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編輯技術及低劑量掃描在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08:44
[目的]1、探討各種類型心律不齊對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圖像質量的影響,分析心電編輯軟件對心律不齊圖像的質量控制。2、比較雙源CT前瞻性及回顧性心電門控冠狀動脈CTA的圖像質量及受檢者的輻射劑量,分析前瞻性心電門控掃描模式在CT冠狀動脈成像運用中的意義。[材料和方法]1、研究對象的選擇第一部分:收集2009年6月-2010年2月間51例在我院行冠狀動脈CTA檢查心律不齊的患者,所有患者的掃描數(shù)據(jù)均因心律不齊而采用了心電編輯軟件處理,比較處理前后的冠狀動脈圖像質量,評價心電圖編輯技術對修正不同的心律不齊圖像的應用價值。51例患者中,年齡36-79歲,中位年齡約為56歲。其中心房顫動21例,房性早搏6例,單發(fā)室性早搏16例,頻發(fā)室性早搏6例,復雜心律不齊2例。第二部分:冠狀動脈CTA檢查分為兩組分別為前瞻性與回顧性心電門控掃描模式行冠狀動脈CTA檢查,前瞻組隨機選取2009.6-2010.2在我院行冠狀動脈CTA檢查心律規(guī)整并心率<75次/分的患者39例,男32例,女7例,年齡25-75歲,心率為43-75次/分,回顧組為隨機選取2009.6-2010.2在我院行冠狀動脈CTA檢查心律...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電圖編輯技術在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低劑量掃描模式在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縮略語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統(tǒng)計學證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源CT低劑量冠狀動脈成像[J]. 張兆琪,徐磊.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09(07)
[2]心電編輯功能在心律不齊患者雙源CT冠狀動脈造影中的作用[J]. 李佩玲,徐克,王傳斌,謝秀麗,趙紅.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09(05)
[3]CT檢查輻射致癌風險的研究進展[J]. 張博,龔建平.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09(03)
[4]心律對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的影響及心電編輯軟件對心律不齊圖像的質量控制[J]. 何次,廖明松,賴小今,李運明,關靜,蔣銳,顧明.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8(10)
[5]最佳收縮和舒張期的雙源CT冠狀動脈影像:自動化選擇與全期相固定間隔重建的比較[J]. 張龍江,盧光明,周長圣,黃偉,李林,蔡軍.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08(02)
[6]CT心臟成像的技術進展[J]. 呂濱,劉玉清,沈云.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7(10)
[7]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的初步研究[J]. 張竹花,金征宇,張抒揚,林松柏,李冬晶,孔令燕,王怡寧,宋蘭,王云,趙文敏,王林輝,張曉娜,張云慶,齊冰,徐凱,梁繼祥,朱海峰,牟文斌,張立仁,朱文玲,苗齊,方圻.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7(09)
[8]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心率變化及其對圖像質量的影響[J]. 趙紅,劉斌,吳興旺,余永強,沈云,廖靜敏.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07(02)
[9]心電圖編輯軟件在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價值[J]. 王繼琛,邱建星,王鶴,高莉,孫曉偉,侯振亞,蔣學祥.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6(10)
[10]64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 孟冷,張兆琪,呂飆.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6(08)
本文編號:3242532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心電圖編輯技術在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低劑量掃描模式在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研究
材料和方法
結果
討論
參考文獻
縮略語中英文對照表
附錄
在讀期間發(fā)表論文
致謝
統(tǒng)計學證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雙源CT低劑量冠狀動脈成像[J]. 張兆琪,徐磊.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09(07)
[2]心電編輯功能在心律不齊患者雙源CT冠狀動脈造影中的作用[J]. 李佩玲,徐克,王傳斌,謝秀麗,趙紅. 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 2009(05)
[3]CT檢查輻射致癌風險的研究進展[J]. 張博,龔建平.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09(03)
[4]心律對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的影響及心電編輯軟件對心律不齊圖像的質量控制[J]. 何次,廖明松,賴小今,李運明,關靜,蔣銳,顧明.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8(10)
[5]最佳收縮和舒張期的雙源CT冠狀動脈影像:自動化選擇與全期相固定間隔重建的比較[J]. 張龍江,盧光明,周長圣,黃偉,李林,蔡軍.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08(02)
[6]CT心臟成像的技術進展[J]. 呂濱,劉玉清,沈云.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7(10)
[7]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的初步研究[J]. 張竹花,金征宇,張抒揚,林松柏,李冬晶,孔令燕,王怡寧,宋蘭,王云,趙文敏,王林輝,張曉娜,張云慶,齊冰,徐凱,梁繼祥,朱海峰,牟文斌,張立仁,朱文玲,苗齊,方圻.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7(09)
[8]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心率變化及其對圖像質量的影響[J]. 趙紅,劉斌,吳興旺,余永強,沈云,廖靜敏. 實用放射學雜志. 2007(02)
[9]心電圖編輯軟件在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價值[J]. 王繼琛,邱建星,王鶴,高莉,孫曉偉,侯振亞,蔣學祥.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6(10)
[10]64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 孟冷,張兆琪,呂飆.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6(08)
本文編號:32425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425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