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脂肪最大氧化的運動強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0 09:33
研究目的:本文從運動與脂肪氧化的視角出發(fā),測試不同強度運動過程脂肪氧化情況,尋找促使最大脂肪氧化的運動強度,并進一步探討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性別、最大攝氧量、體脂含量之間的關系,以便獲得運動與脂肪最大氧化的相關理論,為運動健身實踐應用提供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19名普通大學生,研究對象需完成兩次運動實驗測試。第一次測試采用跑臺遞增負荷運動模式測試機體最大攝氧量。在至少休息48小時后,進行第二次測試,采用遞增負荷模式測試機體不同運動負荷階段的氣體代謝指標,計算各負荷階段脂肪氧化量。具體方案為男生以7km/h(女生為6km/h)開始,遞增幅度1km/3.5min,保持水平坡度不變,直至呼吸商達1.00以上,隨后以起始速度恢復3min,通過每級強度后30秒,機體的O2攝入量和CO2呼出量計算不同強度下的機體脂肪氰化量,然后采用三項式擬合的方法確定機體脂肪氧化量與運動強度變化曲線,進一步確定機體最大脂肪氧化量及促使最大脂肪氧化量的運動強度,并對脂肪氧化量與運動強度曲線及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運動強度進行性別比較。另外,對最大脂肪氧化量和脂肪氧化強度與最大攝氧量及與體脂含...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前言
1.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的綜述
1.1.1 運動強度與脂肪代謝
1.1.1.1 不同運動強度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1.2 不同的運動時間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1.3 固定強度與變換強度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2 不同運動方式機體脂肪代謝特征
1.1.3 不同性別運動時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4 不同體脂百分比與脂肪氧化的關系
1.2 選題及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實驗法
2.2.2.1 實驗儀器
2.2.2.2 實驗操作程序
2.2.3 數(shù)據統(tǒng)計法
3 實驗結果
3.1 受試者基本指標測試結果
3.2 脂肪最大氧化量與運動強度之間的關系
3.3 不同運動強度脂肪氧化量與性別的關系
3.4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性別的關系
3.5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最大攝氧量的關系
3.6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體脂百分比的關系
4 討論與分析
4.1 受試者基本指標測試結果分析
4.2 脂肪最大氧化量與運動強度之間的關系分析
4.3 不同運動強度脂肪氧化量與性別的關系分析
4.4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性別的關系分析
4.5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最大攝氧量的關系分析
4.6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體脂百分比的關系
5 結論
參考文獻
志愿者協(xié)議書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氧運動中運動負荷的研究進展[J]. 呂慧敏,劉剛,張海龍. 新課程(教研). 2011(02)
[2]運動與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謝特征研究進展[J]. 張勇.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0(06)
[3]最大脂肪代謝強度在運動實踐中應用的研究進展述評[J]. 宋偉,胡柏平. 體育學刊. 2010(05)
[4]普通大學生騎車運動中機體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謝的性別差異研究[J]. 張勇.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09(05)
[5]不同強度騎車和跑步的能量消耗與底物代謝特征研究[J]. 張勇,王恬. 中國體育科技. 2009(01)
[6]肥胖對男青年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生理代謝反應的影響[J]. 梁玉,何玉秀,劉旭光.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8(01)
[7]脂肪與耐力運動[J]. 王新月. 中國科技信息. 2006(05)
[8]耐力運動對脂代謝的影響研究[J]. 王昕,李丹.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2)
[9]脂肪與運動能力的研究進展[J]. 徐曉陽.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5(01)
[10]脂肪代謝與運動減肥[J]. 徐玉娥. 福建體育科技. 2003(04)
本文編號:3222132
【文章來源】:浙江師范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1 前言
1.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的綜述
1.1.1 運動強度與脂肪代謝
1.1.1.1 不同運動強度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1.2 不同的運動時間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1.3 固定強度與變換強度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2 不同運動方式機體脂肪代謝特征
1.1.3 不同性別運動時機體的脂肪代謝特征
1.1.4 不同體脂百分比與脂肪氧化的關系
1.2 選題及意義
2 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2.2.2 實驗法
2.2.2.1 實驗儀器
2.2.2.2 實驗操作程序
2.2.3 數(shù)據統(tǒng)計法
3 實驗結果
3.1 受試者基本指標測試結果
3.2 脂肪最大氧化量與運動強度之間的關系
3.3 不同運動強度脂肪氧化量與性別的關系
3.4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性別的關系
3.5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最大攝氧量的關系
3.6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體脂百分比的關系
4 討論與分析
4.1 受試者基本指標測試結果分析
4.2 脂肪最大氧化量與運動強度之間的關系分析
4.3 不同運動強度脂肪氧化量與性別的關系分析
4.4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性別的關系分析
4.5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最大攝氧量的關系分析
4.6 最大脂肪氧化量和最大脂肪氧化強度與體脂百分比的關系
5 結論
參考文獻
志愿者協(xié)議書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有氧運動中運動負荷的研究進展[J]. 呂慧敏,劉剛,張海龍. 新課程(教研). 2011(02)
[2]運動與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謝特征研究進展[J]. 張勇.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0(06)
[3]最大脂肪代謝強度在運動實踐中應用的研究進展述評[J]. 宋偉,胡柏平. 體育學刊. 2010(05)
[4]普通大學生騎車運動中機體能量消耗和底物代謝的性別差異研究[J]. 張勇.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09(05)
[5]不同強度騎車和跑步的能量消耗與底物代謝特征研究[J]. 張勇,王恬. 中國體育科技. 2009(01)
[6]肥胖對男青年在中等強度有氧運動中生理代謝反應的影響[J]. 梁玉,何玉秀,劉旭光.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8(01)
[7]脂肪與耐力運動[J]. 王新月. 中國科技信息. 2006(05)
[8]耐力運動對脂代謝的影響研究[J]. 王昕,李丹. 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02)
[9]脂肪與運動能力的研究進展[J]. 徐曉陽.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2005(01)
[10]脂肪代謝與運動減肥[J]. 徐玉娥. 福建體育科技. 2003(04)
本文編號:322213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221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