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門部膽管癌合并膽管結石的影像學特征分析
本文關鍵詞:肝門部膽管癌合并膽管結石的影像學特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肝門部膽管癌合并膽管結石的影像學特點。材料與方法收集經手術或活檢病理證實的54例肝門部膽管癌,年齡28~86歲,中位年齡61歲,男34例,女20例,以MRI或CT上有無合并膽管結石分為兩組,合并膽管結石11例(A組),無膽管結石43例(B組)。回顧性分析并對比兩組腫瘤大體分型、Bismuth-Corlette分型、肝葉萎縮及手術后復發(fā)情況。結果 54例肝門部膽管癌患者中,大體分型:A組浸潤型3例(27.3%)、腫塊型5例(45.4%)、息肉型3例(27.3%);B組浸潤型32例(74.4%)、腫塊型8例(18.6%)、息肉型3例(7.0%),兩組腫瘤大體分型的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ismuth-Corlette分型:A組I型2例(18.2%)、II型1例(9.1%)、IIIa型4例(36.3%)、IIIb型2例(18.2%)、IV型2例(18.2%);B組I型3例(7.0%)、II型14例(32.6%)、IIIa型6例(14.0%)、IIIb型10例(23.2%)、IV型10例(23.2%),兩組Bismuth-Corlette分型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復發(fā):A組2例(18.2%),B組8例(18.6%);肝葉萎縮:A組4例(36.3%),B組15例(34.9%),兩組術后復發(fā)及肝葉萎縮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肝門部膽管癌合并膽管結石更多表現為腫塊型和息肉型,肝門部膽管癌有無合并膽管結石在Bismuth-Corlette分型、肝葉萎縮及手術后復發(fā)情況上表現相似。
【作者單位】: 東莞市厚街醫(yī)院放射科;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放射科;
【關鍵詞】: 膽管腫瘤 膽結石 磁共振成像 體層攝影術 X線計算機
【分類號】:R445.2;R735.8;R730.44;R575.62
【正文快照】: 肝門部膽管癌(hepatic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 H A)是指累及肝總管、左右肝管及其匯合部的膽管黏膜上皮癌。尸檢資料顯示膽管癌的發(fā)病率約為0.01%~0.20%,HHA占所有膽管癌的40%~60%[1],是膽管癌的最常見類型,且其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目前,根治性手術切除是HHA的最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曹德生;王正芳;李興勝;趙毓;吳玉輝;;128層螺旋CT動態(tài)容積掃描對肝門部膽管癌的診斷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4年05期
2 阿米娜;古麗巴哈爾;蘭彩虹;;21例肝門部膽管癌的護理[J];新疆醫(yī)學;2008年05期
3 范紅萍,田瓊慧,田軍;肝門部膽管癌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3年06期
4 王佐榮;;肝門部膽管癌21例圍術期觀察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年32期
5 張蜀豫;邵鴛麗;徐玉兵;丁衛(wèi)萍;馬興濤;;肝門部膽管癌行計劃性肝切除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年04期
6 沈麗;;肝門部膽管癌患者術后膽瘺的預防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年15期
7 何金云;朱志英;王海英;林平順;;肝門部膽管癌術前減黃病人的護理[J];全科護理;2009年27期
8 張玉霜;;肝門部膽管癌術后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年20期
9 溫翠琪,黃華蘭,楊佩璇,曹佩珍,陳少明,吳麗英;肝門部膽管癌綜合治療病人的自我護理支持[J];護理學雜志;2001年12期
10 顏柳英,胡以則;肝門部膽管癌骨骼化切除術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1997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記者 龔翔;讓臨床診治更規(guī)范科學[N];中國醫(yī)藥報;2013年
本文關鍵詞:肝門部膽管癌合并膽管結石的影像學特征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991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49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