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X線表現(xiàn)及臨床價值
本文關鍵詞:頸椎病的X線表現(xiàn)及臨床價值
【摘要】:目的:探討X線平片對頸椎病的診斷價值及X線平片的表現(xiàn)、分型對臨床治療的意義。方法:回顧、分析、總結235例頸椎病的X線診斷結果和分型。結果:主要表現(xiàn)為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椎間隙變窄、椎間盤鈣化、頸椎周圍韌帶鈣化、椎間孔變小、鉤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變窄等。結論:隨著現(xiàn)代影像學的進步,為頸椎病的診斷開辟了新的檢查方法,但是傳統(tǒng)的X線平片檢查對頸椎病的診療和治療仍有肯定的臨床意義。
【作者單位】: 鐵心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放射科;
【關鍵詞】: X線診斷 頸椎病 臨床分析
【分類號】:R681.55;R816.8
【正文快照】: 資料與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放射科頸椎正側位平片診斷為頸椎病235例,男女比例約0.7:1,年齡23~79歲,其中23~35歲19例,35~40歲20例,41~50歲81例,51~60歲68例,61~70歲36例,70歲以上11例。病程3個月~10余年。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肩部疼痛,上肢痙攣性麻木、脹痛,上肢活動受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薛建喜;畢大衛(wèi);魏威;;頸椎生理曲度改變的病理機制研究進展[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年03期
2 侯玉亭,黃范利,雷小燕;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分析[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4年14期
3 王俊霞;海東虎;;頸椎生理曲度變直治療心得[J];河南中醫(yī);2012年07期
4 李培瑩;徐靜;;頸椎生理曲度的年齡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5 戴慶;淮小蕓;曹惠旋;李衛(wèi)華;高曉峰;;頭部自重牽引治療頸椎生理曲度變直48例[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年07期
6 項光漲;陳光華;劉克昌;吳立元;張崇法;;X線頸椎生理曲度改變對頸椎病的診斷價值[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7年01期
7 魏威;葉楊;王以進;;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生物力學研究及臨床意義[J];浙江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年09期
8 陳鈞興;曾曉智;葉景林;黎錦波;招桂炎;何秋平;傅永佳;;云浮市城區(qū)青少年頸椎生理曲度調查分析及相關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年14期
9 梁英,袁淑娟,劉強,李麗;影響頸椎生理曲度變化的相關因素[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35期
10 劉美金;王玉柱;尹艷丹;;頸椎生理曲度的變化與診斷符合率的探討[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高翔;馬惠杰;劉道矩;;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的臨床觀察與研究[A];繼往開來 與時俱進——2003年康復醫(yī)學發(fā)展論壇暨慶祝中國康復醫(yī)學會成立20周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3年
2 魏威;賴震;廖勝輝;;青年頸椎生理曲度變直全節(jié)段有限元建模與分析[A];浙江省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30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本文編號:7145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714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