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MSCT及后處理技術在腕及腕骨間關節(jié)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9-18 17:36
目的分析腕關節(jié)復雜損傷的X線平片、CT軸位及多種后處理重建技術的顯示差異性,探討其各自的優(yōu)勢、不足和臨床應用價值,為臨床腕關節(jié)復雜的精準診斷提供影像學依據。材料與方法研究對象:回顧并收集2016年2月至2019年1月內,我院收治的所有腕關節(jié)損傷患者的影像資料。優(yōu)先納入復雜損傷的患者,最終收集150例受試者。93個男性腕關節(jié)(年齡范圍18-59歲,平均年齡38.1歲),57個女性腕關節(jié)(年齡范圍19-58歲,平均年齡47.6歲)。掃描方法與圖像后處理:掃描方法:(1)DR平片檢查:使用德國西門子DR攝影機對患者創(chuàng)傷的腕關節(jié)進行正側位攝片。(2)CT檢查:采用GE公司BrightSpeed16排多螺旋CT掃描儀進行檢查。圖像處理:將CT掃描原始數據傳送至ADW4.6工作站,采用1.25mm層厚對原始圖像分別進行VR、MPR、MIP后處理重建,獲得后處理重建圖像。圖像分析:使用圖像儲存與傳輸系統(tǒng)(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ng system,PACS),由兩名醫(yī)生采用盲法評估,對圖像進行診斷分析。全面觀察,骨折、脫位、骨密度改變、周圍組織損傷等,對比不...
【文章來源】: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為同一患者腕關節(jié)圖像,AB為CT圖像,CD為X線圖像
圖 3 為同一患者腕關節(jié)圖像,A 為 VR 重建圖像,B 為 MIP 重建圖像,CDE 為軸像。該患者舟骨自腰部完全橫行離斷,斷端明顯移位,近端像前下移位,月骨前旋于橈骨長軸內,遠近腕骨背側脫位,腕高減低。VR、MIP 明確顯示了月骨與橈骨長軸的相對空間關系,可明確診斷月骨周圍脫位位圖像對此并未顯示,僅憑軸位圖像難以與月骨脫位進行辨別。
圖 4 為同一患者腕關節(jié)圖像,A 為 VR 重建圖像,B 為 MIP 重建圖像,C 為軸位圖D 為 MPR 重建圖像。該患者舟月關節(jié)受橈骨遠端骨折移位影響發(fā)生分離,舟月間寬,發(fā)生舟月脫位。(白色箭頭指向舟月間隙)舟月間隙是個斜行成角逐漸增寬的骨間間隙,VR、MI 顯示舟月間隙整體改變,快斷舟月分離,軸位圖像與 MPR 重建圖像則不能明確顯示舟月間隙整體情況,無法舟月分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腕關節(jié)損傷的影像學研究進展[J]. 姜杰,梁智博,尤壯志.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8(35)
[2]3.0T MRI對腕骨間韌帶損傷早期診斷的價值[J]. 王志利,徐丹鳳,吉幸雙,趙樹軍,劉兵.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8(20)
[3]CT多方位掃描在腕掌關節(jié)外傷中的應用[J]. 陳柏靈,梁偉強,薛國祥.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8(19)
[4]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腕關節(jié)創(chuàng)傷中的應用[J]. 徐志賓,梁紋菁.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07)
[5]多層螺旋CT與核磁共振聯(lián)合應用于腕關節(jié)損傷的影像特征和診斷價值[J]. 王博.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8(05)
[6]DR和數字斷層融合成像技術在腕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 王振宏,王瀟,朱國. 醫(yī)療裝備. 2017(19)
[7]多層螺旋CT(MSCT)后處理技術及磁共振成像在腕關節(jié)隱匿性損傷中的應用價值[J]. 師勇,田龍,馬春寧.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S2)
[8]多層螺旋CT與核磁共振成像聯(lián)合診斷腕關節(jié)損傷的臨床應用研究[J]. 孫冬梅.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6 (08)
[9]多層螺旋CT多向調整多平面重組對腕舟狀骨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J]. 鄧建國,周炎.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03)
[10]腕關節(jié)損傷的多層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診斷[J]. 高保軍,李省海. 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5(05)
本文編號:3400558
【文章來源】:內蒙古醫(yī)科大學內蒙古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為同一患者腕關節(jié)圖像,AB為CT圖像,CD為X線圖像
圖 3 為同一患者腕關節(jié)圖像,A 為 VR 重建圖像,B 為 MIP 重建圖像,CDE 為軸像。該患者舟骨自腰部完全橫行離斷,斷端明顯移位,近端像前下移位,月骨前旋于橈骨長軸內,遠近腕骨背側脫位,腕高減低。VR、MIP 明確顯示了月骨與橈骨長軸的相對空間關系,可明確診斷月骨周圍脫位位圖像對此并未顯示,僅憑軸位圖像難以與月骨脫位進行辨別。
圖 4 為同一患者腕關節(jié)圖像,A 為 VR 重建圖像,B 為 MIP 重建圖像,C 為軸位圖D 為 MPR 重建圖像。該患者舟月關節(jié)受橈骨遠端骨折移位影響發(fā)生分離,舟月間寬,發(fā)生舟月脫位。(白色箭頭指向舟月間隙)舟月間隙是個斜行成角逐漸增寬的骨間間隙,VR、MI 顯示舟月間隙整體改變,快斷舟月分離,軸位圖像與 MPR 重建圖像則不能明確顯示舟月間隙整體情況,無法舟月分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腕關節(jié)損傷的影像學研究進展[J]. 姜杰,梁智博,尤壯志.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8(35)
[2]3.0T MRI對腕骨間韌帶損傷早期診斷的價值[J]. 王志利,徐丹鳳,吉幸雙,趙樹軍,劉兵.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8(20)
[3]CT多方位掃描在腕掌關節(jié)外傷中的應用[J]. 陳柏靈,梁偉強,薛國祥.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8(19)
[4]64排螺旋CT三維重建技術在腕關節(jié)創(chuàng)傷中的應用[J]. 徐志賓,梁紋菁.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8(07)
[5]多層螺旋CT與核磁共振聯(lián)合應用于腕關節(jié)損傷的影像特征和診斷價值[J]. 王博. 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 2018(05)
[6]DR和數字斷層融合成像技術在腕部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 王振宏,王瀟,朱國. 醫(yī)療裝備. 2017(19)
[7]多層螺旋CT(MSCT)后處理技術及磁共振成像在腕關節(jié)隱匿性損傷中的應用價值[J]. 師勇,田龍,馬春寧.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S2)
[8]多層螺旋CT與核磁共振成像聯(lián)合診斷腕關節(jié)損傷的臨床應用研究[J]. 孫冬梅.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6 (08)
[9]多層螺旋CT多向調整多平面重組對腕舟狀骨隱匿性骨折的診斷價值[J]. 鄧建國,周炎.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 2016(03)
[10]腕關節(jié)損傷的多層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診斷[J]. 高保軍,李省海. 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 2015(05)
本文編號:34005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4005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