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三維重建子宮及卵巢動脈的影像解剖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8-03 18:54
目的:以CTA采集數(shù)據(jù)為基礎,依靠三維重建,觀察和測量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的相關解剖數(shù)據(jù),涵蓋了起源、發(fā)出形式、起始段管徑、走形、開口的相對位置等,同時搜集和分析卵巢動脈顯影情況與年齡的關系。以期獲得有價值的影像解剖學數(shù)據(jù),為臨床婦產(chǎn)科及相關科室的手術及介入治療提供基本數(shù)據(jù)和支持,提高介入治療的成功率,降低術中出血、減少手術意外、提高臨床的治療效果。材料與方法:選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就診于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行下腹部CTA掃描的患者圖像,依據(jù)選擇標準和排除標準,最終選取73例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使用GE公司的DiscoveryTM 64排寶石CT機對受試者進行盆腔CTA掃描,增強劑使用碘海醇注射液。采集數(shù)據(jù)結(jié)果傳送至AW Volume Share 4.5工作站,由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影像科專業(yè)人員進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骨骼系統(tǒng)的三維重建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最終在臨床影像科醫(yī)師、人體解剖學系教師和技術人員指導下,對重建影像進行觀察和測量。結(jié)果:1.子宮動脈起源于髂內(nèi)動脈主干38例(26%);起源于髂內(nèi)動脈前干92例(63%);起源于臀下動脈陰部干16例(11%)。2.子宮動脈...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子宮動脈
1.1.1 子宮動脈的起源、走形和主要分支
1.1.2 子宮動脈升支的分型
1.1.3 子宮動脈與腹腔其他血管的分支吻合
1.2 卵巢動脈
1.2.1 卵巢動脈的起源
1.2.2 卵巢動脈的走形和分布
1.3 子宮動脈-卵巢動脈吻合支
1.3.1 子宮動脈-卵巢動脈吻合支的分型
1.3.2 子宮動脈-卵巢動脈吻合支的臨床意義
1.4 年齡因素對子宮和卵巢動脈的影響
1.5 CDFI、DSA、CT、MRA在研究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中的作用
1.6 子宮動脈與卵巢動脈的臨床意義
1.6.1 對于臨床手術治療的指導作用
1.6.2 對介入治療的指導作用
1.6.3 對子宮、卵巢腫瘤的診斷價值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2.2 實驗設備和儀器
2.3 實驗方法
2.4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3章 結(jié)果
3.1 子宮動脈的起源
3.2 子宮動脈的發(fā)出形式及起始段管徑
3.3 子宮動脈的走形
3.4 卵巢動脈與年齡的關系
3.5 卵巢動脈的起點及開口的相對位置
3.6 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分支的三維重建
第4章 討論
4.1 子宮動脈的起源
4.2 子宮動脈的發(fā)出形式和起始段管徑
4.3 子宮動脈解剖學數(shù)據(jù)對臨床的意義
4.4 卵巢動脈與年齡的關系
4.5 卵巢動脈的起源及開口的相對位置
4.6 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分支的三維重建
第5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圖
作者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838622
【文章頁數(shù)】:5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子宮動脈
1.1.1 子宮動脈的起源、走形和主要分支
1.1.2 子宮動脈升支的分型
1.1.3 子宮動脈與腹腔其他血管的分支吻合
1.2 卵巢動脈
1.2.1 卵巢動脈的起源
1.2.2 卵巢動脈的走形和分布
1.3 子宮動脈-卵巢動脈吻合支
1.3.1 子宮動脈-卵巢動脈吻合支的分型
1.3.2 子宮動脈-卵巢動脈吻合支的臨床意義
1.4 年齡因素對子宮和卵巢動脈的影響
1.5 CDFI、DSA、CT、MRA在研究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中的作用
1.6 子宮動脈與卵巢動脈的臨床意義
1.6.1 對于臨床手術治療的指導作用
1.6.2 對介入治療的指導作用
1.6.3 對子宮、卵巢腫瘤的診斷價值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一般資料
2.2 實驗設備和儀器
2.3 實驗方法
2.4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3章 結(jié)果
3.1 子宮動脈的起源
3.2 子宮動脈的發(fā)出形式及起始段管徑
3.3 子宮動脈的走形
3.4 卵巢動脈與年齡的關系
3.5 卵巢動脈的起點及開口的相對位置
3.6 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分支的三維重建
第4章 討論
4.1 子宮動脈的起源
4.2 子宮動脈的發(fā)出形式和起始段管徑
4.3 子宮動脈解剖學數(shù)據(jù)對臨床的意義
4.4 卵巢動脈與年齡的關系
4.5 卵巢動脈的起源及開口的相對位置
4.6 子宮動脈和卵巢動脈分支的三維重建
第5章 結(jié)論
參考文獻
附圖
作者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8386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8386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