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評價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5-25 17:40
目的評估雙源CT在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診斷的準確度,評價其在支架置入術后復查中的臨床隨訪價值。方法采用西門子SOMATOM Definition雙源CT(DSCT)對42例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的患者進行CT冠狀動脈成像。掃描過程中采用心電門控及自動觸發(fā)掃描技術。為了取得良好的圖像質量,在重建的過程中采用kernel B26f及kernel B46f兩種算法。由兩名高年資影像科醫(yī)生共同對所有支架進行評估,以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為金標準,分析其中26例(共49支架)DSCT檢測支架內再狹窄率≥50%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等指標。結果DSCT冠狀動脈造影顯示42例患者所有置入的76枚支架,總顯示率為100%(76/76)。支架內腔顯示率為96.1%(73/76)。支架所在的冠狀動脈級別是影響DSCT支架圖像質量的重要因素。DSCT診斷支架內再狹窄的靈敏度為100%,特異度為88.9%,陽性預測值為76.5%,陰性預測值為100%;DSCT診斷支架內再狹窄率≥50%的靈敏度為87.5%,特異度為95.1%,陽性預測值為77.8%,陰性預測值為97.5%。結論DSCT診...
【文章來源】:福建醫(yī)科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綜述
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4層螺旋CT在評價冠狀動脈支架中的價值[J]. 王濤,王錫明,武樂斌,李振家,柳澄.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6(10)
[2]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初步研究[J]. 王怡寧,金征宇,孔令燕,宋蘭,張竹花,張抒揚,林松柏,牟文斌,王沄,趙文敏,郭家武.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6(08)
[3]64層螺旋CT評價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的價值[J]. 劉新,李穎,楊立,趙錫海,王新疆,趙紹宏,張玉霄,蔡祖龍.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6(08)
[4]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評價冠狀動脈支架通暢性[J]. 孔令燕,金征宇,王怡寧,宋蘭,張竹花,張立仁,張抒揚,林松柏,王沄,趙文敏.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06(01)
[5]雷帕霉素涂層支架與裸金屬支架對冠脈病變的療效[J]. 張斌,靳立軍. 循證醫(yī)學. 2005(05)
[6]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前后血清C-反應蛋白變化與心血管事件和再狹窄的關系[J]. 陳協(xié)輝,王偉,陳曉君,王東明,王欣.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4(12)
[7]血清C反應蛋白對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狹窄的預測價值[J]. 馮六六,錢菊英,周明成,許其倓,王齊冰,蔡繩,葛均波.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7)
本文編號:3205744
【文章來源】:福建醫(yī)科大學福建省
【文章頁數】: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綜述
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4層螺旋CT在評價冠狀動脈支架中的價值[J]. 王濤,王錫明,武樂斌,李振家,柳澄. 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 2006(10)
[2]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初步研究[J]. 王怡寧,金征宇,孔令燕,宋蘭,張竹花,張抒揚,林松柏,牟文斌,王沄,趙文敏,郭家武.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6(08)
[3]64層螺旋CT評價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的價值[J]. 劉新,李穎,楊立,趙錫海,王新疆,趙紹宏,張玉霄,蔡祖龍.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06(08)
[4]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評價冠狀動脈支架通暢性[J]. 孔令燕,金征宇,王怡寧,宋蘭,張竹花,張立仁,張抒揚,林松柏,王沄,趙文敏.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06(01)
[5]雷帕霉素涂層支架與裸金屬支架對冠脈病變的療效[J]. 張斌,靳立軍. 循證醫(yī)學. 2005(05)
[6]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前后血清C-反應蛋白變化與心血管事件和再狹窄的關系[J]. 陳協(xié)輝,王偉,陳曉君,王東明,王欣.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 2004(12)
[7]血清C反應蛋白對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心血管事件和再狹窄的預測價值[J]. 馮六六,錢菊英,周明成,許其倓,王齊冰,蔡繩,葛均波.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03(07)
本文編號:32057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057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