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與磁共振成像影像學下復雜性肛瘺圖像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多排螺旋CT與磁共振成像影像學下復雜性肛瘺圖像對比研究
【摘要】:目的:對比研究多排螺旋CT(MSCT)與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學下復雜性肛瘺圖像的優(yōu)劣,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據(jù)。方法:回顧性分析24例確診為復雜性肛瘺并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MSCT及MRI檢查資料,分別觀察、對比分析復雜性肛瘺患者CT及MRI的成像特點。結果:MSCT對肛瘺的位置、走形、數(shù)目以及分支等與手術結果一致,診斷準確率達到100%;MRI檢查對復雜性肛瘺的管腔和管壁大多能較好地顯示,肛瘺的感染范圍和空間信息也較準確,兩者在診斷上各具優(yōu)勢。結論:根據(jù)患者診斷需求及術前判斷來選擇檢查方法,MSCT更適合指導手術操作,而MRI則利于術后療效隨訪,相互不可取代。
【作者單位】: 昆明市中醫(yī)醫(yī)院放射科;
【關鍵詞】: 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 核磁共振 復雜性肛瘺
【分類號】:R657.16;R816.8
【正文快照】: 肛瘺是指發(fā)生在肛緣外皮膚及肛管直腸間隙與直腸之間的炎性異常管道,約90%由病原菌引起肛腺感染生成炎性肉芽組織而致,包括內(nèi)口、瘺管及皮膚潰口3個主要組成部分[1-2]。對肛瘺的治療主要是中醫(yī) 藥保守治療和手術兩種方式,臨床通過影像學判斷患者病情,根據(jù)影像學資料,癥狀較輕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俞立民,趙巖,楊傳永;復雜性肛瘺580例治療體會[J];臨床外科雜志;2001年04期
2 郭培東,侯明秀;36例復雜性肛瘺的診治體會[J];中原醫(yī)刊;2005年04期
3 趙洪宇;;手術治療復雜性肛瘺68例[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6年23期
4 呂春梅;孫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復雜性肛瘺的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8年02期
5 易明;;手術治療復雜性肛瘺164例臨床體會[J];重慶醫(yī)學;2009年09期
6 呂廣衛(wèi);;復雜性肛瘺手術治療的探討[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年03期
7 潘愛華;;復雜性肛瘺的手術治療臨床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2年07期
8 劉玉;;切開半深縫合治療復雜性肛瘺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02期
9 張玉清;一次性切開留橋術治療復雜性肛瘺18例[J];武警醫(yī)學;1994年01期
10 辛顯印;復雜性肛瘺85例治療體會[J];大腸肛門病外科雜志;199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莉娟;賀平;;復雜性肛瘺治療方法探討[A];2012醫(yī)學前沿——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分會第十四次全國肛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精選[C];2012年
2 莽松濤;王華;費麗麗;;3.5兆探頭在探查復雜性肛瘺瘺道中的應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大腸肛門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周乃波;;中西結合治療復雜性肛瘺臨床探討[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二次大腸肛門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鄒振培;張微微;龐晶;趙紅利;王洪巖;;復雜性肛瘺術后復發(fā)原因分析及預防[A];中醫(yī)肛腸理論與實踐——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肛腸分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大會暨二零一零年中醫(yī)肛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王克強;;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低位復雜性肛瘺89例[A];中西醫(yī)結合肛腸病研究新進展[C];2000年
6 馬成;劉博;;復雜性肛瘺手術治療方法的探討[A];大腸肛門病論文匯編[C];2001年
7 盧書文;華桂海;;復雜性肛瘺治療24例報告[A];大腸肛門病論文匯編[C];2001年
8 易進;徐昱e,
本文編號:5843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584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