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學及臨床病理學特征在預測結腸癌腫瘤沉積中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6-30 13:19
目的研究CT影像學及療前臨床病理學特征在預測結腸癌腫瘤沉積(TDs)中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在我院行結腸癌根治術的83例結腸癌患者的臨床病理及影像學特征,分析其預測TDs的價值。影像學特征包括療前腫瘤T分期、靜脈期腫瘤強化均勻性、軸位動靜脈期腫瘤最大層面CT值及其與腰大肌比值、淋巴結強化及邊緣、淋巴結長短徑及比值;臨床特征包括療前CA19-9、癌胚抗原(CEA),患者性別、年齡,是否合并腸梗阻、腹腔積液;病理學特征包括腫瘤病理類型、病理學淋巴結良惡性。采用SPSS軟件對所有的單因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將P<0.1的單因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利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評估變量預測效能。結果療前CEA、性別、靜脈期腫瘤強化均勻性、腹腔積液、病理學淋巴結良惡性、影像T分期、淋巴結長徑7個P<0.1單因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多因素分析結果表明,男性相對于女性預測TDs的OR值為0.160(95%CI:0.035~0.742,P=0.01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病理學淋巴結陰性相對于陽性預測TDs的OR值為0.242(95%C...
【文章來源】:臨床放射學雜志. 2020,3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A~D影像學評估結腸癌T分期(軸位靜脈期增強圖像)。
A、B淋巴結強化情況(軸位靜脈期增強圖像)。
A、B靜脈期淋巴結邊緣情況(軸位靜脈期增強圖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癌結節(jié)在Ⅲ期結腸癌預后中的價值及其危險因素[J]. 張?zhí)炱?王文,王紅兵,張建華,姚元虎.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8(24)
[2]白介素6、白介素7和Foxp3在結腸癌旁腫瘤沉積形成預測價值[J]. 王劍峰,孫旭,閆序波,張智航,王蓉荻,趙德余,劉仁武,徐孟,郭旭.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8 (01)
本文編號:3257818
【文章來源】:臨床放射學雜志. 2020,39(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A~D影像學評估結腸癌T分期(軸位靜脈期增強圖像)。
A、B淋巴結強化情況(軸位靜脈期增強圖像)。
A、B靜脈期淋巴結邊緣情況(軸位靜脈期增強圖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癌結節(jié)在Ⅲ期結腸癌預后中的價值及其危險因素[J]. 張?zhí)炱?王文,王紅兵,張建華,姚元虎.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8(24)
[2]白介素6、白介素7和Foxp3在結腸癌旁腫瘤沉積形成預測價值[J]. 王劍峰,孫旭,閆序波,張智航,王蓉荻,趙德余,劉仁武,徐孟,郭旭.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8 (01)
本文編號:32578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578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