及凋亡的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年04期
3 彭新生;周艷芳;韓珂;覃玲珍;吳傳斌;;辣椒堿立方液晶納米粒的制備及體外評價[J];中國中藥雜志;2014年04期
4 蘇旬;賀秀麗;劉秀菊;郭京艷;翟光喜;;姜黃素脂質(zhì)立方液晶納米粒的制備及理化性質(zhì)研究[J];中藥材;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超;郝青南;馬兵鋼;;白藜蘆醇的藥理功能及分離檢測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08年04期
2 朱春燕;雷建軍;周浩;吳敏;陳清;陳燕珍;楊素華;俞守義;;白藜蘆醇合酶基因的克隆與植物表達載體的構(gòu)建[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年11期
3 周艷星;彭新生;周艷芳;王勤;李志華;周志昆;;星點設計-效應面法優(yōu)化立方液晶納米粒制備工藝[J];廣州化工;2014年19期
4 史玉潔;謝紅建;宋曉霞;劉秋雨;龔智泉;吳凱彥;;ASPP1和ASPP2基因高表達對白藜蘆醇誘導乳腺癌MCF-7細胞凋亡能力的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年10期
5 宋保蘭;;白藜蘆醇抗肝癌作用研究進展[J];黃岡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6 謝東浩;劉霖;姜文靜;蔣音子;崔劍巍;張菁;;中藥治療肝癌的實驗研究進展[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7 陳宇宇;溫文忠;李敏;陳來成;胡建強;;化妝品防腐劑及其在兒童化妝品的適應性評價[J];精細與專用化學品;2014年10期
8 劉穎;張璐;竇博鑫;關天琪;王秋;石彥國;KALENIK Tatyana K;;白藜蘆醇對酒精性肝損傷大鼠保護作用的研究[J];哈爾濱商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9 徐剛;甘惠中;史冠男;高倩;袁媛;彭瓊;;白藜蘆醇對血清饑餓誘導的人胃癌細胞SGC-7901上皮間質(zhì)轉(zhuǎn)化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5年11期
10 樊志勇;孫亮;朱瑞倩;陳珮;徐青艷;王建中;張聰聰;;響應面法優(yōu)化液態(tài)復合酶制備香蕉汁工藝條件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3年2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雙雙;;Potentials of proniosomes for improving the oral bioavailability of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s[A];2012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二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舒曉宏;白藜蘆醇在原發(fā)性腦腫瘤中的代謝特點、活性形式、作用靶點及其與抗癌效果的關系[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陳學紅;加工工藝對綠蘆筍汁品質(zhì)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3 鄭恬;白藜蘆醇對人Tenon's囊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4 羅紅梅;白藜蘆醇對肺癌細胞衰老和放射敏感性的影響及機制[D];南華大學;2013年
5 汪何雅;大豆甙元或輔酶Q10與營養(yǎng)素的聯(lián)合抗氧化效果[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8年
6 邵海軍;脊髓SIRT1活化在治療小鼠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7 周晶;調(diào)控腸道代謝提高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制劑技術(shù)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5年
8 張立超;抗氧化劑在梗阻性黃疸大鼠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氧化應激損傷中的應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光艷;裴氏軟肝消痞丸對小鼠肝癌(H22)組織Fas蛋白表達及血清IL-18的影響[D];甘肅中醫(yī)學院;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娟;王啟軍;;肝癌患者血清鋅指蛋白和p53高表達的臨床意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年05期
2 朱波;王英;李美琴;陳艷華;黃玲莎;黃文成;張瑋;陳鈴;;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的測定及臨床意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年10期
3 張艷波;王軍;王勇;李爽;王凌宇;周國慶;;小檗堿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腦組織Bcl-2、Bax表達及凋亡活性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1年02期
4 呂寶經(jīng),趙美華,黃國芳,朱向陽,楊瑾文,榮燁之;年齡變化與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的分析[J];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1996年01期
5 王敏彥,魏素珍,姜玲玲;大鼠肝中抗氧酶及脂質(zhì)過氧化物對機體衰老過程影響的模糊綜合評判[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00年01期
6 龍曉英;羅佳波;嚴志紅;容慧思;黃偉民;;局部用辣椒堿傳遞體的制備及體內(nèi)外評價[J];藥學學報;2006年05期
7 周海波,蔡建庭,李茂嵐,汪竹峰;白藜蘆醇誘導人胃癌原代細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研究[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5年03期
8 馮永紅,周文亮,吳慶莉,李曉玉,趙維民,左建平;低劑量白藜蘆醇增強小鼠免疫反應(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2年10期
9 彭新生;楊志文;陳美婉;韓珂;肖羽君;吳傳斌;;辣椒堿立方液晶凝膠的制備、表征及含量測定[J];中國中藥雜志;2010年23期
10 韓珂;董怡萱;王周華;彭新生;譚銀合;吳傳斌;;肝動脈栓塞用原位植烷三醇液晶體外釋放行為的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12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曉平;納米粒在藥學領域應用近況[J];天津藥學;2002年04期
2 蔣新宇,周春山,張俊山;應用三聚磷酸鈉為交聯(lián)劑制備載藥物納米粒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3年22期
3 陶金成,簡炎林;固體類脂納米粒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4年02期
4 方超,裴元英;運載抗腫瘤藥物的隱形納米粒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學雜志;2004年02期
5 馮敏,潘仕榮,張靜夏,王琴梅,吳偉榮,李瑞明;兩性霉素B/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芐酯納米粒的體外細胞攝取研究[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6 毛娟;何應;;口服納米粒胃腸道吸收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6年18期
7 張晶;張鑒;鄧樹海;;納米粒體內(nèi)靶向性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06年35期
8 張紅嶺;朱玲;劉偉;樊予惠;張振中;;氧氟沙星納米粒制備工藝的優(yōu)化及穩(wěn)定性考察[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1期
9 胡凱莉;謝月玲;陸偉;蔣新國;;載NC-1900 MePEG-PLA納米粒的處方設計、優(yōu)化及表征(英文)[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6期
10 陳婷;賈軍;王東凱;葉林茂;張曉君;崔文奇;冷迪;李翔;;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納米粒的制備[J];中國新藥雜志;2008年2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琪;叢龍波;黃雅潔;岳鵬飛;袁海龍;;納米粒載藥系統(tǒng)研究進展[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成藥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高靜;張瑋;儲藏;王曉宇;張敏;武鑫;高申;;基于微針遞送的PLGA納米粒在人皮膚中的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3 陳潔;劉青鋒;馮程程;沈燁虹;邵夏炎;田志強;周佳辰;張奇志;;馬鈴薯凝集素修飾PLGA納米粒的制備及經(jīng)鼻入腦靶向性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4 朱鉉;李福男;蘇美琴;;巰基殼聚糖的合成及其眼用納米粒的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青年藥學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5 高靜;張瑋;高申;;微針陣列技術(shù)對納米粒經(jīng)皮給藥的促透作用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6 高小玲;武炳賢;陶煒興;陳鈞;蔣新國;;凝集素修飾納米粒介導多肽藥物經(jīng)鼻入腦的靶向性研究[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黃瀟;;眼用氟尿嘧啶納米粒制劑的制備[A];第六屆全國中醫(yī)中西醫(yī)結(jié)合眼科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胡豫;;組織因子靶向性蛋白納米粒的制備及其在抗血栓治療中的應用[A];第十二次全國臨床藥理學學術(shù)會議會議論文集[C];2010年
9 李學明;徐元龍;陳國廣;韋萍;;15-氟尿嘧啶納米粒的制備及其在大鼠的藥物動力學[A];2006第六屆中國藥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黃繼云;廖美華;陶蓉蓉;杜永忠;樓宜嘉;韓峰;;脂質(zhì)納米粒遞藥系統(tǒng)對腦內(nèi)自噬-溶酶體信號的影響及機制[A];中國毒理學會第六屆全國毒理學大會論文摘要[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霞;[N];科技日報;2014年
2 王小龍;[N];科技日報;2013年
3 解放軍總醫(yī)院病理科 紀小龍;[N];中國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導報;2001年
4 記者 白毅;[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5 記者 華凌;[N];科技日報;2013年
6 平其能;[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7 ;[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8 記者 白毅;[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記者 毛黎;[N];科技日報;2013年
10 甘勇 林艷瓊 陳慶華;[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紅麗;多糖修飾的PLGA納米粒作為抗腫瘤藥物載體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武敬亮;載阿霉素組氨酸修飾透明質(zhì)酸納米粒的制備及抗腫瘤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3 趙小智;包裹芘的高分子納米粒的制備、表征以及體內(nèi)外行為的初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張靜;油酰殼聚糖納米粒作為抗腫瘤藥物載體的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蔣新宇;抗癌藥物納米粒載體系統(tǒng)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6 袁弘;固體脂質(zhì)納米?诜幬镙d體經(jīng)胃腸道轉(zhuǎn)運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7 陳潔;馬鈴薯凝集素修飾聚乙二醇—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納米粒經(jīng)鼻入腦的遞藥特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孫彥華;基于金納米粒的生物分子化學發(fā)光分析新技術(shù)[D];復旦大學;2012年
9 劉玉梅;長春堿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9年
10 余敬謀;兩種疏水改性乙二醇殼聚糖自聚集納米粒在藥物傳遞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白藜蘆醇立方液晶納米粒的制備及其抗腫瘤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362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136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