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戰(zhàn)劑檢測技術及其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生物戰(zhàn)劑檢測技術及其研究進展 出處:《軍事醫(yī)學》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生物戰(zhàn)劑 快速檢測 酶聯免疫吸附測定 膠體金 核酸雜交 生物傳感技術 預警
【摘要】: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戰(zhàn)劑及其釋放裝置所組成的一種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具有致病性強、污染面積大、傳染途徑多、成本低、使用方法簡單、影響因素復雜等特點。雖然聯合國明令禁止使用生物武器,但仍有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在繼續(xù)進行生物武器的研究。另外,生物戰(zhàn)劑在恐怖主義活動和非軍事領域的非法使用對社會公共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盡早發(fā)現生物戰(zhàn)劑施放并確定其種類是生物武器防御與疫情控制的關鍵。因此,加強對生物戰(zhàn)劑快速檢測與預警技術的研究意義重大。該文對當前應用于生物戰(zhàn)劑檢測領域的主要技術及其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
[Abstract]:......
【作者單位】: 軍事醫(yī)學科學院科技部;
【基金】:國家863計劃資助項目(2012AA02200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308103)
【分類號】:R827.2
【正文快照】: 生物戰(zhàn)劑是在軍事行動中用以傷害人、畜和毀壞農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及生物毒素的統(tǒng)稱,可分為細菌類戰(zhàn)劑(包括細菌、立克次體和衣原體戰(zhàn)劑)、病毒類戰(zhàn)劑、真菌類戰(zhàn)劑和毒素類戰(zhàn)劑。生物戰(zhàn)劑是生物武器殺傷破壞作用的決定因素,具有制造成本低、施放方式多樣、污染面積大、傳染性強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偉,王靜,胡孔新,姚李四,陳維娜,閆中強,周蕾;應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建立炭疽桿菌芽孢的快速檢測方法[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4年06期
2 王玉金;楊書豪;劉麗;龐向宇;孫晨陽;李珊珊;;霍亂弧菌O1膠體金免疫層析快速檢測法的建立[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3年01期
3 云云;汪長中;吳璇;;病原微生物檢測技術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3年03期
4 李敏;孟瑾;鄭小平;陳美蓮;韓奕奕;顧鳴;沈鶴柏;支援;;IMS-PCR對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快速檢測[J];乳業(yè)科學與技術;2010年03期
5 劉仲敏;鄭鳴;王永芬;鄒俐宏;;食源性沙門氏菌實時定量PCR檢測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7年08期
6 魏華;姜永強;趙永凱;畢玉晶;郭兆彪;翟俊輝;宋亞軍;黃惠杰;楊瑞馥;;用光纖生物傳感器檢測炭疽桿菌、鼠疫桿菌及葡萄球菌腸毒素B[J];生物技術通訊;2006年03期
7 王曉聞;楊永莉;;免疫磁珠捕獲-PCR檢測牛乳中沙門氏菌的研究[J];山西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8 王大鵬;吳清平;寇曉霞;;諾瓦克病毒研究進展[J];微生物學報;2007年05期
9 高樹田;張曉峰;;現代生物戰(zhàn)劑檢測技術及其典型裝備[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0年03期
10 ;A Simple and Rapid Colloidal Gold-based Immunochromatogarpic Strip Test for Detection of FMDV Serotype A[J];Virologica Sinica;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閃電;獨軍政;;菔|;叢國正;邵軍軍;林彤;宋帥;謝慶閣;;C型口蹄疫病毒型特異性抗原的表達與鑒定[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5期
2 馬莉萍;毛斌;劉斌;李工農;韓根亮;劉國漢;;生物傳感器的應用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09年04期
3 祁光宇;智曉瑩;任維維;黃銀軍;牟克斌;劉學榮;王宇;蔣韜;;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應用[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4 王建科;易立;羅彬;楊莘;程世鵬;;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在動物病毒性傳染病診斷中的應用[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1年01期
5 劉曉紅;羅金平;田青;劉春秀;蔡新霞;;熒光量子點免疫標記法檢測炭疽芽孢桿菌[J];分析化學;2011年02期
6 曾軍榮;白培勝;李榕嬌;王瑜玲;;熒光RT-PCR與RT-LAMP檢測GⅡ4型諾如病毒的比較和應用[J];廣東醫(yī)學;2011年19期
7 王靜;胡孔新;李偉;陳維娜;姚李四;侯友松;周蕾;閆中強;楊瑞馥;;2種免疫層析技術用于4種傳染病及其病原體檢測的研究[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6年S1期
8 宋鋒林;王靜;周蕾;吳剛;薛芳;張曉龍;姚李四;杜海方;張冠楠;;蚊蟲攜帶登革病毒快速篩查方法的建立[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9年02期
9 沈蘭;王銳萍;史海濤;龐賢鵬;;PCR技術在快速檢測沙門氏菌中的應用[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2年01期
10 付瑞燕;周陽;祝長青;;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莊金秋;梅建國;沈志強;;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在獸醫(yī)臨床診斷中的應用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第三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2 馮正超;張曉勇;趙書云;;生化恐怖活動的特點及軍隊反生化恐怖對策研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3 韓麗麗;鄭良;齊麗紅;齊秀麗;陳高云;;生物恐怖事件及其防范措施淺析[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4 于孟斌;劉敏;徐莉;;相比化學事件救援生物事件救援存在的特殊性[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5 崔傳金;吳海云;左月明;;生物傳感器研究進展及發(fā)展趨勢[A];紀念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暨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 2009)論文集[C];2009年
6 邱亞峰;沈陽;李向東;馬志永;;簡述幾種食源性病毒及檢測技術[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韓麗麗;齊秀麗;徐莉;;生物防護服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A];2013第一屆中國指揮控制大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蘇琛;機動衛(wèi)生裝備艙室空氣質量及振動環(huán)境與人體舒適性、工效性、安全性關系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1年
2 喬巖梅;炭疽芽孢桿菌特征基因恒溫擴增檢測方法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病毒研究所);2007年
3 彭伏虎;禽流感與新城疫膠體金免疫層析快速檢測技術及初步應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8年
4 趙紫霞;用于生物傳感器的氧化還原酶蛋白固定化技術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5 張進良;雞的主要病毒性疫病抗體快速檢測方法的建立和應用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李鵬;基于專利信息分析的生物偵檢技術發(fā)展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2年
7 張曉瑩;軍事生物科技發(fā)展與軍事生物安全戰(zhàn)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燕;新型離子液體電化學性能及在生物傳感器中的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2 龐春妍;全活細胞電化學生物傳感器及熒光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3 吳凡;重金屬鎘膠體金免疫層析快速測定方法及凹凸棒土對其吸附去除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沈蘭;入侵物種紅耳龜沙門氏菌攜帶率及對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1年
5 紀勇;用于溶藻弧菌快速檢測的免疫磁珠技術的研究[D];集美大學;2011年
6 宋軍;牛Asia1型口蹄疫病毒3A非結構蛋白B細胞線性抗原表位鑒定[D];東北農業(yè)大學;2011年
7 戴恒;基于干涉光譜分析的生物傳感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8 吳瑜佳;膠體金速測卡研制及柑橘潰瘍病菌快速診斷[D];重慶大學;2011年
9 徐靜;恩諾沙星、蘇丹紅及氯霉素殘留的酶聯免疫檢測方法的建立[D];山東大學;2011年
10 許欣;湖羊早期妊娠診斷免疫膠體金層析試紙條的初步研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方肇寅,溫樂英,晉圣瑾,趙章華;在我國腹瀉患兒中發(fā)現諾瓦克樣病霉感染[J];病毒學報;1995年03期
2 王玉金,王玉珠,楊書豪,楊艷艷,邊倩茹,張玉梅,盧秀云,張燕;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檢測血清癌胚抗原[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3年03期
3 高飛;孫國斌;張金鳳;;國外口蹄疫流行現狀分析及防治策略[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4 祁光宇;智曉瑩;任維維;黃銀軍;牟克斌;劉學榮;王宇;蔣韜;;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應用[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5 左國華,梁平,李洪艷;肝細胞癌免疫磁珠的制備及鑒定[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16期
6 吳錦雅,楊培良,周曉紅,李華,陳曉光;應用抗SjP38的單克隆抗體建立血吸蟲感染的膠體金免疫層析檢測體系[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7 肖國生,曹三杰,文心田;熒光定量PCR技術及其在動物傳染病定量檢測中的應用[J];動物醫(yī)學進展;2005年02期
8 張長弓,金顏輝,黃印堯,方瑩,梁全順;口蹄疫抗體免疫金標快速檢測試紙法的建立[J];福建畜牧獸醫(yī);2004年01期
9 黃惠杰,翟俊輝,任冰強,楊瑞馥,趙永凱,程兆谷,杜龍龍,路敦武;光纖倏逝波生物傳感器及其應用[J];光學學報;2003年04期
10 高朋;馬筱玲;;MLVA技術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流行病學研究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1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馨;祁軍;;論生物戰(zhàn)中的職業(yè)殺手——生物戰(zhàn)劑[J];口岸衛(wèi)生控制;2008年06期
2 劉育京;;反生物戰(zhàn)中生物戰(zhàn)劑的洗消[J];人民軍醫(yī);1993年09期
3 王松俊,廖應昌;什么是基因武器[J];人民軍醫(yī);1997年12期
4 王欣梅,王修德,康凱;生物恐怖與生物戰(zhàn)的特點及其醫(yī)學防御對策[J];預防醫(yī)學文獻信息;2003年06期
5 陶鳳祥;淺談細菌(生物)武器[J];健康;2001年03期
6 馬靜,李勁松,杜新安,田青;外軍生物武器醫(yī)學防護裝備現狀與發(fā)展[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03年02期
7 陳秋莉 ,戚中田;生物戰(zhàn)劑檢測與鑒別的免疫學方法[J];國外醫(y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5年03期
8 王磊;美軍生物檢測技術的發(fā)展[J];人民軍醫(yī);1998年02期
9 李逸民,朱厚礎;生物工程對生物戰(zhàn)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1991年01期
10 高東旗;李青風;杜玉萍;;生物戰(zhàn)劑的基本檢驗程序[J];醫(yī)學動物防制;2009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一彤;趙玫;;全球消滅天花后的新興/再發(fā)問題[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王翠娥;;生物技術的發(fā)展對生物戰(zhàn)劑的影響[A];第五屆全國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學術會議、第八屆全軍軍事病理學學術會議、第四屆全軍定量病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3 王翠娥;徐在海;;外軍生物戰(zhàn)劑發(fā)展趨勢及防生病理研究進展[A];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生物醫(yī)學體視學和軍事病理學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4 李作生;范泉水;邱薇;鄭穎;黃勇;李剛山;尹惠瓊;王雙印;李江;;4種免疫檢測技術在生物戰(zhàn)劑和傳染性疾病鑒定中的應用分析[A];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學暨第11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5年
5 李金文;;生化武器及反生化恐怖襲擊淺析[A];2004年湖北省消防學術論文競賽論文集[C];2004年
6 雷連成;;炭疽桿菌生物戰(zhàn)劑的研究現狀[A];人畜共患傳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匯編[C];2004年
7 衛(wèi)海寧;;警惕生物恐怖[A];第二屆全國中毒與急診救治學術研討會匯編[C];2005年
8 阮冰;;生物恐怖[A];2005年浙江省醫(yī)學病毒學、醫(yī)學微生物與免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9 王軍軍;應天翼;王恒j;黃留玉;朱厚礎;;炭疽桿菌芽孢形成過程的蛋白質組學研究[A];中國蛋白質組學第三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C];2005年
10 李霆;袁靜;應天翼;王軍軍;王恒j;黃留玉;;巨噬細胞感染炭疽芽孢后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A];中國蛋白質組學第三屆學術大會論文摘要[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賀萌;生物戰(zhàn)劑探測裝置遭質疑[N];健康報;2003年
2 范東暉 徐淑霞;兔熱病與生物戰(zhàn)劑[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3 黃世海;兵家關注生物武器發(fā)展[N];解放軍報;2007年
4 劉彥;生物武器的發(fā)展[N];北京科技報;2003年
5 單惠民 車華;隱形殺手——生物武器[N];中國水利報;2001年
6 ;形形色色的生物戰(zhàn)[N];中國水利報;2002年
7 單惠民 車華;生物原子彈:“末日武器”[N];解放軍報;2001年
8 研究員 金奇 俞東征 工程院院士 趙鎧;科學家談生物武器[N];科技日報;2001年
9 羿揚;俄暗防西方基因武器[N];中國國防報;2007年
10 陳錦春 許炳芬;我國應對生物恐怖物資儲備策略[N];中國國門時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任軍;炭疽、鼠疫基因工程聯合疫苗的前期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2 甄蓓;體外篩選炭疽桿菌芽孢適配子的研究與初步應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3 王效義;鼠疫耶爾森氏菌與假結核耶爾森氏菌比較基因組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4 楊秀清;抗B型肉毒毒素鼠源中和抗體快速制備及其免疫學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丹;生物戰(zhàn)劑氣溶膠施放損傷效應模型的建立[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2 謝新耀;直接PCR擴增體系的建立與應用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4年
3 姚樹森;生物危害應急救援輔助決策系統(tǒng)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9年
4 王豫;特異基因多重PCR-DNA芯片檢測細菌性生物戰(zhàn)劑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5 張偉建;生物襲擊察覺識別指標及方法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6年
6 施賓;現代戰(zhàn)爭中生化武器使用的倫理分析[D];武漢科技大學;2007年
7 陳立杰;酶聯免疫磁分離及化學發(fā)光檢測系統(tǒng)在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檢測中的應用[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8 劉希;一.未知粉末現場篩查試劑盒的研制 二.液相色譜—電噴霧質譜聯用檢測河豚毒素[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8年
9 韓家信;生物武器防護信息儲備及分析智能化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10 閆妍;蓖麻毒素和相思子毒素的提取純化及基于生物質譜技術鑒定方法的建立[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5年
,本文編號:13549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xlw/135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